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实词推断方法例析
2014-10-17傅清
傅清
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文言文自主阅读的能力,首要解决的应是对关键词语意思的推断,陌生的文言实词的出现无疑是阅读过程中最可怕的“拦路虎”,所以掌握正确的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更是关键。笔者在多次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基础上,结合实际学情,总结了以下几种较为常用的推断技巧,以供参考。
一、 根据字形,因势断义
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这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例:“丰则贵籴,歉则贱粜。”解释加点词。
“籴”、“粜”大家比较陌生。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
二、 借用语法,注意活用
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对实词所在的词组作结构分析,同样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该词的词性、活用及意义。
例:“烟涛微茫信难求。”解释加点词。
“难求”为谓语,而“信”修饰了“难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信”是“实在”的意思。
例:“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了,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解释加点词。
很多学生会把这两个单音节词简单的译为“方法”和“老师”,但是,根据对词语所在句子的语法分析,明显解释不通。“法”字是“不知卿家君法孤”中的谓语成分,所以应当解释为动词“效法”;“师”在“不”的后面,更不可能是名词了,则只能活用为动词“以……为老师”。
三、 推测迁移,发挥联想
中考文言文阅读题,可谓“一字一词皆有出处”,无论是实词判断、虚词辨析,还是句子翻译,大多以课外考题的形式考察课内所学,题在课外,功在课内。打个比方,就好像一个人在南京,你能认得他,如果他跑到北京了,你也必须认出他。可常常有时候,同样意思的词语换了篇文章,学生就不知道词义了,关键还是积累不够扎实。
例:“上欲封昙首等,……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宋书·王昙首传》)解释加点字。
此处“私”的意义和用法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的“私”完全一致,是“偏爱,袒护”之意。
另外一点,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可将文中出现的某个词的意思与成语联系起来,印证对词义的理解。如:“食已口爽,反为其患。”中的“爽”结合“屡试不爽”推断为“(口味)败坏”,又如“暴秦之欲无厌”之“厌”为“满足”意,可联系成语“贪得无厌”等等。
四、利用句式,互解见义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有时同一句中相对应之处的字词也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有时用互文对举法可帮助快速判断。
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如何理解“逸豫”的意思?
利用句子对称结构:“兴国”与“亡身”意思相反,“逸豫”就应当是“忧劳”的反义词。“忧劳”不难理解,是“忧虑辛劳”的意思,由此推断“逸豫”应为“安逸享受”的意思。
陌生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不一而足,需要不断总结,便于学生了解和运用,从而在积累的基础上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实际解题能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中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