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14-10-20魏苏芹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兴趣

魏苏芹

摘要:新课改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学生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一个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 学生参与 动态资源 有效性 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显著特征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这将改变教师定位,不再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成为“催化剂”,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使学生会学、爱学、乐学、创学,课堂可以说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学生不仅把知识装进头脑中,而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使学习的新知有效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变成自己的思想。

一、创设意境,激发学生兴趣是前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需要教师设计好情境的程序,让学生在这一程序中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反思等活动,并在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掌握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喜欢的电视剧中的人物——孙悟空和猪八戒创设情节: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荒芜人烟的地方,大家又累又渴,便坐在地上休息。忽然悟空发现草地上有一个大西瓜,就把它摘过来。悟空问八戒想吃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还是八分之一,八戒想多吃点于是就说要八分之一,结果吃到的却是最小的。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一听顿时来劲了纷纷举手回答,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课一开始学生的注意力被紧紧地吸引到新课上,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但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我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内容是教材第八单元,按计划应是第十三周的教学内容,而我在第九周就布置学生要他们每天三餐的吃饭时间,然后到校后告诉学生,每天对钟表的接触,无形中对钟表就熟悉了。这些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就熟悉了数学,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通过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在练习中明确,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随着新课程教学实验的不断深入,我发现知识的“课前孕伏”应该有一个规划。为此,教师要在学期之处对整册教材进行把握、研究、分析找到知识的孕伏点,规划知识的孕伏周期,然后通过家校沟通,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充分利用课堂中的一些动态资源,注重课堂中的动态生成,也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发现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还是喜欢那种“正中下怀”的回答,课堂中一旦有了与自己心中的那种“标准答案”一样的答案,就草草收场,因此也忽视了那些“错误者”或失败者,从而丢失了课堂中的许多亮点,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动态资源,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以数学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错误的估计了学生数学的潜力,更多倾向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捕捉亮点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小学数学更是迸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随时随地都会迸发智慧的火花。如在给学生辅导“鸡兔同笼”问题时,讲到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该问题的讲解我按教材上的方法进行,正当学生听课认真时,忽然听到有个学生在小声嘀咕着:“这样想太繁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两只脚,每只鸡都斩掉一只脚不就得了。”我听了一愣,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鸡兔共有44只脚。每只兔子砍去两只脚,每只鸡砍去一只脚,44只脚就少了一半即22只,这22只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只数:22-16=6(只)。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我顺水推舟来个小组讨论,随着讨论的进行,不时有学生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到最后共发现了三种方法。在大家的赞叹声中被公认为“奇思妙想”,由于捕捉到的信息“价值不菲”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可见,课堂中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进行有效教学,认真学习课标理念,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实践精神。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兴趣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