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堂观察和教学实践中感悟“自主学习”

2014-10-16张伶莉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预设自主学习课堂

张伶莉

一、基于课堂观察的问题提出

笔者在近期学校开展的公开课上,选择学生“自主学习”作为观察点,对本教研组的多位教师的语文教学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课堂观察,笔者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成了“无师自通”

共有五位语文教师参加该轮公开课活动。这五堂课中,学生集体回答次数平均是11次,个人回答次数平均是12次。学生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几乎不假思索流利地回答了教师的所设问题。从学生讨论的情况来分析,学生一共讨论两分钟左右,课堂讨论表现得非常热烈,每个学生似乎都与教师息息相通,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与教师的预设完全吻合。小组讨论也仅仅由个别学生主导,讨论没有深广度。而教师在课堂环节中除了对回答符合预设的学生赞扬鼓励外,并没有画龙点睛式的概括和指点,似乎学生没有教师讲解和点拨也能学得很好。课堂一切按照教师预设的程序走,语文教学适时生成的美感荡然无存,教师的作用被淡化或弱化,这必然导致语文课堂质量的下降。可见,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无师自通,不能离开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解和适时适度的点拨,不能以抛弃学生个性化思考包括有失偏颇的理解为代价。真正的自主学习一定要克服教育教学的虚伪性。

(二)在教师“自主学习”的理念下,学生恰恰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权

新课标提出,教师应“主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对话、讨论、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然而几名教师给学生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自主阅读,学生对文章一遍都没读完,就进入高考试题的题海战术中,可见他们都在做着言不由衷的改革。表面上学生自主地处理问题,实际上学生对司空见惯的高考题型早已疲惫不堪,没有任何的兴趣可言,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能力。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应当提供足够有效的时间给学生去思考,真正地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其实在学生探索与思维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经历,每个学生的体会不会与教师的预设完全一致,他们经过充分地独立思考后得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结论是正常的,这才是真实的有效思维的结果,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期待的。

二、基于教学实践的问题探讨和感悟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服务程度

教育是一种服务,从这一角度看,学生不是教育的对象而是服务的对象。教师应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不是高高在上施舍知识的权威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及时启发学生思维,开启学生的心智,从而梦幻般地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打开他们思维的源泉,让他们在忘我的环境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用心灵与作者交流,丰富个体的情感因子,从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堂作文课,话题是“细节中感悟真情”。执教教师设计了一个感人的活动情景,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的录像片段,谭千秋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画面让学生潸然泪下。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教师提问:你感受最深的细节是什么?你最想说些什么话?孩子们情感的闸门即时被开启,欷歔不已地表达自己对谭老师的敬重之情。教师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细节,说出自己深受感动的情景,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此时行文焉能不一泻千里、水到渠成?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为百家争鸣式的课堂生成

课堂的价值在于生成而不在于预设,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一堂生动的课是教师课前所不能完全预设的。教师的引导激发了学生不同个体的深刻体验与思考。他们必然得出不同的带有个性化的结论。只要学生的自我体验喷薄而出,他们就会从不同的角度诠释问题的内涵,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剖析。同时在这种激烈的自我体验、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与讨论中,学生互相学习,师生共同进步,师生共同享受这一学习的过程,其乐融融。笔者在和学生共同学习《管仲列传》时,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你愿意和管仲做朋友吗,为什么?

生1:我愿意。管仲他有着杰出的政治才能……

生2:不愿意。管仲他“分财利多自与”爱占便宜;“三战三走”做事胆怯;公子纠死,不能像召忽一样为主殉难。

生3:如果能选择我更愿意与鲍叔牙做朋友。我觉

得一个人才能固然重要,但品格更为重要……

生4:有德无才就好吗?我更愿意和有才能的人做朋友。

这超出我的预设,我灵活地处理课堂,组织学生讨论:对于一个人来说,才能和品德哪个更重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学生争先发表看法,并逐渐形成两大对立倾向,双方各执一词。学生们状态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百家争鸣式的精彩课堂。我认为这种随即迸发出有价值的课堂生成,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取知识的过程远远比获取知识本身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三)自主学习的真谛是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竞争,是对生命价值的诠释

学生在高中时代的学习技能的养成为学生进入大学,乃至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打下基础。从这一观点看自主学习就是在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自觉去克服困难,学会坚忍不拔。他们在自主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只有依靠自己,看到自己的生命价值,才能在失败中站起,在痛苦中微笑。这当然需要一个长期培养和历练的过程,自主学习不能只关注成功,惧怕失败,而要在失败中历练与反思。为了更好地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笔者经常指导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经典名著,并坚持把自习课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在这种自主学习气氛中,其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浸润,思想得以丰厚,理念得以提升。我们教师所承载的使命不只是培养学生们的考试技能,还应是教会学生学习,更应是培养他们的生存技能、积极乐观的心态、热爱生命的高远胸怀。有了这种境界,学生面对挫折怎能不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才是自主学习的真谛和内涵。

自主学习的方式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教师能真正做到服务于学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多元的体验,相信就会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责任编辑韦淑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设自主学习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