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节”作文教学模式探微
2014-10-13刘小明
刘小明
从教多年来,我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深感作文教学难度大。学生怕写、不会写、没啥可写的现象时常出现。那么,怎样改变这种不尽如人意的状况,从而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在短期的高效课堂课改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以读促写——创设情景——口头说评——快速成文——师生评改”的五环节作文教学模式。“五环节”作文教学模式,使听、说、读、写、评相结合,培养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夯实课外阅读——以读促写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强调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基于此,我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夯实课外阅读。首先推荐经典书目,积累素材,除课文后所提供的如《童年》《昆虫记》《鲁滨孙漂流记》《骆驼祥子》以外,还为他们介绍往届学生的课外读本,如《春天的雷雨》《欣赏生命》《哦,大海》等,强调学生一定要看,每周要求学生看名著做摘抄,积累素材。其次,为加强阅读与写作结合的密度,在单篇教学中进行必要的片断练习。如学了《背影》就引导学生把自己对亲人感受最深的特征描绘下来;学了《春》就引导学生对景物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从多个角度描绘;学了《沁园春·雪》就试着运用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片断练习等。同时还要抓好片断练习与大作文训练的有机结合,做到片断练习为作文训练服务,大作文写作以片断训练为基础。此外,在指导学生进行课文阅读的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后的整理(如坚持写读书笔记),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写作水平。
二、开展实践活动——创设情景
为了解决学生作文时无米下锅的问题,学校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开展校园文化“八个一”活动:三八妇女节让孩子们回家给母亲梳梳头,母亲节让孩子们给母亲盛碗饭,父亲节让孩子们给父亲洗洗脚,等等。这些活动让孩子们懂得感恩。这样,孩子们作文,写的是自己想说的话,自己做过的事。因此,各种随笔、随感录、日记等形式的小作文数量大增,大大提高了作文实践的次数。经常开展活动,学生的经历多了,视野扩大了,积累的写作素材就丰富了,拿起笔就有大量的内容可选择,改变了过去那种“看到题目皱眉头,拿起笔来咬笔头,无话可写摇着头”的状态。学生也就开始视写作为生活的需要。开展实践活动,还能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熏陶,也增强了学生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的感情。在活动中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使教与学、导与行始终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
三、开展课前演讲——口头说评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作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强调要善于将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每天上课前抽出四分钟时间,开展课前演讲,即在每节语文课前,给学生三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材料由学生事先准备好),再由学生进行一分钟评议(指定两名中、上等水平学生口述腹稿,其余同学每4~6人为一组,推荐一名同学对口述的文章作点评,教师作必要补充),共四分钟。四分钟对于一节课来说,是很短的,不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每天的四分钟,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可观的数目。经过近一个学期的训练,孩子们的胆子更大了,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写作中更有“源头活水”了。
四、整理思路——快速成文
每个学生根据作文要求,大胆构思,结合对口述者的点评和总评,快速调整自己的思路,用45分钟的时间快速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学生的快速作文,要以强化快速训练为基础。作文所耗费的时间随年级的升高可逐渐缩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可分类限时,并注意以同题而不同体裁的作文强化变形训练。训练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书面作文,也可口头演讲,总之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路不断开拓,潜能不断开发。
五、师生评改——相互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以4~6人为单位划分成若干小组,互相传阅批改。小组每人准备一篇作文,先速读作文,再欣赏文章的亮点。小组学生集体批改手中的作文,凡在批改中感到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寻找组长或教师帮忙,做到人人参与。
在高效课堂的教改与课改的探索和尝试中,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语文作文教学充满了信心。世界是无穷的,生活的魅力也没有止境,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孩子感受生活和语言文字的美,我想,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一定能迎来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作者单位:江西省泰和县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