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孔材料Ti PW/SA的表征与应用*
2014-10-16张艳维贾太轩崔书臣王艳飞宋海香
张艳维 贾太轩 崔书臣 王艳飞 宋海香
(1.安阳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传统沸石分子筛的孔径太小(<1.0 n m),大的有机分子、中间体分子不能进入分子筛的狭小孔(笼)内,介孔材料又难以实现尺寸选择性催化,而超微孔(super microporous)分子筛[1-3]的均一孔径介于微孔和介孔临界区间(即在1.0~2.0 n m范围内),可有效弥补以上不足,因而成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材料。
常见的分子筛制备方法[4-5]有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原位合成法、非水体系合成法、蒸气相体系合成法、干粉体系合成法等。其中溶胶-凝胶法反应物之间大都是在分子水平上被均匀地混合,反应容易进行,温度较低。凝胶中存在大量微孔,适合用于制备微孔材料。本文借助溶胶-凝胶法制备超微孔材料Ti3(PW12O40)4(以下简称 Ti PW/SA),应用于二苯并噻吩石油醚溶液的脱硫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脱硫效果良好,可为汽、柴油脱硫提供重要的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浓硝酸,AR,洛阳市化学试剂厂;磷钨酸,AR,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异丙醇,AR,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正硅酸乙酯,AR,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钛酸正丁酯,AR,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FT-IR 550型红外光谱仪,Nicolet Magna公司;ASAP 2020型物理吸附仪,美国Micr o meritics公司。
1.2 Ti PW/SA的制备与表征
将一定量的钛酸正丁酯缓慢滴加到异丙醇水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为了保证钛酸正丁酯完全水解,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60 min,得到Ti(OH)4白色固体,经过滤和干燥后备用。
参照文献[6]的方法制备Ti PW/SA:在室温下将0.23 g 65%(w)的 HNO3溶液滴加到10.3 g Al Cl3溶液中,再按顺序缓慢加入30 mL异丙醇、10.0 mL 正硅酸乙酯、2.8 g磷钨酸以及1.2 g Ti(OH)4,缓慢搅拌2 h,进行凝胶,过滤后用水充分洗涤,直至滤液中无Cl-存在(用0.01 mol/L的Ag NO3溶液检测无白色沉淀生成即可),在100℃下干燥4 h,550℃下焙烧5 h。
1.3 Ti PW/SA催化氧化吸附脱硫
以二苯并噻吩的石油醚(90~120℃)溶液(二苯并噻吩硫质量分数为300 mg/kg)作为模型体系,叔丁基过氧化氢t-Bu OOH为氧化剂,Ti PW/SA作催化吸附剂,在带有回流装置、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进行实验。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冷却、过滤出催化吸附剂,直接取滤液并用英国ANTEK 9000荧光硫分析仪测定溶液中的二苯并噻吩硫浓度,计算出脱硫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红外光谱分析
H3PW12O40、Ti PW、Ti PW/SA 的红外谱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磷钨杂多酸Keggin型结构的4个特征吸收峰分别出现在1 081 c m-1、980 c m-1、904 c m-1和802 c m-1,各自对应于P-O、W=O、W-Ob-W及W-Oc-W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图中显示这4个特征峰的出现位置与文献[7]报道的波数存在一定偏移,这是由于结晶水含量不同引起的。比较Ti PW与磷钨酸的红外光谱图可知,代表Keggin型结构的4个特征吸收峰中1 081 c m-1、980 c m-1两个峰变化不大,而后面在904 c m-1和802 c m-1分别移至850 c m-1和605 c m-1处,这可能是由于Ti4+进入两个(PW12O40)3-之间,电负性减弱,W-Ob-W 及W-Oc-W的伸缩振动吸收向低波数移动所致。其Keggin型结构没有改变。再比较Ti PW/SA与Ti PW,Keggin型结构的四个特征峰振动增强,结构没有变化。
Ti4+的进入可以增强磷钨酸的催化氧化性能,同时还能降低磷钨酸的水溶性,从而提高磷钨酸的利用率。
2.2 N2 吸附脱附
图2是Ti PW/SA的N2等温吸附-脱附曲线。从图2可以看出,Ti PW/SA的N2等温吸附曲线大致属于第Ⅰ类等温线[8],Ti PW/SA属于微孔材料。但是在相对压力p/p0(其中p0为饱和压力)为0.4~0.6的范围内,出现了不明显的小滞后环,说明Ti PW/SA具有少量介孔结构,且p/p0在0.4~0.6的范围内,对应的孔径为2~4 n m。根据Barrett-Joyner-Halenda(BJH)法[9]计算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数据列于表1。
表1 Ti PW/SA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平均孔径数据表Table 1 Specific surface area,pore volume and averagepore diameter of TiPW/SA
2.3 Ti PW/SA的脱硫性能评价
首先进行脱硫效果对比试验,吸附剂(或催化吸附剂)用量为5%(w),叔丁基过氧化氢做氧化剂,70℃下反应2 h,其他反应条件以及反应结果(脱硫率)见表2。
表2 脱硫效果对比试验Table 2 Desulfurization effect of comparative tests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若只使用Si O2-Al2O3作吸附剂,脱硫率为30%;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后脱硫率提高至60%,说明叔丁基过氧化氢的氧化改变了二苯并噻吩的极性,增强了含硫化合物的吸附,从而促进了脱硫反应的进行。比较试验3和试验2可以看出,Ti PW/SA的加入使脱硫率提高了31%,说明TiPW/SA加快了叔丁基过氧化氢的分解,使其分解出的O2增多,从而促进了二苯并噻吩氧化脱硫反应的进行。根据以上分析推断,该脱硫催化吸附剂同时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和吸附的能力。
在Ti PW/SA催化氧化模拟汽油脱硫反应中,催化吸附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是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本试验采用L16(45)正交试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正交试验因素水平如表3所示。正交试验方案和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以表4试验结果的脱硫率为依据,进行正交试验统计分析,得出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方案,见表5。
表3 正交试验因子Table 3 Factors of orthogonal test
表4 正交试验方案和试验结果Table 4 For mulas and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表5 试验结果统计分析Table 5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est results
从表4的正交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最高脱硫率可达92.05%,催化吸附剂Ti PW/SA具有一定的催化氧化吸附脱硫性能。表5的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催化吸附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4个影响因素中,氧化剂用量对脱硫率影响最大,其次是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再对比表4中第15组数据和第16组数据可以看出,两组数据中前者氧化剂用量少脱硫率高,所以最终确定优化方案为A2 B3 C2 D1。为此进行了验证试验,在催化剂用量为3%(w),n(t-Bu OOH)∶n(S)为3∶1,反应温度为50℃的情况下反应1 h,过滤出催化剂,分析滤液的硫含量,脱硫率为92.08%。在此条件下继续考察催化剂的可再生性,得到的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该催化吸附剂连续使用5次后脱硫率降至91%,继续进行试验,脱硫率维持在92%左右,表明该催化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
3 结论
(1)以钛酸正丁酯为钛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吸附剂Ti PW/SA,通过红外表征说明钛进入了磷钨酸骨架,且提高了磷钨酸的利用率;N2吸脱附结果表明Ti PW/SA具有超微孔结构。
(2)用正交试验考察了Ti PW/SA的催化氧化吸附脱硫性能,优化方案为:催化吸附剂用量为3%(w),n(t-Bu OOH)∶n(S)(氧化剂用量)为3∶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1 h,在此条件下脱硫率为92.08%。
(3)脱硫反应完成后,过滤直接取滤液分析二苯并噻吩硫含量,说明该催化吸附剂具有催化氧化脱硫性能,同时吸附氧化后的硫化物,实现了催化氧化-吸附二合一,无需萃取。
(4)试验结果表明,Ti PW/SA具有较好的可再生性。
[1] Alexander K L Yuen,Falk Heinr ot h,Antony J Ward,et.al.Novel bis(met hyli midazoliu m)al kane bolaa mphiphiles as templates f or super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silicas[J].Micr 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2012,148(1):62-72.
[2] Arghya Dutta,Astam K Patra,Asi m Bhau mik.Porous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nickel phosphonate:Adsorption and catalytic applications[J].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2012,155(6):208-214.
[3] Nurul Alam,Robert Mokaya.Super-micropore/small mesopore composite pillared silicate and alu minosilicate materials from crystalline layered silicate Na-RUB-18[J].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2011,143(1):104-114.
[4] 胡文斌,崔英德,尹国强,等.含有球状和柱状超微孔Si O2的一步合成与表征[J].化工学报,2009,60(8):2137-2140.
[5] 陈晓刚,杨卫亚,沈智奇,等.I M-5分子筛空心球的合成与表征[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2,41(5):484-487.
[6] 张艳维,沈健,杨丽娜,等.H3(PWl2O40)4/Si O2-Al2O3催化氧化吸附脱硫的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34(2):97-99.
[7] 胡兵,邹华蓉,李金磊.HPW/SBA-15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26(5):23-25,39.
[8] 王幸宜.催化剂表征[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9] Yu S Y,Wang L P,Chen B,et a1.Assembly of heteropoly acid nanoparticles in SBA-15 and Its perf or mance as an acid catalyst[J].Chemistry-A Eur opean Jour nal,2005,11(13):3894-3898.
[10] 黎先财,杨春燕,黄绍祥,等.负载型磷钨酸对柴油催化氧化脱硫[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9,33(6):557-560,564.
[11] 李练达.负载型杂多酸/二氧化硅微孔材料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