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成化发展动力要素分析
2014-10-15贾庆华
刘 颖 贾庆华
(吉林师范大学a.经济学院;b.继续教育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区域产业在经历了简单的地理集聚、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后,开始初步进入组织更为紧密的产业集成化的发展阶段。产业集成化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一种结构性调整,体现在竞争主体、竞争载体、竞争核心和竞争优势等变化上,这种变化可以改变产业集群的僵化,其所带来的范围经济效应、聚集经济效应、速度经济效应、知识经济效应,[1][2][3]特别是对资源的结构性整合效应可以解决集群的封闭性带来的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4]也解决了产业集群因集群成长、规模扩大引起区域承载力不足的问题。产业的集成化从动态角度揭示了特定区域产业内部、产业之间存在的资金、技术等资源既竞争又合作的内在联系,[5]对于我国产业组织调整,尤其是区域产业的调整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理论界对产业集成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更多关注在产业集成的概念、特征、集成平台等基础性研究上,而对推动产业集成化的动力要素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6]其实,产业集群在集成化的过程中需要一定动力要素的推动,因此,本文从优化区域资源配置角度出发,对区域产业集群集成化发展的动力要素进行识别与分析,进而掌握产业集成化的发展规律,并就如何强化产业集成动力机制提出建议,以期为优化资源配置,政府进行科技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一、基于区域承载力的产业集成化动力要素及其作用关系模型
(一)基于区域承载力的产业集成化显性动力要素
从整合区域资源、提升区域承载力的角度来看,产业集成化发展的显性动力要素包括产业核心价值链要素、辅助网络体系、地方政府集中投入,这些显性动力要素是可以识别的,具体表现为:
1.产业核心价值链要素。产业集成拥有核心的价值链要素,包括供应商、竞争企业、用户和相关企业,这些核心的价值链要素之间通过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网络,同时在网络中伴随着知识流动和技术要素互动,使区域内如资金、技术等有限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地利用。
2.辅助网络体系。除了完整的产业核心价值链要素,集成体内还有推动这些要素发展的中间机构及其网络体系,构成辅助网络体系,为集成网络提供资源及生产要素支持。另外,这些中间机构的存在有利于产业标准的制定与执行,而产业标准又是产业集成形成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7]因此,从整合区域有限资源,提升区域承载力角度来看,这个辅助网络体系是产业集成化发展的一个显性动力。同时,集成体内的辅助网络体系也是技术开发和创新支持系统的重要支撑。
3.地方政府集中投入。由于集成特性,地方政府能够集中力量投入公共产品和建立公平公开的规则和制度体系,并且地方政府能集中资源投入,发挥协调、指导、监督和服务等方面的功能。
(二)基于区域承载力的产业集成化隐性动力要素
产业集成化的隐性动力要素就是以上这些显性动力相互作用形成的,这些隐性动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客观地影响产业集成化的发展,并对产业集成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具体包括:
1.网络协作。产业集成体内成员间的互动关系表现为单个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比如企业与之上下游企业进行纵向的互动可以锁定供应价格,进而降低产品成本,企业与中间机构之间的互动,比如企业与科研院所进行的研发创新,可以研发新产品,快速占据市场地位,企业与政府机构的互动,可以降低政策风险,保持竞争优势,通过这些互动,产业集成体内的成员进行要素互动、知识分享、合作创新、市场共创等网络协作。
2.技术知识外溢。由于集成效应,使集成体内形成“开放式信息网络”,在这种网络中,技术的保密成本很高,但是学习成本很低,使得周围的企业通过模仿学习,获取与创新技术相关的全部信息,创新成果将在集成体内迅速扩散,使集成整体享受到技术引进或创新的全部好处。[8]
3.集成创新。产业集成体内的成员之间的交互互动,使得集成创新具有周期短、风险小、成本低的特点,这导致集成体内的成员更愿意进行产业集成化,愿意进入到这样的集成体中,因此集成创新是产业集成化的一个隐性动力。
4.整合及再整合。“整合”表示企业间的资源和企业的自组织行为与整个区域产业集成政策、服务体系、区域资源禀赋、创新学习环境等表征区域承载力的因素交融整合,以及与区域外界各种要素的交换。而“再整合”是使区域内各要素在第一次“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升级,达到资源优化合理配置。产业集成化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各种有效信息的迅速收集与处理,同时对各种资源的快速整合,“整合”和“再整合”的关键是使区域的承载能力与区域产业的发展协同优化。
由此可见,产业核心价值链要素、辅助网络体系、地方政府集中投入以及这些显性动力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影响和决定着产业集成化发展。图1为基于区域承载力的产业集成化动力要素作用关系模型。模型的最里层表示产业集成化发展的显性动力,即产业核心价值链要素、辅助网络体系、地方政府集中投入动力要素对产业集成化发展的作用力。其中核心价值链要素是产业集成化的主体,政府资源的投入、网络协同效应的发挥、集成创新、整合及再整合的形成等都离不开这个主体,是产业集成化的原动力;而辅助网络体系围绕着核心价值链要素展开支持性服务,是产业集成化的支撑力;地方政府集中资源投入,发挥协调、指导、监督和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也是产业集成化的支撑力。这些显性动力相互作用形成产业集成化发展的隐性动力,如模型中的中间层所示。产业集成的网络协作、技术知识外溢、集成创新、资源整合及再整合等作为隐性动力,使产业集成在“潜移默化”中带动着集成各主体形成文化认同和互相信任,开展高频度且密集的互动,合理配置利用资源,共创经济效益和区域品牌,这些隐性动力是产业集成化的能动力。另外,不论是显性动力还是隐性动力,其对区域产业集成化发展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区域的承载能力,如模型中的最外层所示。区域资源禀赋、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学习环境、区域政策服务体系等表征区域承载力的因素是产业集成化发展的能量源泉,为显性动力和隐性动力作用的发挥提供必备的“养料”。从现实产业集成发展的经验来看,不同区域承载力的差异状况是导致不同区域产业集成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9]
图1 基于区域承载力的产业集成化动力要素作用关系模型
二、基于区域承载力的产业集成化动力要素的动力学分析
在以上产业集成化动力要素作用关系模型中,各个动力要素在推动产业集成化的同时,相互之间也发生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产业集成化的过程,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模型来分析各个动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
很多教师都觉得不知该如何整合教材。如果总是备一课教一课,那么永远也不会发现教材内部也是可以整合的。就如上例,经过这样的整合后,可以节省下更多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可以用来做更多的事情。
综合考虑产业集成化动力要素与产业集成化的关系,用动力学方程表示如下:
式(2)中,Mt为产业集成化发展的惯性,表示产业集成化发展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F1是产业核心价值链要素对产业集成化的推动力;F2是辅助网络体系对产业集成化的推动力;F3是地方政府集中投入对产业集成化的推动力,FA代表F1、F2、F3三种力的交互作用力,即产业集成化的隐性动力。是产业集成化的推动力。st[x(t)(t)]表示在力Ft作用下产业集成化发展的位移函数。x(t)(t)=(x1(t),x2(t),…xn(t))T表示n维欧氏空间。Ht为St对应的Hesse矩阵。[10]在式(3)中,F表示动力要素中两个集成单元之间的集成内力,Q1和Q2分别为动力要素中两个集成单元的质量,如核心价值链要素中供应商与核心企业的实力;R表示动力要素中两个集成单元的心理距离;E表示区域产业的环境系数,也就是区域的承载力系数,与模型中最外层因素相关。从以上动力学方程中可以得出:
1.公式(1)说明了产业集成化与产业核心价值链要素、辅助网络体系、地方政府集中投入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且从式中可以看出,对产业集成化的推动力既取决于三个显性动力因素各自力的大小,还决定于这三个显性动力之间交互作用FA,也即产业集成化隐性动力的大小。
另外从式(3)中可以得出,动力要素中的集成单元的心理距离越小,集成的意愿越大,区域承载力系数越大,即确保资源合理配置利用情况下,区域学习、创新等资源提供给该区域综合发展的能力越大,那么集成的动力要素的作用越强,越能推动产业集成化的发展。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业集成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在显性动力要素和隐性动力要素相互协同、共同推动下实现的,其相互作用的程度越大,产业集成化获得的动力越大,产业集成化发展也就越快,并且这些推动力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因此要动态分析产业集成化的过程,才能把握产业集成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1]吴秋明.集成管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李宝山.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8.
[3]刘颖.产业集成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4]王雷.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5]张立,王学人.推进我国产业集成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J].当代财经,2002,(7).
[6]刘颖,赵洪丹.基于熵理论的区域承载力对产业集成的作用影响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2).
[7]王国红,刘颖,唐丽艳.基于区域承载力的产业集成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1).
[8]KESHABANANDA DAS,Collective dynamism and firm strategy:study of an Indian industrial cluster[J].Enter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1998.
[9]闫如玉.基于区域承载力的产业集成协调度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10]吴祈宗.运筹学与最优化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