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干预对策

2014-10-16邓小燕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幼儿

邓小燕

摘 要: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期,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对幼儿心理伤害的师源性探讨,对于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心理健康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在早期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塑造成功,对其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引路人,要时刻注意自身言行举止和形象修养,因为其会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

一、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内涵

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顾名思义,即是由于教师采取不当的言行举止等因素,或有意或无意,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所造成的伤害。这种伤害主要表现在精神层面,其后果可能是暂时的,如造成幼儿情绪紧张、睡眠行为异常等,也可能是永久性的,如造成幼儿缺乏自信、丧失个性、行为认知封闭。美国心理学家艾吉兰教授认为,幼儿在心理上所受到的伤害及对人生的负面影响,远比身体上遭受的伤害更严重。一旦幼儿出现心理问题,其往往是长期难以消除的。

二、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

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多数源于教师在思想情绪、行为举动、教育观念或经验技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思想情绪因素。幼儿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其需要具备独立意识、持久活力、创新能力、高度耐心、极度负责等特质。同时,教师需要面对工作竞争的压力和生活经济的压力,长期在这种紧张的工作环境下,如果不注意及时排解释放心理负担,就会造成身心疲惫,以至影响心理健康和思想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带到教学工作中来,即使教师在主观上是无意的,客观上也会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安全感。

2.教师的行为举动因素。一些幼儿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和效果,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应对幼儿的不良行为。比如有时会采取恫吓的手段,这在无形中让幼儿产生了心理负重感。一些教师有时会在无意中使用了讥讽、嘲笑的语言去纠正幼儿的言行,往往造成性格内向的幼儿丧失自信心或自我评价偏低。在处理幼儿的某些不当行为时,如果滥用批评和惩罚手段,比如在公开场合让幼儿出丑,可能会使幼儿丧失自尊心,外向的幼儿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消极对抗情绪。

3.教师的教育观念因素。有些教师缺乏幼儿心理成长方面的认识,他们认为幼儿年龄小、不记事,偶尔进行一次批评或惩罚,不会伤害到幼儿心理健康;或在潜意识里会偏爱一些听话乖巧、聪明懂事的幼儿,而对调皮捣蛋、反应迟钝的幼儿进行孤立、漠视等。实际上,这些教育观念是错误的。

4.教师的经验技巧因素。有些教师在经验技巧方面比较缺乏,不能针对每个幼儿、每种情境及时做出合理相宜的反应,甚至不分幼儿的性别、年龄、能力、个性及爱好,统一采用一种模式来简单、机械地处理问题。这些往往给幼儿带来了心理压力,增加了幼儿的焦虑。教师只有以支持性的方式与幼儿互动,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干预对策

解决幼儿心理伤害的师源性问题,必须从根本入手,归根结底是要突破教师方面的不足。

1.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某种意义上,教师的人格、心理健康水准比她的专业知识水平更重要。幼儿园要想办法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同时需要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加强人性化管理体制建设,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引导教师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康心理,积极寻求自我疏导的有效方式,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建立广泛和谐的人际关系。

2.加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幼儿园应强化教师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制宣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正确认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法律关系,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学会尊重幼儿人格。在聘任幼儿教师时,对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严格把关,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让每位教师树立为人师表、爱幼敬业的教育理念。

3.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幼儿的气质特点、个性和能力差异来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给予幼儿发展最适宜的教育与引导。教师既要做到一视同仁,又要区别对待,让每一个幼儿在其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促进其健康心理的形成,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

4.提升教师的经验技巧。幼儿教师需要提升自己处理问题的艺术性,灵活使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实际上,表扬和批评本身都是双刃剑,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效果。教师通过和谐的师幼关系的营造,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充当幼儿的同伴、朋友、合作者和支持者,可使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大为减少。

总之,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起着引导作用,必须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

参考文献:

[1]张莉,黄胜梅.关注师源性心理伤害,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J].教育导刊,2007(7).

[2]马雪玉.“师源性心理障碍”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J].社会心理科学,2008(1).

[3]唐林兰.不容忽视的幼儿园师源性心理伤害[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

[4]刘旭相.怎样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J].教育科学,2013(3).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