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智慧的琼浆在词语教学中流淌

2014-10-17许艳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10期
关键词:春笋蛋壳泡泡

许艳

有效的词语教学,能使孩子依托文本深入品味,领略作者的精妙用意,使阅读、写作教学根深叶茂。那么该怎样帮助孩子体会词语的意义,挖掘词语的意味,从而激发词语的活力呢?

一、 回归生活,让词语教学“接地气”

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要尽量让词语教学回归生活。本学期课本上,我们要学习一组描述秋天的成语,又刚好是秋天,我就带孩子们去校园走一走,看看风景,闻闻花香,听听鸟鸣,尽情享受秋风拂面,细细的阳光播撒全身的感觉。回到教室,我让孩子们交流自己的感受,他们口中描述的那一幅幅秋天的美景就像油画似的展现在我们眼前,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就理解了“天朗气清、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瓜果遍地、秋高气爽”这些词语的意思。生活这本“无字词典”,让孩子们收获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识字教学地若能够与生活亲密接触,会别有一番趣味。在教学《识字8》中“泡泡”这个词语的时候,我让孩子们说说生活中哪里会见到一个个可爱的小泡泡,孩子们眨巴着小眼睛,快乐地分享起来:洗衣服时有很多泡泡、雨落到池塘里会泛起泡泡、小鱼会吐泡泡、我们爱玩吹泡泡的游戏、肥皂洗手会有许多泡泡。拨动生活这根琴弦,孩子们畅所欲言,我就让他们自己总结,泡泡和什么有关系呢?他们马上想到和水有关,就这样轻轻松松的记住了字形。当词语教学和孩子们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接通,让孩子在联想中调动起自己的生活体验,词语教学就能更好的“接地气”。

二、 有效诵读,让词语教学有声有色

如果朗读成为学生的快乐,那么也随之被学生所深爱,成为他们不断的追求。

教学《世界多美呀》这篇课文时,当我在句子中重点出示“啄呀啄呀”这个词语时,学生们刚开始毫无感情色彩的快速读过去,我问:“小鸡刚出生,小尖嘴嫩嫩的,软软的,这么快就把蛋壳啄了一个洞么?”孩子们联系后面的一个短句“小鸡啄了很久,才啄出了一个小小的洞眼”都纷纷摇头,我再次让学生们诵读,他们能适当放慢语速,读出小鸡一遍又一遍啄蛋壳的可爱模样,但朗读还是显得有气无力,我马上随机评价:“小鸡们,用力啄蛋壳呀,难道你们不想快点见到蛋壳外美丽的世界吗?”学生们这回心领神会,读得一个比一个带劲儿,有的一边读还一边学着小鸡啄蛋壳的样子,拼命点着头,我也适时点评他们的朗读水平:“加油,蛋壳有裂缝啦。”“咔嚓一声,蛋壳上的裂缝更大啦,五彩的世界在向你招手啊!”“瞧,坚硬的蛋壳上终于出现一个小小的洞眼了。”有趣生动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孩子读好词语的兴趣,随后,学生们轻而易举地就能读好整段话,也充分体会到了小鸡啄蛋壳的艰辛以及迫切看到外面世界的心情,让种子语言充分释放能量,就是要找到好的语言文字激发点,课文中具有种子力量的词语就需要好好诵读、品味。

三、 巧设情境,让词语教学鲜活灵动

美学家朱光潜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上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词语“生存”的环境就是所在的文本,理解词语必须首先考虑语境,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情节“悟”出词语的意思以及词语所蕴含的情感。

我们学习《一株紫丁香》这首诗歌的时候,课文中这样描述: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踮起脚尖儿”,孩子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让他们先学着踮起脚尖儿无声无息的走路,再让他们依托文本,说说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去为老师栽下紫丁香呢?学生们渐渐悟出这个细微的动作中包含的丝丝深情:为了不让老师发现是谁载紫丁香的;想给老师一份大大的惊喜;悄悄地走过去,是不想打扰老师工作呀;静静地做好事,感觉很快乐。就这样,在学习伊始,就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让孩子们很快入情入境的融入到那温馨感人的场景中去。

有时候,我们在学习认读词语的时候,很多老师会把词语归类,创设词语群,放入精彩的情境,让孩子身临其境,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饶有兴趣地和生字、词语见面,这样词语教学的有效性就不言而喻。教学《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我出示的第一组词语:狐狸、直流口水、眼珠一转、赔着笑脸、 摇摇尾巴、 一溜烟;第二组词语:乌鸦、叼着一片肉、 没有回答、 看了一眼、 刚一开口、掉了下来。通过创设两个词语群,帮助孩子们理清文本脉络,也创设了孩子学故事的情境,狐狸、乌鸦的形象在孩子心间丰满起来,有些孩子借助这些词语,能将整个故事讲出来,学习效果特别好。学生们在放飞想象的同时,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些词语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文字,已经绘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活跃在他们的心中。

四、 舒展四肢,让词语教学生机勃勃

“在语言情境中学习语言”,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师巧妙地运用体态语言,用机智的即兴表演创设出具体的语言情境,能诱发孩子介入语境的主动性,激活孩子们的思维,在轻松的氛围中让他们完成对词语的理解和学习。教学《梅兰芳学艺》一文时,指导孩子们理解“紧盯”这个词语,我是这样做的:

师:瞧!小乐在做小动作,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生:老师在用眼睛看他。

师:对,“盯”字有一个目字旁,说明是用眼睛看的意思。大家再观察,老师是怎样看的?

生:老师看得很认真。

生:老师看了他很久啦。

生:老师眼睛眨也不眨一下。

生:老师紧紧地盯着他看。

这样通过动作演示,化抽象为具体,生动有趣。下面一段话中出现 “注视”这个词语,无需多讲解,孩子们就理解意思了。

低年级的课堂,适当让孩子动动四肢,释放他们好动的天性,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这样的教学孩子们既觉得轻松快乐,又学得扎实高效。《春笋》中有这样一句话:“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一个“裹”字孩子们不易理解,恰逢美味的春笋上市,我把几个春笋带进了教室,让孩子们观察它的外形,并让他们亲自动手剥一剥,孩子们尝试了,而且获得了真实的感受:那就是剥起来不容易,一层又一层,紧紧地包在一起。孩子们顷刻间就明白了“裹”的含义,当剥去最后一层“外衣”时,露出春笋雪白的“身躯”,孩子们不由赞叹道:“春笋胖乎乎的,真像嫩生生的娃娃。”一股股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当语文有了一种别样的情趣,孩子们就会爱上语文,爱上阅读。

五、 学以致用,让词语教学释放能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且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以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老师需要引领孩子们进入词语的精彩世界,借助生活的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理解词语和运用词语。

我教学《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文中有“一溜烟”这个词语,我让孩子们交流这个词的意思,有的孩子从词语意思开始推敲,说像烟一样散得特别快,有的孩子能联系上下文意思找到近义词“一眨眼”,原本备课时,我觉得孩子们似乎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这个词语,比较陌生,理解起来肯定有困难,没想到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积累了词语的认知方法,我欣喜于他们的成长。在续写故事的时候,孩子们也是妙笔生花:狐狸叼着肉撒腿就跑;面对狮子的追赶,害怕的狐狸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狐狸像一阵风似的跑掉了。看来,孩子们都是有心人,在教材、课外书中不断积累词语,积少成多,日久天长,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会逐渐增强的。

李振村先生曾经形象地将词语比作“水中的鱼儿”,若我们能通过智慧的引领,将文中的“鱼儿”捉起来,让他们畅游在孩子们自己的“水里”,游到孩子的心里,那是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春笋蛋壳泡泡
吹多大的泡泡能把人送上天?
食春笋知春味
蛋壳变变变
神奇的小蛋壳
巨型泡泡
史上最难撩的四大星座
和鱼一起吐泡泡
春笋 入宴的「百搭食材」
《春笋》中德“唤醒”
12种吃春笋de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