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网络文学
2014-10-20李定通
李定通
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网络文学的讨论一下子热闹起来,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年初,《中国网络文学产业年度研究报告2013》提出网络文学产业“一起创”三足鼎立之势形成;4月,作协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研究部署文学网站开展“扫黄打非·净网2014”行动;6月初,展开“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的大讨论。相关网络文学的话题一直在发酝酿和发酵中。到了7月更是热闹非凡,以上海为中心波及全国,部分主流批评家和各大媒体都在谈论网络文学。如此高规格、大范围而且以正面评价为主的系列文学活动,在网络文学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真可谓人多势众,众声喧哗,引领一时风潮。具有典型性的观点是:网络文学把 “五四”中断的那个传统中接应上了。网络文学的发展需要“健康有力的网络文艺批评”。[1]“作为文化产业的生力军,网络文学必须通过激发文化创造活力,追求风格与审美的多样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
然而,在这热闹的场面中,各种真知灼见里,概念化的说辞多过具体的分析,热情呼唤有可能遮盖了反思和批评。为了让论述更直观,我们不妨对网络文学的发展作一个简单的梳理:网络文学来势汹汹,由于文化大环境的放松、纸面媒介的收缩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学自一开始就以狂飙突进的姿态,一路攻城掠地,占领了文字阅读的半壁江山。1998年3月,“文学城”问世,月页面浏览人数过100万人次,邮件订阅人数达到一万人次。之后一路高歌猛进,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之际遭受严重打击后,经过市场洗牌重组和运营模式的改进继续发展。2003年5月,网络文学网站起点改版,实施首发制度,尤其是《小兵传奇》首发成功,带来了大量读者。幻剑等相关网站随后跟进,到了9月份,文学网站迎来了自99年后的发展高峰,几乎所有文学网站的流量都在飞速上涨。10月,《天鹏纵横》的热卖,为起点带来了大批会员。11月,起点发布了“订阅制度试行回顾”宣布:“在会员的踊跃订阅下,优秀作品已经达到10元/千字的稿费水平,订阅成绩最好的作者在本月里已经收入超过千元的稿费。”次年,为了解决作品很快被复制,版权得不到保护的问题。起点中文推出VIP制度,而小说《升龙道》的巨大成功,则不断刷新着起点VIP的各项记录。最高订阅在一个月内从3000涨到5000以上,作者的月稿酬记录更是首次过万。首发制度和酬劳制度的逐渐成熟,吸引了作者也稳定了读者。为网络文学的“生产——消费”机制提供了保障。到2008年7月盛大斥资亿元收购四家大陆知名文学网站组建起点中文网,网络小说已成气候。盛大文学自2012年第一季度开始正式盈利,净盈利逾300万元,网络文学运营进入稳步盈利阶段。至13年,仅起点中文网、红袖小说网、晋江原创网、榕树下等多家在线中文写作平台,每日更新的字数就近1亿,累计发布字数更是超过730亿。网络文学网站先后推出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佣兵天下》《诛仙》《升龙道》《鬼吹灯》《斗罗大陆》等流行作品;知名写手痞子蔡、沧月、耳根、辰东、唐家三少等各领风骚。网络小说类型五花八门,有玄幻、武侠、都市、历史、军事、竞技 、科幻、灵异 、同人等诸多类型。
网络文学诞生伊始是传统书面文学形式在网络上传播,包含诗歌、散文、小说各种文体。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平台、电子媒介可能会全面取代纸媒,所谓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界限将被打破,一切文学皆是网络文学。然而,就目前来看,网络文学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对固定、有迹可循的。以首发模式、VIP制度以及“计字收费”为标志的网络文学,实际上是文化消费产业资本运营的结果,其生产和消费的全部过程都与互联网传播紧密相连。作者的主体性和作品的艺术独立性逐渐弱化,文学娱乐化、商品化。在商业运作和迎合群众的基本立场下,经过十多年的磨合,网络文学已成为以小说为主——尤其是“大长篇”通俗小说为主——的文学形式。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消费主义的时尚培养了大批“后现代”读者,他们是网络文学的支持者,还是传统读者的替代者。网络文学是娱乐时代技术革新带给人们的感官刺激与无规则的文字游戏,一场全民的狂欢。不需要是知名作家,不需要科班出身,甚至不需要身份验证。任何一个有意愿爱好者基本都能获得写作准入。对于读者,更是来者不拒,无论男女老少、老弱妇幼一概照单全收。
作者和读者的界限被打破,人人都参与者。一方在发泄生活的烦闷、臆想声名和性的满足,另一方则在围观。从页面评论到贴吧、论坛,作者和读者可以实现实时互动。双方角色可以随时互换,读者的态度和想法影响到作者的写作,甚至有好事者会直接续写作者未完的作品,有时还会被作者借用。与以往不同,这种影响是在实时的“写作—阅读”中发生的,报刊连载小说也许具有类似的特性但在及时性上和今日的网络小说创作是全然不同的。借助广阔的网络空间,拥有基本识词和造句能力的大众都成为了潜在的小说作者。面对数以百万计的写手,少数派的精英创作将失去生存的空间,精英知识分子的书写权力被民众分享。这是庶民的胜利,也是文学的隐忧。精英创作,无论是主流小说还是通俗小说,其创作过程和价值取向都是讲规则、有底线的,文化传统和道德操守对其形成了起码的限制。哪怕是在梁启超批评低俗不堪——“其什九则诲盗与诲淫而已,或则尖酸轻薄毫无取义之游戏文也”[3]——的清末民初的通俗文学,其创作者也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知识分子。虽然以卖文为生、迎合市场为主,他们的创作还坚守一定的形式,其内容也有“文以载道”观的残留,“能为儿女之爱情而流血者,必能为国家之爱情而流血”。[4]然而在今天,网络文学时代,书写的底线被一再放大,大尺度、非主流占据了主导。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为人们提供了自由幻想的空间——通过穿越和奇遇现实生活中的身份界限被打破——屌丝可以逆袭成为盖世英雄,救世民臣,并且坐拥珍奇和美女。于是,尽管网络文学充满各种奇异的想象,并且有仙侠、都市、军事、穿越、重生、奇遇等诸多题材类型,但叙事和内容基本趋于雷同——大多是有关犯罪和性。奇遇、穿越、先知、好运和不劳而获的故事安慰了人们的惰性和物欲。官场、黑幕、私房等题材则满足了人们的窥阴癖。同时,网络文学还拥有数量和价格两大优势。精彩丰富的门户界面、花样百出的文类划分——还有各种月票榜、强势推荐以及各类二级网站、贴吧、论坛的分享和最好看小说推荐——总是能吸引人在琳琅满目的小说商品市场中,找到钟意的一款。网络小说的大部分章节是免费的,收费的部分是最新出的VIP章节,VIP章节的收费也是相当低廉的。以起点中文为例:
VIP会员作品,基本上每章节定价:
A)高级VIP会员以每篇章节每千字2点起点币(100点起点币等值于1元人民币)为基准,以此类推;
B)初级VIP会员以每篇章节每千字3点起点币(100点起点币等值于1元人民币)为基准,以此类推。[5]
作者的收益得益于平台和媒体的宣传,来源于数量庞大的付费读者的点击和打赏。十足的噱头辅以成熟的商业宣传,再加上漫长的更新,吊足胃口的各种情感秀,以上种种基本构成了一部作品成功的因素,成功等同于巨大的收益。对于在商业上获得极大成功的网络写手来说,评论家的态度是无关紧要的。讨好媒体、取悦读者的倾向促使网络文学从叙事到题材内容的全面低俗化。无限制、大尺度、不严肃的风格,助长了解构“主流”、鄙弃“崇高”和追求享乐之风。倍受追捧的网络小说写手,往往是那种高产出,大尺度的意淫老手。作品追求轻松和游戏的快感,情节新奇而逻辑简单,网络新语体盛行、故事类型重复、叙事紊乱。“当前大多数文学网站都以题材而非传统的体裁为依据设置栏目,在特定的题材项下,大量相似的故事重复上演。读者可以预期故事的人物、情节甚至结局。”[6]同时,得益于技术带来的“复制—粘贴”的便捷性,促进了抄袭盛行,盗版猖獗。以某一部小说主题命名的贴吧里,会有专门的“打手”,他们的工作是在新章节更新的时候,及时将原创网站图片格式的内容转成文字内容,并且发布在主题贴吧里。基于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写作不再是一件严肃和费力的思维活动,而是内容和情节的机械堆砌。书写不再强调知识背景和价值立意。同样的,阅读也不再需要“经验”,只需要认识基本的汉字和理解通俗甚至低俗的桥段里有限的内涵。缺乏思考的特性,实际上也使得网络文学的参与者从主题和价值的禁锢中解脱出来,使得阅读成为不动脑子的纯粹娱乐,在堆砌的文字和媚俗的情节中对号入座,获得宣泄的快感。轻松、消遣、媚俗、非理性、大尺度、无节操,一言以蔽之,娱乐性是网络文学最大的卖点。写得有趣,写得俏皮,写得热闹和火爆似乎比什么都重要。在这里,文学不再是文人生存方式和主流价值观的载体,而只是一种游戏休闲方式和宣泄狂欢途径。
有这样一种有趣的说法“批评家有时根本没看作家的书,可他硬说看过了;作家有时明明看了批评家的书,可他偏偏说没看。”我不知道是不是有这样一种情况,有一些知名批评家并没有真正深入网络文学生态,认真细致的阅读一两部网络小说。毕竟对于肩负重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教授、批评家来说,让他们费精力来读一部印象中格调低、不入流的,却一部就动辄三百万,长达上千万的网络小说作品有点得不偿失。他们对于网络文学的观感更可能来自于期刊、网络媒体和报刊的评论和报道。在课堂讨论上,我曾和我的任课老师,一位知名批评家,在“什么是网络文学”上就有过分歧。他指出网络文学是很丰富的,《繁花》最初在网上发表,就是一部很成功的作品。这里存在文学类型的边界问题,不是所有在网络上发表和传播的文学作品都是网络文学,我们不可能为了肯定网络文学,而将其外延无限制地加以扩大。《繁花》不属于网络文学有理由有三:一、作家金宇澄的职业是编辑,他写《繁花》的目的“做一个位置很低的说书人”。[7]二、《繁花》的声名主要是来自主流的批评界,而不是来自小说的网络点击量、网络小说排行榜。三、《繁花》发行和盈利主要来自传统的书籍出版市场。其实不用我多言,7月4日刊登在《东方早报》上的文章《网络文学有了自己的作家协会》里就提到“《繁花》是传统文学”。在对网络文学的界定有偏差的同时,对于网络文学的评点也大多是公式化的泛泛而谈:值得鼓励,还有不足,继续提高。认识上到位,态度上缺位,结果可能是现实中的错位,一派和谐也许只是表象的。无论是作协的成立、网络文化节的举办,还是将网络写手纳入作协旗下。真正的主流文学与网络文学的矛盾和分歧并没有得到讨论,更谈不上解决。虽然网络写手们会喊出——“网络文学有了自己的作家协会!”——带有新中国成立式喜悦的口号。但这种喜悦是不是真正发自内心,能够持续多久也就值得考虑了。众声喧哗、隔靴搔痒,集体的狂欢过后,也许是无聊和落寞。
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文学从产生到发展都被打上了商品化和娱乐性的烙印,要让其——如批评家所设想的那样——承担起继承文学传统、将文学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这样的愿望和呼唤只是一个美丽的误读。网络文学最大的优点和缺点都来源于其商品化和娱乐性的特质:一方面拒绝深度和媒介的开放性,某种意义上讲打破了中国文学历史叙事的重负,带给人们陌生化的享受和游戏性的满足;作者身份模糊的特点,使得网络文学具有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变相打破了主流意识的话语垄断,从而更接近生活和真实。另一方面底线的放宽和内容的低俗化,又将冲击印刷时代构筑起来的“严肃性”,伤害文学根基和主流价值观。网络小说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字商品,一种忽视价值和意义,任意买卖的东西。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成功地消解了理性传统。
时代在变化,90年代以来,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娱乐都与以往大不相同了,尤其是在现代传媒、大众文化、社会变革等诸多外在力量的冲击下,文学书写与阅读发生了剧变。为什么一定要赋予网络文学文化生力军的历史使命呢?朱自清先生曾对民初的言情小说有过这样的评价,“鸳鸯蝴蝶派的小说意在供人茶余饭后的消遣,倒是中国小说的正宗”。[8]网络文学归根结底是因娱乐而生、服务娱乐的,是一种从写作到阅读都与严肃文学不一样的文学形式。我们不再处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时代,完全用观念写作;也不再处于文学黄金时期的80年代,可以靠激情为生。今天,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消费市场和媒体平台。作协不再有往日的政治号召力和经济影响力;作协会员的身份也不再是如假包换金字招牌。网络文学盛宴的参与者,更可能是一方一厢情愿,另一方逢场作戏,还有凑热闹的观众在摇旗呐喊。曲终人散,真相也许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该干吗干吗!这场热热闹闹的大讨论究竟能带来什么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1]“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论坛《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文学报》2014年6月5日。
[2]黄发有《释放网络文学新的可能性》,《人民日报》2014年07月04日。
[3]梁启超《告小说家》,《中华小说界》2卷1期,1915年。
[4]徐枕亚《玉梨魂》第24章,上海大家书局,1941年。
[5]起点中文网《VIP用户阅读指南》,http://www.qidian.com/HelpCenter/default.aspx?type=0&categoryid=45&parentid=21。
[6]许苗苗《网络小说:类型化现状及成因》,《文艺评论》2009年第5期,第32页。
[7]金宇澄、朱小如《“我想做一个位置很低的说书人”》,《文学报》2012年11月8日。
[8]朱自清《论严肃》,《中国作家》创刊号,194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