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历史教学初探
2014-10-16赵青
赵青
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是衡量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而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加强基础教育建设。历史课程作为高中教学领域中的一部分,对学生综合成绩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有用。
一、历史新课程的特点
1.历史新课程具有时代性特点。历史新教材的内容和主旨都充分体现了现代气息,课程内容不仅包含历史的发展趋势,还增加了现代社会进步的种种表现和标志性成果。这种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学生能进一步将历史与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学会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
2.历史新课程重视基础性与选择性。新教材的内容在编写过程中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以为学生学好历史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为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多元化人才提供理论支持。这些都是要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同时也是为学生在同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满足他们对课程内容的不同需求。学生的自主选择学习是提前认识社会的方式,通过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中,不断加强对历史及现代社会的感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新课程与之前基础知识的编写内容在层次上有很大的区别,其中新课程的编排顺序更加科学、合理,体现在对基础知识、发展进程、价值观这三个教学层次进行合理区分,每个层次对应不同的教学目标,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对政治层面的教育,更加重视对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这种方式将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发展教育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有效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更加体现了教育的现实意义。
3.历史新课程按专题史进行课程编排。这种编排形式突破了传统历史课本中以时间联系为线索的内容层次,重视知识的分类,并“折射”出不同角度的知识体系。历史的演变过程是事物紧密相连的过程,历史事物的产生源于另一种历史现象,所以新课程依然是以纵向时间的逻辑顺序编排内容,这也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在结构编排上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现象、发展进程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
三、如何有效进行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
1.将联系的观点融入历史学习过程中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与学生更侧重于学习的结果,并不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更重视历史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新课程主要学习结构安排:学生在课堂学习基本文化知识,并通过课外活动进一步感知历史材料;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对相关历史背景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概括,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有自己的体会和认知。这就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学习过程。
2.营造一个开放性教学环境
教师可以尝试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主要措施:教师在讲授新章节前,安排学生预习课本内容,让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通过与他人合作完善调查资料并解决讨论不懂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加强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使学生在开放性教学环境中体会历史学习的实际意义。
现以历史必修课本第二册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为例,探讨如何落实新课程的教学方法。这章内容主要包括:罗斯福新政、自由放任的美国与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思路是罗斯福在不改变原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由国家干预与管理的新经济政策,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收集“炉边谈话”的相关资料并加以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体会罗斯福的个人风采,提升对人生的感悟。
3.结合高考题型进行教学
材料分析题作为历史课程在高考中的基本题型,考查的是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解决材料分析题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材料信息获知和解读能力,首先对问题进行全面的理解,找出问题的核心是围绕哪一重点知识展开的,再带着问题找到与之对应的核心材料。第二,在解题过程中要抓住材料中的主题词,避免太过口语化的表达,并在表达的过程中围绕中心材料用联系的观点完整解题。第三,学生要善于把握材料中和设问中的隐藏词。例如问题中出现“根据材料”“如图所示”等语句是在变相提醒学生,材料中的内容或例子与问题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甚至可以直接运用到答案中。而出现“结合所学知识”这样的语句时,学生在答题时就要注意答题内容并不仅局限于材料,还要结合相关知识灵活、完整地答题。
新高考模式下的历史教学具备两种功能,即学科教学功能和高考考试功能。新课程历史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教师则充当引领者,通过两者的配合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袁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