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阅读课常见现象及思考

2014-10-17丁文秀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阅读课词汇阅读教学

丁文秀

近期,本人观摩了来自江苏省13个城市的14位教师所上的14节英语课,感慨颇多,感触颇深。本次研讨会形式新颖,采取了同课异构的研讨方式,所选教学内容为江苏版牛津英语8A Unit 2 School life 的7个不同板块的教学内容,每两位选手同上一个板块,依次为:Comic strip+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 I、Reading II、Grammar、Integrated skills、Main task、Checkout。与以往的研讨课相比较,可以看出课改以来,初中英语教学取得了喜人的进步。其中Reading I板块的教学对本人触动很大。在此结合本次所听的阅读课和平时所听的一些阅读课谈谈进行阅读课教学时常见的问题及几点思考。

【现象一】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前预处理所有生词及短语:mixed, subject, tasty, softball, buddy, senior, hero, cook, sew等。

存在问题:忽视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

思考:如何开展词汇的教学?

“如果说结构是语言的骨骼,词汇就是最重要的器官和血肉。”(Harmer,1991)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总体来讲,参赛教师都能重视词汇的处理,能创设语境,设计一些活动,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所学词汇,为后来的阅读扫清障碍。通常在进行语篇教学时,对词汇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难度大、影响语篇理解的词汇,对于这类词汇可以预先处理; 第二类是无关紧要的、不影响语篇整体理解的词汇,这类词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忽略,直接跳过,因为该类词汇不会影响对语篇的整体理解;第三类是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对语言技能“读”的四级目标描述为“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因而我们应注重在语篇教学中训练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而我们常常忽视第三类词汇。下面以牛津英语8A Unit 2 School life 为例。

例1.教学“mixed” 一词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猜测该词的词义。学生可以通过阅读“Its a mixed school. Boys and girls have lessons together.” 看出“mixed” 在此处意为“Boys and girls have lessons together .”

例2.教学“Home Economics”时,可以让学生阅读如下文本:My favourite subject is Home Economics. I like learning how to cook and sew. I did not know how to do things for myself before I came to this school. Now, I know how to cook healthy and tasty meals. 根据上下文学生不难看出Home Economics、 subject、how to cook and sew 以及know how to cook healthy and tasty meals 之间的联系,学生进而就可以推断出:“Home Economics” is a subject about how to cook and sew.

由此可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能加强学生相关方面的训练,无疑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根据上下文猜词的能力。如此,学生通过交际情景、阅读材料的上下文、构词法等猜测不熟悉的词语的意义,提高了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反之,如果我们一味地把所有的词汇都提前处理掉,为后来的阅读扫清障碍,学生则只能死记硬背词汇意思,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

【现象二】阅读课上阅读任务形式单一,缺乏层次性、多样性及趣味性。

存在问题:忽视教学设计的多样化及趣味性。

思考:如何有效地设计阅读课阅读任务?

阅读教学的开展依赖于一个个阅读任务的设计。 阅读任务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阅读课教学的效果。对于提高阅读课教学的效果,首要的是有效阅读任务的设计。首先,在设计具体阅读任务时,应注意任务的层次性。从阅读阶段来看,可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任务。阅读前任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以及引出话题,教师可设计如头脑风暴等活动。阅读中主要以训练阅读技能为目标。总体来说,应先总后分,也就是说先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再去寻找细节。教师可从宏观层面设计2-3个问题让学生做限时阅读训练,使学生很快了解全文大意。同样,教师可以设计一些True or false、 Fill in the blanks 等细节辨认问题让学生去寻读细节。阅读后任务是对阅读的拓展和延伸,对知识的内化和运用。在这一阶段,学生可根据阅读内容开展各种思维活动,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可以根据阅读内容开展如角色扮演、大意复述、采访活动、辩论活动、模仿写作、续写故事等一系列活动。

【现象三】阅读中,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的形式来理解文章,完成阅读任务。

存在问题:忽视以理解为任务的默读训练形式。

思考:如何进行以理解为任务的阅读训练?

首先,阅读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流畅阅读者。流畅阅读指快速的、有目的的、交互性的、理解性的、灵活的阅读。(William Grabe,1991)培养流畅阅读者必须多训练默读而不是训练朗读。默读和朗读虽然都和读有关,但两者在读的方式、速度、目的和技巧运用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程晓堂、郑敏,2002)由于默读所动用的器官仅为眼和脑,学生可以根据目的和需要运用适当的浏览技巧,在迅速的默读中抓住主要线索,追踪具体细节,进行正确推理、判断、归纳、概括和总结,从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王蔷,1999)

【现象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设计了各种活动,学生参加了很多活动, 但是学生的阅读策略水平并没有提高。

存在问题:教师只是为活动而活动,学生只要能得出正确答案,教师就不再处理,忽视了具体阅读技巧和与阅读策略的训练。

思考:如何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训练?

所谓阅读策略,就是指阅读者为了有效地开展具体阅读任务而采取的具体的行动和步骤。学生只有掌握了相关的阅读策略,才能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在进行活动反馈时,可以让学生解释阅读过程中根据什么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解释答案推导的过程比答案本身要重要得多。因而,教师应加强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训练。教师在进行具体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训练时可采用显性教学方式——示范性地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使用某种阅读技巧。教师可具体说明不同阅读策略的目的、方法和步骤,并就具体的例子来示范这些阅读策略的操作, 提供指导性帮助,然后让学生直接操练。

如,略读(skimming)是一种快速浏览阅读方式,主要用于了解文章大意。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无需细读全文,只需要有选择地跳跃式地阅读标题、材料的开篇段落和主要段落的起始句及结尾句、材料的总结段便可获知文章大意。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时,问题不宜设计太多,一般以2-3个问题为宜。以牛津英语8A Unit 2 Reading I 为例, 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

1. What is this passage about?

2. Which schools are the two students from?

寻读(scanning)也是一种快速阅读方式,但与前者不同的是,寻读是为了查找具体信息而展开的阅读,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告知学生如何辨认题干中的关键词和概念,以迅速查找目标信息。该部分的阅读任务通常为True or false 、Yes or no一类的练习。每次让学生完成的题目也不宜过多。 以牛津英语8A Unit 2 School life为例, 教师可设计如下判断题:

1. John is in Year 8 at Woodland School near London.

2. Johns favourite subject is reading.

3. Nancy often drives to school because it takes less time than taking the bus.

4. Nancy and Julie are both in 9th grade and theyre buddies.

教师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核对答案时,不仅仅要进行正确和错误之分,同时还要让学生思维显性化。所谓思维显性化,也就是让学生具体说出做题的思路,即得出所选答案的过程, 从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做题思路是否正确,最终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现象五】设计问题形式简单,师生信息交流单向。

存在问题: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思考: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 的基本理念, 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设置who, what, where, when一类的事实性问题,让学生再现事件、地点、时间等,还应注意根据阅读材料设计一些扩散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 如“How...?”“ Why...?” 等一类问题可用来检查学生对所学阅读材料的理解。“What do you think of...?”“If..., what will you do?”等一类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做出创造性回答。这样,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训练。其次,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孟子曰:“重思存疑。”问题是学习的动因,是学习的工具,同时也是创新的源泉。在很多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问题的提出者总是教师,学生只是在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回答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提问,改变传统的学生“学答”为“学问”,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提升阅读教学技巧和策略,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训练,坚持下去,学生一定能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将大大提高, 学生的阅读能力必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程晓堂,郑敏.英语教学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阅读课词汇阅读教学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