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营造崇尚文学书籍的氛围

2014-10-20刘涌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崇拜

刘涌

作为文学教师,苏霍姆林斯基在长达35年的教育生涯中积累了丰富而又宝贵的教育实践经验。他的明确的文学教育观正是建立在大量的文学教育实践基础之上的。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要使文学在学校、儿童心目中有一定的位置,就必须形成崇尚书籍的气氛,使文学成为青少年精神生活中的思想艺术财富。

有个问题令苏霍姆林斯基长期地忧心忡忡,那就是为什么青少年这么不愿意阅读有趣的文艺和科学书籍,为什么只有轻松读物、只有像短命的螟蛾那样留不下任何印记的低劣的惊险小说,才能吸引住他们。如何才能使阅读成为并永远成为教育的主导力量,成为人的主要精神需要呢?他确信,少年往往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阅读。真正的阅读,就是深入思考读物的内涵。缺乏真正的阅读,缺乏抓住理智和心灵的阅读,缺乏激发出对周围世界和自身思索的阅读,缺乏迫使自己审视和细察复杂的人心和深思自己的命运和未来的阅读,是精神空虚的原因之一。他说:“只有当四种崇拜心理控制学校时,学校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中心。这四种心理是对祖国的崇拜、对人的崇拜、对书的崇拜和对祖国语言的崇拜。”为了培养一个人能在精神上独立生活,必须把他引进书的世界。书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良师益友和明智的教导者,而且学校要成为思想活跃而不是死读书的地方,而能否达到这个教育目标在极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如何学习文学读物的。

艺术形式所体现的社会道德观念和审美原则,在个人精神世界、信念和行为中的反映深度,在文学感受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文学感受与人的德育紧密相关。只有使文学作品成为生活教科书和道德标准的那种人,才能真正懂得文学。因此,有两个因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第一,正确选择供阅读和学习的作品;第二,文学教师应当同时也是懂得并能体察学生道德发展正确途径的教育者。严格选择阅读作品,是形成丰富的精神志趣、个人需求和道德理想的重要前提。这种严格的选择,会使学生头脑里形成关于人类精神生活各个重要阶段的观念。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己打从事学校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操心这样一件事:不使一本坏书落到孩子的手中,使孩子生活在已经成为本民族和全人类文化瑰宝的那些饶有兴味的作品之中。在儿童时代和少年的早期,必须细心选择读物。哪怕孩子读得不多,可是要让每一本书在孩子的心灵和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多次反复阅读,不断从中发现新的精神财富。苏霍姆斯基所在学校的一年级就建立了儿童图书室,它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故事。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学生的德育、智育和美育最有价值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书可供小学四个学年使用,所选的故事都是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体现能为孩子理解的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作品,如托尔斯泰《沙鱼》《跳跃》《高加索的囚徒》、叶儿绍夫《驼背小马》等。第二部分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现代作家写的故事,他们描写苏维埃人的劳动、争取和平的斗争、伟大卫国战争年代英雄们的业绩和少年英雄们。学生以极大的兴趣读C.米哈尔科夫和C.马尔夏克的诗等。第三部分是童话、诗歌和寓言。这些书只用作课外读物。每个学生自己挑选感兴趣的书读。第四部分是古希腊的神话。古代文化在儿童的智育和美育方面能起重要作用。它们不仅为学生揭开人类文化辉煌的一页,而且激发想象,发展智力,培养他们对远古时代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开辟了语言文学专用室,这里收集了两百部文艺作品,这是每个人在上学期间都要看完的,这样他才能成为艺术上有教养的人。这比通常一个人在进入成年之前所看过的书要少得多,然而要做到让学生把这些书看完(其中某些著作要反复看几遍),也不是一项容易的教育任务。这里还有向各种年龄的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目和单独列有要反复读几遍的著作目录,有学生自编的有关优秀文艺作品的评价,有致少年读者的建议,有优秀作品文集、文艺壁报的专刊,有手抄杂志《我们的创作》的辑存本。在推荐做反复阅读的著作目录前面,苏霍姆林斯基还精心写了前言,如“青年们!列在你们面前的是已进入人类艺术宝库的著作目录。这些书是要反复阅读的,它们将教给你们怎样生活,将向你们展现艺术之美”。

“书籍集中了人类思想的瑰宝并把它们传给后代。我们将化为一捧骨灰,然而书籍却犹如铁铸石雕的纪念碑将永世长存”(艾别克语)。苏霍姆林斯基鼓励学生反复阅读,从中汲取生活智慧和美的力量。每隔两三个月改换一次“童话室”各个角落的布置——用胶合板镂刻新的人物形象、树木、灌木丛,搭盖小房子、童话式的宫殿、渔夫的茅舍和窝棚;还建立了“思考室”,集中了几百本最聪慧和最美好的书籍,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有时就读过一遍或几遍的书的内容举行座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读过的书产生更大的兴趣。他引导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收集个人的藏书,每年班里都举行几次读书节。学校设有乌克兰语言室,青少年来这里阅读书籍,思考问题。

“作家塑造的鲜明形象要照亮青少年的心房.把它照得亮堂堂的,使他们得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我们要记住,儿童是在好奇和惊异中认识世界的,少年是在痴迷和义愤中,而青年则是在信念和崇拜中实现这种认识的。儿童、少年和青年都需要书籍,其思想以其美吸引入。以其高尚和正气感染入、震撼人。思想只有在能吸引、感染人的时候才会成为理想,而我们像需要空气一样需要那些能使学生从中看到理想的书籍。”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崇拜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给尊敬的中国教师们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偶像面面观
我的爸爸是超人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