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时机 “导”出精彩
2014-10-17许璟
许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语文课程新标准也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不仅仅限于传授知识,还在于能够充分地协调好学习与学生需要之间的关系,要实现学生学习活动与情感需要的和谐统一。这些语言都充分说明了教师有效的引导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引导,在什么时候引导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导”在学生理解的疑难点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引导的最佳时机,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走向更深处去思考,探究,这个最佳时机就是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到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之时,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只是肤浅地停留在表面,而是使学生在深入思考探究中发现事物的本质。
例如,在学习《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课文时,文章结尾有这样一句话“祥子跑回家以后,哆嗦的像风中的树叶”,这是课文理解的难点,多数学生只是认为这句话表明了祥子在淋雨之后感到很冷,他的身体还没有恢复过来。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这个比喻句的含义,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们仅仅感觉到祥子淋雨过后很冷吗?你从祥子在烈日下拉车和暴雨下拉车的情境中还感受到了什么?你从拉车人和坐车人不同的动作,神态中还感受到了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思考,明白了这是一个比喻句,在这里起到了一语双关的作用:一方面文章形象地描写了祥子淋雨以后身体瑟瑟发抖的样子,使读者对祥子在这一天中受到的痛苦折磨有一个深深的认识,引起读者共鸣;另一方面,也暗示了那时候劳动人民的命运就像“风中的树叶”一样居无定所,孤苦飘零,无所依靠,他们既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也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穷困生活的命运,文章这样描写更加激起了广大劳动人民对旧社会的痛恨。
在课堂教学中,就学生知识理解的疑难点入手,可以使学生对文中描写的事物现象在认识上更近一步,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而且在这个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从肤浅走向了深入。
二、“导”在学生知识的缺陷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也离不开教师必要的点拨,引导。由于知识背景、阅历有限,学生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不能很好地总结出规律,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此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地指导,巧妙地点拨,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进入文本。
例如,学习《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文中为我们描写了一个风景秀丽,民风淳朴,人民生活美满幸福的世间仙境——桃花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都被这美丽的世间桃园所吸引,所陶醉。由于学生知识阅历有限,对于文章所写的只是作者的一种美好生活愿望,而非世间的真实存在不能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笔者做了这样的引导:“同学们,想一想,在东晋时代,这样的生活美景真实存在吗?请大家结合历史书中有关东晋时代社会状况来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重温了历史,结合东晋末年政治腐败,社会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背景,深刻认识到,在当时社会,要想改变社会现状是不可能的,所以陶渊明只有弃官归隐,洁身自好,安贫乐道。但是他对那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生活自由,男耕女织的社会是非常憧憬的,桃花源只是他对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一个美好生活的愿望罢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鉴于学生知识并不全面,对问题的看法大都停留在表面因素的影响,在教学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表面走向深入,从肤浅走向深入,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导”在学生意见的分歧时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对同一问题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意见看法。在课堂上,当学生由于意见分歧发生争执时,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学生的见解予以肯定或者否定,而要通过巧妙地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向文本表达的真正内涵上转变,达到“拨开云雾见日月”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教师想让学生们对菲利普夫妇进行一个正确的评价。有的学生认为菲利普夫妇是自私自利的,只认钱不认人;有的学生认为菲利普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因为他自己家的条件也不好,不能把他们简单地看为坏人。面对这种情况,笔者没有直接对学生们的独立见解发表看法,而是通过引导学生深刻剖析人物内心,让学生从文中菲利普夫妇在得知于勒叔叔要来和见到于勒叔叔时的不同语言、动作进行对比,做出对菲利普夫妇的正确评价。菲利普夫妇诚然具有贪婪、自私、势力等一系列为我们所不能忍受的性格特征,但这也是与资本主义社会只认金钱不认人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再结合当今社会同学之间、邻里之间、亲戚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如今生活的幸福,要珍惜目前的幸福生活。
在这个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意见不一致时,教师不能简单对学生的个人见解进行评价,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关键处点拨,引导,使学生掌握小说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等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会用辩证的思想对人物进行综合评价。
四、“导”在学生情感的共鸣处
阅读教学是教师、文本、学生和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既有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也体现了师生之间,文本之间的情感共鸣。“情动而辞发”,及时捕捉教学中学生和教材文本的情感共鸣处,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不仅可以使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而且可以使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得以尽情地抒发和表达,使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悟得到升华。
例如,在学习《热爱生命》这篇文章时,当学生看到“主人公被同伴抛弃以后,虽然身处绝境,但是仍然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饥饿和寒冷,战胜病痛和豺狼,想办法坚持下来,最后终于得到获救”的事迹以后,学生们大都被主人公顽强的精神所打动,被他这种热爱生命的精神所感染,与作者产生共鸣。作为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仅仅受到感动是远远不够的,更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贵,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应对学生进行心理情感教育。因此,面对此情此景,面对学生被深深感染的情境,笔者做了这样的引导:“同学们,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但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往往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想不开,而轻易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亲属伤心、痛苦,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今天,我们认识了书中这位主人公,看到他在遇到困境时的所作所为,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这个课堂引导给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最真实想法的机会,而且由于话题与学生生活接近,每个学生都觉得有话可说,有见解想表达,学生都有一种表达自己心声的迫切愿望,他们对于“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善待自己”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认识,教学效果显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学生的情感共鸣处进行引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倾吐表达的愿望,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感受,而且在这种教学氛围中,人人勇于参与,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教师就要精心钻研教材,捕捉课堂教学中有价值的教学信息,找准课堂引导的最佳时机,给予学生必要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肤浅走向深入,激活语文课堂,使语文教学真正精彩起来。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