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有效问题设计的几点思考
2014-10-13陈正柱
陈正柱
摘 要: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设计有效的问题。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设计问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 问题串
问题解决理论认为: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课堂问答便成为必然。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设计的问题要立“障碍”,有“悬念”,留“空白”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为提问而提问,设计的问题要么面面俱到、坡度太小,没有给学生留下跨越“障碍”的空间,学生无需认真思考即可一蹴而就;要么平铺直叙、毫无悬念,缺少挑战性和启发性。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事实上学生始终停留于活动表面,不能在活动中有效思考,也不利于数学能力的提高,不能发展真正的数学思维。例如,一位教师在讲“雉兔同笼”问题时,提出:“雉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什么?”“雉有几只脚几头?”“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的意思是什么?”这样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难以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是对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漠视。“有疑而问”本是天经地义,但这种浅显的问题,往往问而无疑,学生对答如流,表面上互动得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学生从这些问题中得到了什么呢?这种设问除了在形式上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外,并没什么教学价值。
有“障碍”的问题一般都有一定的悬念,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兴趣盎然。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一课时,学习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一判定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外思考题:小明有一块画板,他想知道它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小明身边只有一个量角器,请问他该如何判断?课后多数学生能积极思考,带着问题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对一些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合理立障碍、设悬疑,且慢“说破”,留有余地,使其在探索、思考问题的体验中提高能力。“说破”的火候掌握在教师手中,取决于学生的需要。所谓“教不越位,学要到位”就是这个道理。
二、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问题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识积极思考,使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恰当,能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适度启发,能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例如一教师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让学生带好长度分别为3cm、4cm、7cm、10cm的小木条,设计以下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1)能拼成几个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什么?(2)哪三根不能拼成三角形?这三根的长度都有什么关系?(3)三根木条符合什么要求才能拼成三角形?教师的层层设问、逐步推进,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忆定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坡度太大,过于复杂,就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无从下手,丧失信心。这方面我有深刻的教训。2011年10月,我在六和区励志中学开了一节市级公开课“有理数小结与思考”。在数学活动2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任意取四个有理数,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加、减、乘、除、乘方运算使计算结果为24。要求:每种运算至少使用一次,每个算式中至少有一个负数,每个数使用的次数不限,看谁写得多,写得快。”由于设计的问题坡度太大,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完成的学生寥寥无几,结果原本活跃的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闷,影响了本节课的教学进度和效果。课后,南京市教研室的专家评课时指出:教师预设的这个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认知发展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已超出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忠告在场的所有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想当然。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
三、巧设“问题串”,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
提出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兴趣由已知向未知过渡,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因遇到问题且需要解决而引起的。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应环环相扣,利用问题串,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
初中生好奇心强,喜欢刨根问底。高明的教师会利用这一心理特征,设计的问题往往循循善诱、层层设疑,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定义”时,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同学们都回答:“这还用问,当然是圆的。”接着问:“为什么要造成圆形?难道不能造成别的形状,比如说三角形、四边形……”同学们就兴奋起来,纷纷说:“不能!这样的轮子无法滚动。”教师接着再问:“那就造成鸭蛋的形状吧!行吗?”学生开始感觉茫然,继而大笑起来:“若是这样,车子会忽高忽低的。”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造成圆形不会忽高忽低呢?”学生又一次活跃起来,纷纷议论,最终得出了答案:“因为原形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处处相等!”这样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圆的定义。这位教师在揭示圆的定义时,根据学生常见的生活实例,预设了四个逐步推进的问题,使学生对圆的本质理解深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便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师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数学教学中设计问题要注意的不只有以上三个方面。比如,应当在何处何时设计问题,如何设计变式问题,设计的问题要合情合理,符合实际,等等,这些都是数学教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卫明.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初探[J].河北教育,2005(12).
[2]林志成.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J].中学教研(数学),2005(5).
[3]贺祖英.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中小学数学,2001(9).
[4]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季素月.中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