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翻译教学,提高双语能力
2014-10-15吕宝山李连生
吕宝山 李连生
摘 要:本文着重讨论了翻译教学法的历史背景、目前存在的理论根据及新时期翻译法的运用方法,主张采取唯物辩证法“扬弃”的观点,与时俱进地运用翻译教学法培养双语人才。
关键词:翻译教学法 双语能力 理论根据 新时期 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b)-0130-03
Launching Translation Teaching to Improve Bilingual Skills
Lv Baoshan1 Li Liansheng2
(1.Dunhua City,Jilin Province Crown School; 2.Dunhua City,Jilin Province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Dunhua Jilin,1337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historic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Method,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ts present existence and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in the new era,advocating the idea of sublation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for cultivating bilingual talents to keep up with the times.
Key Words:Translation Method;Bilingual Skills;Theoretical Basis;New Era;Application Methods
学习外语的动机和目的决定学习外语的效果和成败,正所谓态度决定高度。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不管是口译、笔译或是心译,概莫能外。大量的事实证明,翻译是学习外语的根本目的,又是学习外语的有效方法。所以,长期以来把翻译法当成是一种落后的教学方法进行淡化有失公允。当然,不是说翻译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完美的。过去几十年,我们不断理论创新,形成了近十种外语教学流派以及十多种外语教学模式,却没有培养出一个像林语堂、梁实秋、杨宪益、傅雷、许渊冲、钱钟书那样的英语作家或翻译家,可在他们学习的时代,学校用的就是翻译法。以上大家学贯中西,外语和汉语同样出类拔萃。因此,有人把中国学生汉语程度下降归因于学习外语是打错了板子。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要重新崛起,离不开大量外语人才;让世界了解中国,离不开大量翻译人才。我们有必要对翻译教学法重新认识,创新使用,并结合其他教学法来培养出汉语能力和外语能力都很强的双语人才。
1 翻译法简介
翻译法也叫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阅读法(Reading Method)、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它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重在培养外语读写能力的教学法。它源于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方法,18世纪开始教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现代语言时,仍沿用这一古老的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18世纪德国的官能心理学,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沃尔夫。
翻译法的主要特征如下。
(1)以培养读写书面语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
(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的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3)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4)用母语进行教学,母语和外语互相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5)阅读领先,重视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通过阅读外语名著来学习外语。
翻译法的主要优点:学生的语法知识系统、牢固;学生的阅读和翻译水平較高;采用母语讲授,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还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传统上认为其缺点如下。
(1)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
(2)过分地强调语法规则的教学,忽视语言技能的训练。
(3)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指经典文学作品)。
(4)利用母语教学,过分地强调翻译,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思维和交际的能力。
(5)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少实践机会,课堂气氛沉闷。
翻译法是第二语言教学法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也是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法。其历史悠久,生命力强。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的100年间,在欧洲第二语言教学中一直居统治地位。翻译法很早就被介绍到我国,成为我国早期的外语教学法之一,它对我国的外语教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影响很大。
随着科学的进步,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翻译法吸取了其他教学法的一些优点,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在以阅读为主的情况下,兼顾听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因而教学形式也变得多样,教学方法也较为灵活,从而活跃了课堂教学。因此,今天所提倡的翻译法是与时俱进的翻译法。
2 翻译法存在的理论根据:目标语与母语的语系归属影响教学法的有效性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它是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使用者遍及整个欧洲,美洲,澳洲,亚洲和非洲部分地区。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使用者仅分布在亚洲国家。在同一个语系甚至同一个语族中学习另一语种,比跨语系学习容易的多,因为同一语系的语种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特点。
八十年代初,交际法风靡我国,并逐渐占据我国外语教学的主导地位,并写入教学大纲,甚至作为课堂评价标准。外语老师在开观摩课、公开课,评优课时必用交际法,否则就被认为教法陈旧。但实际上,他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少或是根本不用交际法上课,尽管有些教材的编写是按照交际功能立项的。究其原因:交际法打破了语法教学的系统性,违背了学生学习由浅入深的基本原则。而语法教学是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这是由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两种不同语系决定的。
我们常说要培养中国学生的外语思维,其实是不现实的,因为那是在第二语言环境下的产物。比如,Marx gave some advice on how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He said when a person is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he must not always be translating everything into his own language.If he does this,it shows he has not mastered it.He must be able to use the foreign language,forgetting all about his own.If he can not do this,he has not really grasped the spirit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and can not use it freely.(马克思对于学习外语提出建议,他说,一个人在学习外语时,不可以总是把一切译成自己的母语,如果他这样做,就表明他还没有掌握这门语言。他必须使用这门外语时完全忘掉自己的语言。如果做不到,他就没有掌握外语的精神实质,因此也不能自由运用。)马克思所说的“外语”其实是“第二语言”。马克思从德国来到英国并长期在伦敦居住,由于德语和英语很接近,通过学习,可以做到自由运用,在欧洲,这很常见。语言学研究表明,外语和第二语言在流利程度上是无法比拟的,是客观造成的。对于绝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教育专家所要求的外语思维其实是对于学过的语言材料熟背之后形成的条件反射罢了。
3 新时期翻译法的运用方法
3.1 翻译教学与读、背结合
朗读和背诵可以说是我国语言学习的传统方法,在古代,学生集中识字以后,就开始诵读经典文章。学生学习主要靠自己在“诵”上下工夫,朝夕吟读,甚至背诵,文字读顺了,文章的大意也就把握了,从而达到无师自通。可以说,中国的私塾教育几乎是完全依赖于朗读和背诵,多少文人墨士,就是用高声朗读的方法,诵背课文,挥洒文章,踏上成功之路的。还有很多文人名士对诵读这种学习的方法都颇有研究,这其中,首推宋代理学家朱熹。他自己一生酷爱读书,对于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提出了“读书六法”,其中,第二法就是“熟读精思”,第三法则是“虚心涵咏”。他还提倡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宋代学者陆九渊也曾写过这样的诗句:“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大诗人陆游也曾在《示儿》一诗中勾勒出一幅父子相和,书声琅琅的夜读画面。在当代,据传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每当晨光曦微,就在窗下大声高诵。李阳“疯狂英语”曾经风靡全中国,也证明了“疯狂”读书法的独特魅力。央视英语频道主持人刘欣说:“我给自己定下的规矩是不管老师有没有要求,我都要将每一篇课文熟读成颂,我说到做到,几乎背下了中学六年学过的所有英语课文。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背课文会有多大的用处,回想起来才发现无意间找到了一个事半功倍的捷径。背诵课文的过程就像梳头发,从发根开始一个词、一句话的往下慢慢捋,等通顺了之后还需一遍一遍的反复梳理,直到梳子可以像洗发水广告里一样顺着发丝滑落,那时全篇文章也像流水一样从我的口中淙淙而出。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语言点都会被关注,被理解,直到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背诵课文的同时,单词的发音得到了练习,单词的拼写得到了巩固,句子的结构,动词变位,语法,时态等都得到反复的锤打,直到被完整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在考试的时候,我很快就能从脑海中的课文例句中找到相应的答案,而我对英语的感觉也在这日复一日的锤炼中越来越纯正,越来越敏锐。”正所谓英雄“背”出。
3.2 翻譯教学与听、说结合
首先是反复听课文录音,因为练习听力和口语,录音比课本更重要。语言是有声的,信息的交流和传达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话语形式完成的。如果不去听,不去模仿,怎能学会说呢?有科学实验证明,通过听所学到的东西在记忆中停留的时间要远比单纯通过看停留的时间久。听觉对外部事物的接受是视觉所不能代替的。此外,通过视觉学到的词汇,再看到时会感到“眼熟”,就会认出来。同理,通过听觉学到的词汇,再听到时就会感到“耳熟”,就会听懂。听多了,读熟了,再跟partner对练,效果更好。有位网友说:传统的学习法:单词+语法+阅读+做题对考试有些用处,但我用此法学了近10年英语却一无所成。要提高英语水平首先要打通两关:耳朵和嘴巴。最好的方法就是听说结合。不要忘了“听”这个字左边是一个“口”。听和说是不分家的。要记住听的时候要一句一句的模仿,播音员怎么说你怎么说,要练得尽可能和播音员相近。不要理会所说的句子是什么含义,更不要去翻译。你所做的就是鹦鹉学舌。要以句子为单位,不要以段落为单位。当听力水平提高了再以段落为单位模仿、复述。你觉得老外语速快是因为你的嘴巴不能以这样快的速度来说,能看懂文章却听不懂,是因为你不能像老外那样正确的读这篇文章。你读的文章和老外对比会发现,你读的节奏不对,没有掌握发音技巧,尤其是连读,爆破音,省音,节奏等。如果你读得和老外一样正确,你能听不懂吗?你能以多快速度来说英语,你的耳朵就能接受多快的语速。听说训练的材料,除教科书外,《英语900句》也是练听说的经典教材,通过句型操练提高听说能力和翻译能力。另外,目前网络上有充分的资源进行听说训练,比如,中英文字幕的电影,OMG美语,Eztalk美语,沪江英语,大耳朵英语,卡卡英语等等。
3.3 翻译教学与古文学习结合
外语人才应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具有较深的古文功底,这是老一代外语工作者、翻译家一直强调的。潘文国曾说道:“20世纪上半叶的语言大师们都精通古代汉语和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深厚、扎实、完整的文言根基,文笔纯粹、凝练、典雅、古朴,能够自如、闲熟地从古诗文中选取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词汇、诗句,生动、鲜活地表情达意,寥寥几句,便传神极致。”有人甚至认为,老翻译家与今天的译手的主要区别,不在外语水平的高下,而在中文功底的深厚与否。古文是中华文化的宝库,学生既要多背诵古文又要学习名篇的英文对照,这样才能“胸中怀祖国,放眼看世界”。
周恩来说:“语言文字,是大端也。语言文字者,国魂之所凭,国粹之所寄也。世无有无语言文字而能立国者。”(见《周恩来的青年时代》第53图,文物出版社1988年出版)中国学生语文教科书应增加古文篇章,让中国传统文化生根发芽。同时,英语教科书也应当增加古典作品的中外对照篇目,比如《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唐诗》《宋词》等等,给学生机会同时了解两种文化。比如:学生既看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又看到对照的英文:At the beginning of life,man is good in nature. Human nature is alike,habits make them different.For lack of education,the nature is in alteration;and the nurture of the young,better be maintained for long.” 大家都还记得在温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引用了很多古文,比如“行百里者半九十”,“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等等,译员张璐都成功地进行了翻译,引起一片喝彩。
3.4 翻译教学与中外文化比较结合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需要沟通。沟通离不开翻译,可见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正如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所说: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文化,属于平行发展、互不冲突、各有偏重、各具特色的两大文化系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都是通过语言的交流来完成的,而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语言的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的翻译。
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在翻译中,需要了解大量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特别是两种文化的差异,因为正是这些差异带来翻译的难度。因此,通过开设专题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翻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grandpa一詞在中文中有两个相对应的词(爷爷和外公),cousin对应于中文的堂兄弟、堂姐妹、表兄弟、表姐妹。汉语把表亲区分的非常严格,既要分性别又要区别大小,根本不像英语一个词笼统了事。再比如grammar school 看字面是“语法学校”,实际上是为培养升大学的学生而设的中学。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一个名称还有不同的意义,例如public school在美国指公立的、不收学费的普通小学或中学,在英国则指一种私立的寄宿学校,是为培养将来要升学或从政的英才服务的,既非公立,也不平民化。同样,关于颜色的英语谚语和习惯用法也很多,并不总是照字面对译的,比如:blue films黄色电影,black in the face脸色发紫,red sky彩霞,green meat青菜,蔬菜,green-eyed眼红,white sale大减价(尤指床单、枕套等白织物)。
3.5 翻译教学与语言结构特点分析结合
刘宓庆在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一书中归结出了汉语的三个最突出的特点:“富于感性、重在意念和语法隐含”。我们学习汉语、了解汉语,就必须首先把握住这三个特点。汉语“外在形式很简单,内在关系很复杂”。他指出“汉语的话语生成过程也就是概念依逻辑意念主轴外化为话语的过程”。而英语则与此恰好相反。英语有着严格的形式和结构体系,强调结构的完整性,主谓结构是英语句子结构共有的特点,英语句子的扩展和延伸,省略和化简都是在主谓结构这么一个机制下进行的,这是含糊不得的。刘宓庆在书中也讲明了句子分析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就英语而言,句义一时难以把握,但一经分析其结构,句义即可析出,也就是‘从结构析出句义;就汉语而言,句子成分一时难以析出,但一旦把握了句子的总体含义,成分也就可以析出来,即‘从语义析出结构”。所以说,英语注重结构,汉语注重语义。请看例句:It applies equally to traditional historians who view history as only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criticism of sources,and to social science historians,who equate their activity with specific techniques。这个句子结构复杂,但在英语里并不紊乱。而从汉语的表达习惯来看,句子一般不宜写得太长。
3.6 翻译教学与课文处理
充分利用课文提高翻译能力,在掌握词汇,语法,句型的基础上把课文译成汉语,对照参考译文,寻找不足;再根据参考译文翻回英语,和课文对照。如此往复翻译突破了语法,突破了词汇,突破了口语,对于两种语言的结构了然于胸,语感自然形成。我们平时在教学中翻译练习做得较少,顶多让学生翻译课文重点句子,翻译课文段落的做法基本没有,把课文的参考译文翻回课文原文再做比较的几乎没有,这一步其实是最实用的,能让学生真正体会两种语言的差异。我们往往把大量时间用在带领学生做各种练习册,如《三维随堂精练》、《优化训练》、《优化设计》等等,沉溺在单项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题海中不能自拔。为了考试需要,上述题型不是不可以做,只是不可以过多,因为做阅读理解题不等于真正的阅读。做十本阅读、完形练习册和看十本原著不可相提并论。很多名著有简写本的中英文对照的小册子如“书虫”系列及大量双语杂志像《英语美文》、《英语世界》、《英语广场》等读物都适合学生阅读和翻译,可大大提高阅读量,升华学生对语言的悟性。疯狂英语的李阳说:每天有计划的训练自己的“翻译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翻译一篇小短文。学习英语的最高目标就是:中英文自由转换!这也是社会最需要的能力,当然这也是为你自己创造最大价值的能力!这个能力很难获得,一定要每天坚持练习!先准确翻译单词,然后是句子,其次是短文。
4 结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外语学习实践性、实战性很强,只有通过翻译才能产生学习效果,才能检验学习成果,正所谓“Practice makes perfect”。遗憾的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语言技能目标中仅仅对“听说读写”提出要求,而回避了“译”的要求。“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曾经提出过一个成功的万能公式:成功=明确目标+详细计划+马上行动+检查修正+坚持到底。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要想成功,首先要明确目标。那么,可以设想,如果把翻译作为学习外语的目标而广泛开展翻译教学并辅助其他手段的话,双语人才之梦还会远吗?
参考文献
[1]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 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 刘宓庆.汉英对比与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5] 张正东.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
[6] 王宗炎.英语与英国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7] 常叙平.英语九百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8] 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9] 任绍堂.中学教学全书·英语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10] 辜正坤.三字经·千字文[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