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鹿洞书院学规看朱熹教育思想
2014-10-13姜帅良
姜帅良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世称朱子。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弘扬儒学思想,是孔孟之后又一杰出的儒学大家。
公元1180年左右,朱熹出任“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南康镇),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重建“白鹿洞书院”,亲自讲学,制定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这份学规充分体现了朱熹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成为了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700多年书院的教学模式,是众多教育学者研究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依据。
《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正文如下: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具列于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具列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白鹿洞书院学规的第一条明确了教学的目标和宗旨。开篇讲到中国古代圣贤尧、舜任命契担任司徒,教化百姓做人的故事,其所教内容即“五教”。说的是“父子之间要有亲情,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有区别,长幼之间要有次序,朋友之间要讲诚信”。古人认为,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是构成社会最重要的五种人际关系,称为“五伦”。学生要学的就是学会理解和处理好这五种人际关系,知道如何做人。其内容与 “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的封建思想是不能互画等号的,即使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仍具有深刻的学习意义。同样我们对“五教”的内容也应当与时俱进并作广义的理解,即:“人与人之间遵守基本的伦理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世上最亲的关系莫过于父母与子女的血脉之情;工作中上下级相处应合乎礼法和道义的要求;丈夫与妻子性别不同,角色和责任不能错乱;兄弟姐妹之间要做到敬长爱幼、长惠幼顺;朋友间的相互交往应诚实守信。”
朱熹的教育指导思想,就是力图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维护社会秩序、遵守伦理道德的人,再用自身言行举止影响其他社会成员,从而达到社会稳定和谐。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人都应当努力成为能为国效力的好干部、为民服务的好公仆,为企业尽职工作的好员工,对家庭负责的孝子孝女,能当好模范丈夫贤惠妻子,同时成为他人值得信赖的朋友。
学规的第二条,提出了熟读精思、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作为治学之序,并指出学习道理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中去践行道理,致知力行,知行合一。其后列出的“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都是“笃行之事”,皆属实践范畴。朱熹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脱离实践,实践能提升人的认识,“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见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这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学规的第三条,是教育学生如何处事、接物、修身、养性。强调“言必忠信,行必笃敬”,即要求学生要忠实地践行在书院所接受的教诲,说话忠厚诚恳守信,行为敦厚恭敬谨慎。“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意思是克制忿恨,抑止奢欲,改正错误,发扬善行,让学生养成儒雅的习惯,成为有涵养的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语出《汉书·董仲舒传》,意思是仁人君子只讲求道义,不图谋功利。朱熹认为,教育的宗旨只有一个,就是要实行做人教育,而不是将教育视为追求个人功利的手段。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古今历史上真正的教育家都是反对功利主义教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即自己不想要的或不想做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这个原则发展到现代,就是要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的意思。一个人要办什么事,说什么话,首先要换位思考,假如自己站在对方的处境,将会怎么样?这样思考问题,就可能使问题得到比较正确的处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如果自己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预期的成效,遇到了挫折和困难,不应怨天尤人,而是应该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多从自身查找原因。
学规明确了教育的目的,阐明了教学的过程,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义和准则。虽然这些内容在儒家的《论语》《孟子》《礼记》等典籍早已出现,但是把它们汇集在一起用学规的形式予以固定,形成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实属首创。作为朱熹教育思想的代表,《白鹿洞书院学规》具有世界意义和现实意义。当我们用现代的眼光品读这份学规,那些古圣先贤的光芒,会穿越千年时空,照耀当下,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责任编辑:邓 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