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改革视阈下德育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2014-10-16陈蕊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教学方法

陈蕊

摘 要:新课改中职德育课特别强调教学方法要有所改变,对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有了更深层的要求。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学实效性。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性观念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本文依据中职德育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展开阐述,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有效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德育;教学方法;主体性

一、前言

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精神,充分吸收2009年德育课程改革,对教学形式上有了新的要求:在注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同时,更加突出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因此,德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德育课教学中如何获得实效性的改革,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改革,需要德育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勇于创新,提升德育课的吸引力,实现德育课所承载的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要实现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是职业学校教学研究的一大主题。

二、学情、教情与社会因素

德育教学应注意以学生的需要为前提。要针对学生的需要和关注点来解决学生的德育问题。

1.学情

一是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正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建立和完善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模仿能力极强,可塑性很大。二是中职学生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面向就业学习相关的技能,因此职校学生最关心的就是就业问题,他们对这个问题可能会产生很多的思想偏差。三是学习习惯差。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差,尽管已有近十年的学龄,但还没有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做笔记,课下对所学功课不及时复习。四是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他们心理都还不够成熟,具有较强的虚荣心,表现欲望较强。他们经常会寻找机会表现自己:发出异样的声音,或做出与场合不相称的动作,以此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五是学生受外界环境影响大。社会发展迅速,信息传递极快,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加,受外界的影响逐步加大。

2.教情

一是德育方法偏重教师讲解和教材识记,忽视学生主体性思维判断能力的培养。当前中职学校德育主要采取的仍然是系统道德知识的灌输、行为训练、集体的影响和舆论的扬抑以及表扬批评等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具有片面性,往往忽视了学生潜在的能动作用,使德育具有强调统一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尤其是在德育课程的渗透上,存在着重视道德认识而又把这种认识理解为对道德知识的把握甚至记忆的片面观点。

二是道德追求的目标设定过高,忽视学生的实际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内容忽视对学生主体身心发展和生活多元性的关注。空洞、生硬、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目标,最终只能以灌输的方式,以知识的形式被学生记住但并不一定被接受。学生并未体会到道德之于生活和学习的真正含义,其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必然是不相匹配的。同时,学校教育把“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作为出发点,模式化的德育过程过分主张个体对社会发展的顺应和配合,忽视学生个体生命的需要,德育目标缺乏个性化和社会化的有机统一。

3.社会因素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过分看重中职生的技能水平,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其道德素质的考量,企业的这种倾向直接影响了中职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促使大量中职学校为了使学生能在就业竞争中取胜,将技能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视技能、轻视德育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因此,毕业生就业后屡次碰壁,产生人际关系、不适应的情绪问题、职业道德的问题而辞职或者被辞退。而德育素质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到工作态度,进而影响企业的效益、最终影响社会的发展。

三、问题的提出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心理发展的过程,教学活动只有符合人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要想提高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都要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感受,从而产生感悟,这样学生就能自然地融入到教学活动过程中,主动思考、设问、体验、感悟和实践,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还能发展个性,提高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笔者从学生实际出发,浅谈新课程改革视阈下德育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四、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1.情境模拟教学法

情境模拟教学的核心因素是学生的主体体验。它是按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体验的过程是一个感知、内化、超越的过程。因此,情境模拟教学法包括四个要素:创境—感悟—生成—升华。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教学中从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出发,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和现场感受,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例如:在“避免误入犯罪企图”的教学中,讲到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关于药家鑫犯罪的案例剧本,进行情境模拟扮演,包括作案的过程、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过程、犯罪嫌疑人表述和答记者问的过程、被害人家属的情况、人民法院审判的过程等几部分。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法律知识,了解犯罪的危害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

2.项目驱动教学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把学生学习的知识、培养的情感和相关的技能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项目,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分享的一个过程。它强调学生探索和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对话的氛围中,并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进行学习。例如:在讲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时,根据教材确立发展条件、确立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制订发展措施作为每阶段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和自身条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访问往届毕业生、社会调查、采访专业教师来完成这些任务,最后完成一份较具体和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进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更好的规划,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3.见习观摩法

美国的教育哲学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生活是经验继续不断的重组和改造。”他强调“从做中学”。见习观摩的目的就是真实了解职业,真实体会工作的运行状态。见习观摩教学是“知”的延伸。如“认识职业”中,笔者设计了“走近职业”实践活动,实现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群,并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企业的运行。在参观和采访交流下,了解该行业和职业的入职要求、工作条件、工作要求和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等情况,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小组交流与展示,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本专业对应的职业,设立合理的目标,更好地规划自己。

4.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法

素质拓展训练也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它汲取了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领导学、教育学等多门现代学科的理论,并将其融入每个项目和各个环节,在内容设置和训练形式上独树一帜,弥补了传统德育的缺陷与不足。因此,拓展训练可以成为德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它会让德育快乐起来。例如:“普遍联系与人际关系”一节讲到如何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怎么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时,可以开展一个“心灵之约”——团队成员认识与了解、“心灵信任”——团队成员接纳与信任、“心灵团体信任”——团队成员互助与合作和“心灵收获”——团队成员和谐与分别四个主题。如此,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和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并学会与人交往的相关技能。

5.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典型案例,突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和评价,积极思考,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案例的选择必须结合教学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针对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尽可能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联系。如在讲到“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时,可以列举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具体案例,如在环境监测职业教育中对实验操作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专业学习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污水治理班教学中对污水处理工在中控室操作进行职业行为教育等,使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阐述这个案例时,可以模拟当时的情景,通过案例重演,使学生对案例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案例讨论时思路也就更加清晰。在“经济政治与社会”中讲到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的教学过程中,列举海尔集团发展的案例,讲述海尔的发展历史,通过设问、讨论等,让学生了解海尔企业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并结合课本理解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有哪些。

6.积分激励教学法

德育课程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但又必须掌握,为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不感到厌烦,以防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状态,积分激励教学法能比较有效地让学生保持积极、活跃的状态,并能有效地让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这种教学法可以贯穿这个课程的教学,每一门德育课都适用。设计一份积分名册海报,公开展示于教室。名册分为几个项目,上课考勤、回答问题次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活动次数、其他等,按照不同的要求和内容加分,作为学期末考核成绩即综合分数。

五、小结

德育教学是德育的主要手段,德育教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良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是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明显体现。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构建新型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才能提升德育的教学效果。

中职德育课程的改革应该真正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学生除了学习课文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对相关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那么,它的实现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讲究运用的实效性。学生领悟的方式不是上课由教师讲授,而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去实践、去设问、去感受、去领会。因此,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并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中,成为教学的主体。以上列举的这几种教学方法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可以激起学习的兴趣,陶冶情操,感染和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1]张伟.职业道德与法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张群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3]张丽娜.提高中专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2009(2):260-261.

猜你喜欢

主体性德育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