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问题 提高探究能力
2014-10-16潘忠武
潘忠武
一、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变接受为探究
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产生思维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问题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和探索。将知识内容问题化,用有限的知识点来构建问题链,能使学生产生连续的思维活动和求知行为。
如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点D在AC上,AB=AC,AD=BD=BC。你能在图中找到几个等腰三角形?你能求出△ABC三个内角的度数吗?改变问题呈现方式,或对问题继续探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如图2,在△ABC中,∠A=36°,∠ABC=72°,∠C=72°,请你添加适当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四个等腰三角形。
■
教材中的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都不难发现图中有三个等腰三角形,并且根据计算可得出:∠A=36°,∠B=72°,∠C=72°。这个问题的给出不具挑战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进行改编后,通过小组合作,许多学生受教材中问题的启发,发现△ABC是个非常特殊的三角形,如果把∠C或者∠B平分,就能构造出两个小的等腰三角形:△ABD,△BCD,又发现△ABD和△BCD的顶角、底角度数都一样。继续构造相等的角就可以构造出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等腰三角形,于是发现了图3的四种方法。还有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想到图4的画法。
■
编后问题的设计在“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桃子”的最近发展区内,适度的探究激起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在解决了层层递进问题的同时,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事物的本质。
二、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学生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课堂教学是不是突出了这个中心,学生的参与程度是一个最显著的评价指标。面对学生的差异,教师给出的问题应该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问题设计要更有层次性。
例如对于“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一种方案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三角形的边角满足怎样的三个条件时全等,这个问题比较发散,对许多基础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说,会觉得无所适从。
换一个角度这样分层设计:(1)两个三角形满足一个条件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这时大部分学生都会想到,一个条件要么是一对角相等,要么是一对边相等。几乎所有学生都画出了如图(5)的情形,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了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这时教师再给出问题(2):满足两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这时学生想到了满足两个条件的情况有三种,两边对应相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两角对应相等,引导学生具体确定条件进行验证:①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一条边为6cm;②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和6cm;③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和60°。让学生画图、观察、比较得出满足两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那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条件呢?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三个条件,并列举出满足三个条件的情况有:三边对应相等,三角对应相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两角一边对应相等,而两角一边与两边一角又各有两种情况。如此问题引导,循序渐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对于需要探究的问题,同样是开放性问题,其合理性、发散性、深刻性又不尽相同,不同的问题设计同样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
如:对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性质的教学,通常有这样几种设计方案。
方案一:学生跟着教师按步骤画:(1)画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2)连接任意两点的线段,得三角形;(3)画出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然后提问题:为什么这三线交于一点。解决后总结得出: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然后让学生思考:在同一直线上三点能否确定一个圆?然后教师讲解。
方案二:直接给出作法和图形,然后提出问题“这样作的圆符合要求吗?”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
方案三: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进行引导。
问题一:(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2)思考这些圆的圆心的位置分布是否有规律?让学生动手实践得出结论。
问题二:(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你是如何做的?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2)观察并思考这些圆的圆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生画图、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交流,得出“这些圆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方案一中学生学得很扎实,学生通过模仿学会了画三角形的外接圆,但学得不灵活,许多学生会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结果是学生会做题,但不太会思考,不会创造。方案二中学生在他人已作好图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得出结论,学会画图。但学生没有动手实践,体会不深刻,许多学生会学得既不扎实,又缺乏创造。对于第三种方案,由于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层次、合理的开放性问题,学生在画图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分类思想,想到了三点的位置可能在同一直线上,也可能不在同一直线上,顺理成章地解决了许多教师回避的一个难题,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了“不在同一直线上”这个条件的重要性。
一、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变接受为探究
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产生思维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问题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和探索。将知识内容问题化,用有限的知识点来构建问题链,能使学生产生连续的思维活动和求知行为。
如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点D在AC上,AB=AC,AD=BD=BC。你能在图中找到几个等腰三角形?你能求出△ABC三个内角的度数吗?改变问题呈现方式,或对问题继续探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如图2,在△ABC中,∠A=36°,∠ABC=72°,∠C=72°,请你添加适当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四个等腰三角形。
■
教材中的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都不难发现图中有三个等腰三角形,并且根据计算可得出:∠A=36°,∠B=72°,∠C=72°。这个问题的给出不具挑战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进行改编后,通过小组合作,许多学生受教材中问题的启发,发现△ABC是个非常特殊的三角形,如果把∠C或者∠B平分,就能构造出两个小的等腰三角形:△ABD,△BCD,又发现△ABD和△BCD的顶角、底角度数都一样。继续构造相等的角就可以构造出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等腰三角形,于是发现了图3的四种方法。还有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想到图4的画法。
■
编后问题的设计在“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桃子”的最近发展区内,适度的探究激起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在解决了层层递进问题的同时,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事物的本质。
二、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学生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课堂教学是不是突出了这个中心,学生的参与程度是一个最显著的评价指标。面对学生的差异,教师给出的问题应该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问题设计要更有层次性。
例如对于“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一种方案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三角形的边角满足怎样的三个条件时全等,这个问题比较发散,对许多基础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说,会觉得无所适从。
换一个角度这样分层设计:(1)两个三角形满足一个条件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这时大部分学生都会想到,一个条件要么是一对角相等,要么是一对边相等。几乎所有学生都画出了如图(5)的情形,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了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这时教师再给出问题(2):满足两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这时学生想到了满足两个条件的情况有三种,两边对应相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两角对应相等,引导学生具体确定条件进行验证:①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一条边为6cm;②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和6cm;③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和60°。让学生画图、观察、比较得出满足两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那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条件呢?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三个条件,并列举出满足三个条件的情况有:三边对应相等,三角对应相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两角一边对应相等,而两角一边与两边一角又各有两种情况。如此问题引导,循序渐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对于需要探究的问题,同样是开放性问题,其合理性、发散性、深刻性又不尽相同,不同的问题设计同样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
如:对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性质的教学,通常有这样几种设计方案。
方案一:学生跟着教师按步骤画:(1)画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2)连接任意两点的线段,得三角形;(3)画出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然后提问题:为什么这三线交于一点。解决后总结得出: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然后让学生思考:在同一直线上三点能否确定一个圆?然后教师讲解。
方案二:直接给出作法和图形,然后提出问题“这样作的圆符合要求吗?”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
方案三: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进行引导。
问题一:(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2)思考这些圆的圆心的位置分布是否有规律?让学生动手实践得出结论。
问题二:(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你是如何做的?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2)观察并思考这些圆的圆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生画图、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交流,得出“这些圆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方案一中学生学得很扎实,学生通过模仿学会了画三角形的外接圆,但学得不灵活,许多学生会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结果是学生会做题,但不太会思考,不会创造。方案二中学生在他人已作好图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得出结论,学会画图。但学生没有动手实践,体会不深刻,许多学生会学得既不扎实,又缺乏创造。对于第三种方案,由于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层次、合理的开放性问题,学生在画图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分类思想,想到了三点的位置可能在同一直线上,也可能不在同一直线上,顺理成章地解决了许多教师回避的一个难题,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了“不在同一直线上”这个条件的重要性。
一、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变接受为探究
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产生思维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问题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和探索。将知识内容问题化,用有限的知识点来构建问题链,能使学生产生连续的思维活动和求知行为。
如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点D在AC上,AB=AC,AD=BD=BC。你能在图中找到几个等腰三角形?你能求出△ABC三个内角的度数吗?改变问题呈现方式,或对问题继续探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如图2,在△ABC中,∠A=36°,∠ABC=72°,∠C=72°,请你添加适当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四个等腰三角形。
■
教材中的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都不难发现图中有三个等腰三角形,并且根据计算可得出:∠A=36°,∠B=72°,∠C=72°。这个问题的给出不具挑战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进行改编后,通过小组合作,许多学生受教材中问题的启发,发现△ABC是个非常特殊的三角形,如果把∠C或者∠B平分,就能构造出两个小的等腰三角形:△ABD,△BCD,又发现△ABD和△BCD的顶角、底角度数都一样。继续构造相等的角就可以构造出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等腰三角形,于是发现了图3的四种方法。还有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想到图4的画法。
■
编后问题的设计在“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桃子”的最近发展区内,适度的探究激起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在解决了层层递进问题的同时,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事物的本质。
二、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学生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课堂教学是不是突出了这个中心,学生的参与程度是一个最显著的评价指标。面对学生的差异,教师给出的问题应该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问题设计要更有层次性。
例如对于“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一种方案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三角形的边角满足怎样的三个条件时全等,这个问题比较发散,对许多基础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来说,会觉得无所适从。
换一个角度这样分层设计:(1)两个三角形满足一个条件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这时大部分学生都会想到,一个条件要么是一对角相等,要么是一对边相等。几乎所有学生都画出了如图(5)的情形,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了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这时教师再给出问题(2):满足两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这时学生想到了满足两个条件的情况有三种,两边对应相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两角对应相等,引导学生具体确定条件进行验证:①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一条边为6cm;②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和6cm;③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和60°。让学生画图、观察、比较得出满足两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那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条件呢?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三个条件,并列举出满足三个条件的情况有:三边对应相等,三角对应相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两角一边对应相等,而两角一边与两边一角又各有两种情况。如此问题引导,循序渐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对于需要探究的问题,同样是开放性问题,其合理性、发散性、深刻性又不尽相同,不同的问题设计同样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
如:对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性质的教学,通常有这样几种设计方案。
方案一:学生跟着教师按步骤画:(1)画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2)连接任意两点的线段,得三角形;(3)画出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然后提问题:为什么这三线交于一点。解决后总结得出: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然后让学生思考:在同一直线上三点能否确定一个圆?然后教师讲解。
方案二:直接给出作法和图形,然后提出问题“这样作的圆符合要求吗?”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
方案三: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进行引导。
问题一:(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2)思考这些圆的圆心的位置分布是否有规律?让学生动手实践得出结论。
问题二:(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你是如何做的?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2)观察并思考这些圆的圆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生画图、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交流,得出“这些圆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方案一中学生学得很扎实,学生通过模仿学会了画三角形的外接圆,但学得不灵活,许多学生会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结果是学生会做题,但不太会思考,不会创造。方案二中学生在他人已作好图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得出结论,学会画图。但学生没有动手实践,体会不深刻,许多学生会学得既不扎实,又缺乏创造。对于第三种方案,由于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层次、合理的开放性问题,学生在画图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分类思想,想到了三点的位置可能在同一直线上,也可能不在同一直线上,顺理成章地解决了许多教师回避的一个难题,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了“不在同一直线上”这个条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