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状况

2014-10-20张尧先季风吴汉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

张尧先+季风+吴汉

摘 要:本文对山东省七个地市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较为明显:大多数小学已经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采用山东省统一配发的教材;虽然城乡间、年级间的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存在差异,但山东省学生普遍对课程表示喜爱。同时课程暴露出以下问题: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各方仍在发展的初期阶段。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心理健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本研究将以山东省为例通过调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与实施的情况,从实际出发,系统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小学的实施情况,从而进一步丰富关于我国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现状的研究资料,使得课程方案的规划与教学模式的形成更加贴近教学实际、更加有据可依。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教师与学生进行访谈,获取关于课程实施的具体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调查课程实施效果的方向维度。通过自主设计问卷,对课程实施总体效果、课程实施的差异和课程实施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成分三个方面进行评估与分析。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研究为主,辅以访谈法、课堂实际观察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三、调查实施

1.文献分析

在研究的初期,笔者查阅了大量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献资料,包括学术专著、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并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归类分析整理,获得有益启示,为后期的访谈提纲编写和问卷编制奠定基础。

2.进行访谈

本研究在初期辅以访谈法进行调查,用于对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以访谈结果作为问卷编写的基础。通过设计访谈提纲,拟定谈话对象,进行访谈的步骤,以访谈的方式获取相关的资料。研究调查期间,在山东省抽取五个地市,七所小学共10余名综合实践活动课任课教师和30余名学生进行访谈,并分析汇总访谈结果。

3.问卷调查

在文献分析与访谈调查的基础上自主设计问卷,组织发放填写问卷,回收并分析数据,对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借助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等多种统计方法对课程实施多方面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四、结果分析

1.课程实施环境

表1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时安排调查表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安排为每周三节。但是统计数据显示,每周能有三个课时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生仅有10%左右,绝大部分情况下开设课时达不到标准课时要求。在“其他”选项中,许多学生标注了课时安排为“两周一节”或“每月一节”。

2.课程实施过程

表2 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生成方式调查

综合教师与学生对课程主题生成方式的作答,可以发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主题生成方式主要由学校统一安排,师生讨论也是决定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合作决定课程主题的情况非常少,仅占不到10%。

3.课程实施效果

表3 教师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效果的评价

***p<0.001

由卡方检验发现,在α=0.001水平上,教师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效果评价具有显著差异。在实践能力提升、激发学习兴趣、改善师生关系、提升自我意识、学会情绪调控这五个选项上,教师的赞同比例均高于学生的比例。

五、讨论与结论

1.综合实践活课程开设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阶段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本研究还发现,山东省小学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了解仍有不足,我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中仅有34.7%能够清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四个主要领域,而学生中能够正确理解课程领域的仅为10.4%。

2.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态度

不同年级和地区的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喜爱程度虽有偏差,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表示“非常喜欢”和“喜欢”的学生人数达98%,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差异较大,三年级表示不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生最多,而六年级有高达11.6%的学生说不清是否喜欢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2001(1).

[2]冯新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1).

摘 要:本文对山东省七个地市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较为明显:大多数小学已经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采用山东省统一配发的教材;虽然城乡间、年级间的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存在差异,但山东省学生普遍对课程表示喜爱。同时课程暴露出以下问题: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各方仍在发展的初期阶段。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心理健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本研究将以山东省为例通过调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与实施的情况,从实际出发,系统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小学的实施情况,从而进一步丰富关于我国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现状的研究资料,使得课程方案的规划与教学模式的形成更加贴近教学实际、更加有据可依。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教师与学生进行访谈,获取关于课程实施的具体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调查课程实施效果的方向维度。通过自主设计问卷,对课程实施总体效果、课程实施的差异和课程实施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成分三个方面进行评估与分析。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研究为主,辅以访谈法、课堂实际观察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三、调查实施

1.文献分析

在研究的初期,笔者查阅了大量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献资料,包括学术专著、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并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归类分析整理,获得有益启示,为后期的访谈提纲编写和问卷编制奠定基础。

2.进行访谈

本研究在初期辅以访谈法进行调查,用于对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以访谈结果作为问卷编写的基础。通过设计访谈提纲,拟定谈话对象,进行访谈的步骤,以访谈的方式获取相关的资料。研究调查期间,在山东省抽取五个地市,七所小学共10余名综合实践活动课任课教师和30余名学生进行访谈,并分析汇总访谈结果。

3.问卷调查

在文献分析与访谈调查的基础上自主设计问卷,组织发放填写问卷,回收并分析数据,对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借助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等多种统计方法对课程实施多方面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四、结果分析

1.课程实施环境

表1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时安排调查表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安排为每周三节。但是统计数据显示,每周能有三个课时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生仅有10%左右,绝大部分情况下开设课时达不到标准课时要求。在“其他”选项中,许多学生标注了课时安排为“两周一节”或“每月一节”。

2.课程实施过程

表2 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生成方式调查

综合教师与学生对课程主题生成方式的作答,可以发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主题生成方式主要由学校统一安排,师生讨论也是决定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合作决定课程主题的情况非常少,仅占不到10%。

3.课程实施效果

表3 教师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效果的评价

***p<0.001

由卡方检验发现,在α=0.001水平上,教师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效果评价具有显著差异。在实践能力提升、激发学习兴趣、改善师生关系、提升自我意识、学会情绪调控这五个选项上,教师的赞同比例均高于学生的比例。

五、讨论与结论

1.综合实践活课程开设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阶段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本研究还发现,山东省小学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了解仍有不足,我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中仅有34.7%能够清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四个主要领域,而学生中能够正确理解课程领域的仅为10.4%。

2.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态度

不同年级和地区的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喜爱程度虽有偏差,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表示“非常喜欢”和“喜欢”的学生人数达98%,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差异较大,三年级表示不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生最多,而六年级有高达11.6%的学生说不清是否喜欢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2001(1).

[2]冯新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1).

摘 要:本文对山东省七个地市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较为明显:大多数小学已经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采用山东省统一配发的教材;虽然城乡间、年级间的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存在差异,但山东省学生普遍对课程表示喜爱。同时课程暴露出以下问题: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各方仍在发展的初期阶段。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心理健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本研究将以山东省为例通过调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与实施的情况,从实际出发,系统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小学的实施情况,从而进一步丰富关于我国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现状的研究资料,使得课程方案的规划与教学模式的形成更加贴近教学实际、更加有据可依。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教师与学生进行访谈,获取关于课程实施的具体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调查课程实施效果的方向维度。通过自主设计问卷,对课程实施总体效果、课程实施的差异和课程实施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成分三个方面进行评估与分析。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研究为主,辅以访谈法、课堂实际观察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三、调查实施

1.文献分析

在研究的初期,笔者查阅了大量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献资料,包括学术专著、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并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归类分析整理,获得有益启示,为后期的访谈提纲编写和问卷编制奠定基础。

2.进行访谈

本研究在初期辅以访谈法进行调查,用于对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以访谈结果作为问卷编写的基础。通过设计访谈提纲,拟定谈话对象,进行访谈的步骤,以访谈的方式获取相关的资料。研究调查期间,在山东省抽取五个地市,七所小学共10余名综合实践活动课任课教师和30余名学生进行访谈,并分析汇总访谈结果。

3.问卷调查

在文献分析与访谈调查的基础上自主设计问卷,组织发放填写问卷,回收并分析数据,对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借助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等多种统计方法对课程实施多方面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四、结果分析

1.课程实施环境

表1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时安排调查表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安排为每周三节。但是统计数据显示,每周能有三个课时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生仅有10%左右,绝大部分情况下开设课时达不到标准课时要求。在“其他”选项中,许多学生标注了课时安排为“两周一节”或“每月一节”。

2.课程实施过程

表2 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生成方式调查

综合教师与学生对课程主题生成方式的作答,可以发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主题生成方式主要由学校统一安排,师生讨论也是决定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合作决定课程主题的情况非常少,仅占不到10%。

3.课程实施效果

表3 教师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效果的评价

***p<0.001

由卡方检验发现,在α=0.001水平上,教师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效果评价具有显著差异。在实践能力提升、激发学习兴趣、改善师生关系、提升自我意识、学会情绪调控这五个选项上,教师的赞同比例均高于学生的比例。

五、讨论与结论

1.综合实践活课程开设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阶段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本研究还发现,山东省小学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了解仍有不足,我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中仅有34.7%能够清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四个主要领域,而学生中能够正确理解课程领域的仅为10.4%。

2.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态度

不同年级和地区的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喜爱程度虽有偏差,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表示“非常喜欢”和“喜欢”的学生人数达98%,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差异较大,三年级表示不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生最多,而六年级有高达11.6%的学生说不清是否喜欢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2001(1).

[2]冯新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1).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