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病理及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2014-10-16谢洪华金焕斌
谢洪华,吴 炜,金焕斌
0 引言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会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根据病程长短和发作的缓急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乙肝多指病程超过半年以上,且长时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肝组织不同程度的坏死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1],这些慢性纤维化症状最终阶段均为肝硬化。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以保肝和抗纤维化为主,其中最为关键的治疗步骤为抑制或终止HBV-DNA的复制,减少乙肝病毒对肝组织细胞的损伤,以延缓和阻止肝纤维化,从而防止肝脏失代偿及肝硬化[2]。本文将扶正化瘀胶囊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组织病理及血清标志物的变化,探讨扶正化瘀胶囊在慢性乙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慢性乙肝患者82例,男49例,女33例,年龄20~65岁,参考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联合感染病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病例纳入标准:①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HBsAg阳性 >6个月,HBV-DNA≥104 copy/mL;②所有患者的 HBsAg、HBeAg及HBcAb表现为持续的阳性,且阳性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但患者抗-HIV、抗-HDV和抗-HCV则为阴性;③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治疗,近3个月内未使用过抗病毒药物,对本文所用药物无禁忌证;④未见血液病、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及其他严重疾病,所有患者无精神障碍,均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8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41.7±3.4)岁,病程在1~4年之间,平均病程(2.7±0.5)年,血清 ALT含量为(165.5±22.8)IU/L,总胆红素(TBil)血清含量为(36.5±5.4)μmol/L,透明质酸酶(HA)为(337.4±71.2)ng/mL,层黏蛋白 (LN)为(164.9±30.7)ng/mL;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42.5±2.3)岁,病程在1~5年之间,平均病程(2.4±0.8)年,血清 ALT含量为(168.9±17.5)IU/L,TBil为(34.2±6.1)μmol/L,HA为(308.8±55.4)ng/mL,LN为(157.6±35.2)ng/mL;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注意合理安排饮食,规律的生活,除黄疸或转氨酶显著升高者,均保持适量活动[3]。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连续用药48周,HBV-DNA≤检测下限、ALT复常、HBeAg转阴但未出现抗-HBe者,应继续用药至HBeAg血清学转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3粒/次,3次/d,连续用药 48 周[4]。
1.3 观察指标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以≤103 copy/mL判断为阴性,采用酶法检测ALT,以ALT低于参考值上限为恢复正常,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以HBeAg低于检测下限为血清学转换[5];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实验室指标,主要观察指标包括ALT、ALB、HA及LN,通过以上指标对肝组织病理学状态有初步了解;采用肝活检穿刺法,检查肝组织炎症活动(G)分级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分期,肝活检用自动活检枪和穿刺针进行,标本长度在10 mm以上,用福尔马林将标本固定后采用石蜡包埋,5 μm连续切片后常规HE染色,参考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版)》,对G分级和S分期进行评价,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越低[6],说明肝组织病理改善情况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诊疗情况比较 两组临床诊疗情况比较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e抗原转阴率、血清转换率、肝功能及肝纤维化实验室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诊疗情况比较(%)
2.2 两组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比较见表2、表3。由表2、表3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程度分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比较(%)
表3 两组纤维化程度比较(%)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乙肝病毒侵入肝细胞中复制,并不断破坏肝细胞导致肝组织细胞炎性坏死和纤维化,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肝硬化,甚至发展成为肝癌。临床治疗慢性乙肝主要以核苷酸类药物和干扰素类药物为主,两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各有优缺点。干扰素类药物的优点是疗程相对固定[7],且耐药变异较少,因而具有较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临床使用中疗效相对持久,但是需要注射给药,不良反应也较明显,特别不适于肝功能失代偿患者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抑制乙肝病毒作用较强,不良反应较少,对于肝功能失代偿患者同样适用,但其疗程相对不固定,特别是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变异[8],因而HBeAg血清学转换率低且疗效不够持久。本文将中药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抗病毒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通过观察联合用药对患者肝组织病理及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价值。
乙肝病毒不断免疫攻击肝细胞,导致肝组织炎性坏死和纤维化,因此,积极治疗炎性坏死和纤维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治疗慢性乙肝提出了新的意见,一是首次明确了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只要患者有相应的适应证,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应给予规范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改变了以往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等治疗并重的原则;二是治疗结束后,除了肝功能转归、病毒停止复制外,还要达到HBsAg阴转的目的。虽然HBsAg阴转并不意味着乙肝病毒完全从体内清除,但HBsA阴转一定会使病情处于更长的稳定期,这也是停药后不出现反弹和复发的基础[9]。
本文所用的阿德福韦酯是临床治疗慢性乙肝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之一,其起效较慢、产生耐药性的概率较小,相比其他核苷酸类药物,阿德福韦酯的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并且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扶正化瘀胶囊主要由丹参、发酵虫草菌粉、松花粉、五味子等组成。动物药理试验显示,扶正化瘀胶囊能减轻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长期应用发现其能有效降低模型大鼠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水平,显著促进肝纤维化的逆转,现代药理学进一步研究发现,扶正化瘀胶囊主要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与内皮损伤、减轻肝损伤、抑制肝纤维化等多种途径发挥治疗作用。中医认为,慢性乙肝是外感湿热疫毒、正气不足,终而导致肝气郁结、疏泄不利[10]。而扶正化瘀胶囊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湿,可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
本文观察组患者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等诊疗观察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程度分期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也进一步证实,扶正化瘀胶囊能显著抑制HBV-DNA复制,促使ALT水平转归正常,在减轻肝组织炎症坏死和逆转肝纤维化方面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1]曾文权,徐方芳.扶正化瘀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1,37(110):1332-1333.
[2]Fasano M,Lampertico P,Marzano A,et al.HBV DNA suppression and HBsAg clearance in HBeAg 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on lamivudine therapy for over 5 years[J].Journal of Hepatology,2012,56(6):1254-1258.
[3]梁重峰.当飞利肝宁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5 例[J].中医杂志,2011,52(16):1421-1422.
[4]李云静.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12):822-824.
[5]Sjöwall C,Cardell K,Boström EA,et al.High prevalence of autoantibodies to C-reactive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infection:association with liver fibrosis and portal inflammation[J].Human Immunology,2012,73(4):382-388.
[6]张静,顾国浩,甘建和,等.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标志物动态联检及其意义[J].广东医学,2011,32(14):1913-1915.
[7]Holmberg SD,Lu M,Rupp LB,et al.Noninvasive serum fibrosis markers for screening and staging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patients in a large US cohort[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13,57(2):240-246.
[8]Wang GQ,Ding YP,Dong YH.Telbivudine treatment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hepatitis B e antigen seroconversion and immune modulatory effects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J].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2013,20(s1):9-17.
[9]裴旭东,翟玉峰,张怀宏.复方甘草酸苷对大鼠急性肝衰竭保护机制的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8):464-466.
[10]王华,杨柳明,黄玲,等.强肝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及 PDGF-BB、TGF-β1、TIMP-1、MMP-1 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0):1337-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