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流行音乐提高古诗词教学有效性

2014-10-16陈华旺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流行歌曲讲授意境

陈华旺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而传统的古诗教学注重字句讲解、背诵和翻译这三部曲,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意境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难以理解。如何帮助学生领会古诗词所描写的意境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语文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古诗词,《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古往今来,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唐诗、宋词、元曲,大都能作为“歌曲”演唱。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入古诗词歌曲演唱,直接用“以唱代教”、“以唱抒感”、“以唱代背”的方式进行教学,那么,歌唱熟了,诗词自然也就背熟了,有利于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和复杂情感。具体做法如下:

一、用音乐营造课堂气氛

俄国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魅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用音乐导入,在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感,进行审美熏陶等方面可以发挥独到的作用。

如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播放王菲演唱的流行歌曲《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哀婉绵长、柔情似水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住学生,悠扬的乐曲声把学生带进了凄丽迷茫的意境中;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以《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浑厚的男中音、雄浑的气势,让学生仿佛看到了当年赤壁鏖战时,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周瑜谈笑风生、指挥若定的神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流行音乐,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用音乐指导学生品评古诗词

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很多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学生很难领会。将音乐融入诗歌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而且能陶冶情操,并使诗歌潜入心扉。

如讲授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我播放翁培伦演唱的流行歌曲《护国良相狄仁杰》片头曲《饯别》,“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悲怆中包含高昂乐观的乐曲,加上翁培伦那至情至性,忧郁但不消极的男中音,把作者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生似乎看到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的诗人,面对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想高飞远翥到天上去摘取明月。但现实“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的可憎局面,又让诗人觉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通过流行歌曲,学生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更能体会出作者面对实际生活中的种种缺憾,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现代流行歌曲白话歌词,把晦涩难懂的古典诗词演绎得通俗易懂,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情感、领会了诗的内涵。

三、用音乐帮助学生背诵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很多优秀内容被很多现代的音乐制作者制作成具有时代风格的音乐。在教学时,教师借助这些流行音乐,能使古诗词长留学生心间。在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播放了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学生们边学边唱,不亦乐乎。十几分钟的时间,他们就把这首词全背了出来。这次尝试,拓宽了我的思路。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听一些这类歌曲。如:根据李煜《相见欢》改编的《独上西楼》、李煜《虞美人》改编的《几多愁》、李商隐《无题》被改编的《别亦难》、李清照《一剪梅》被改编的《月满西楼》等。渐渐的,当初不喜欢古诗词的学生也加入吟唱的队伍,古诗词的默写有了很大的改善。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恰当应用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进行古诗词教学,不但能使学生体会到音乐之美,而且为古诗词课堂教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大大地提高了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韦丽双.谈古诗词与歌曲音乐的相融教学[DB/OL].http://wenku.baidu.com/ view/fe5a9021a5e9856a

56126069.html.

[2]黄源境.浅谈流行歌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01(10).

(责任编辑韦淑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流行歌曲讲授意境
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歌曲的正能量表达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打支山歌过横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四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