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中的“真”“简”“全”问题研究
2014-10-13林宽
林宽
摘 要: 人类社会的相互沟通随着经济的发展愈加密切,人们在交往密切的同时,各种语言之间也加强了联系,这就需要把本民族的语言翻译成对方的语言,以便于沟通,翻译工作由此产生。为了使翻译的文字最大限度地切合原意,翻译研究工作逐渐发展起来,人们在不断争论的同时,逐渐形成大家公认的翻译原则,即“真”、“简”、“全”,也就是翻译者要利用最简洁的语言,全面、真实地再现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的情感和经历。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真实 简易 全面
1.翻译研究中的“真”
1.1直译和意译之争
语言翻译的方法简单来说有两种,即直译法和意译法。这两种方法自产生以来就一直争论不断,其中较著名的争议就是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和瞿秋白先生二人关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在二人的带领下,直译派和意译派的争论至今存在,没有胜负之分,但是谁也不能说服谁。
鲁迅先生认为,翻译作品不能把原文的意思改变,只有忠于原文的翻译才能使读者对原文正确认识,甚至写成文章表达自己的翻译主张,《“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就是其中一篇,鲁迅先生一生都在追求真理,所以他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翻译工作的热衷,最大的目的是使读者感受到原著的情感,他强调:直译原著有两大优点,一是最大限度地翻译原著的精神,一是通过直译形成一定的规模影响意译,甚至取代意译,因为在鲁迅先生看来意译就是没有根据地胡编乱译,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
瞿秋白先生却认为直译法不能把原著的美感充分反映出来,而意译法就可以充分反映原著的美感,如果过于注重忠于原著就会影响读者对原著的审美感受。
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的方法争论焦点是真与美的选择,那么只有找到二者的结合点才能真正促进翻译工作的进步。
1.2“真”与“美”的结合
在人们的观念中,可以简单地将翻译定义为取某个作品中的文本意义,将其放入到另外一种语言中,达到为其他语言人群服务的目的。因此翻译所要寻求的真实即是作者包含在原文文本中的意义,这种“真”存在于作者的文本中,译者不能强加给它其他各种可能性的解释,翻译要再现另一种语言的品格应当在尊重原文真实性的基础上加以美化,让读者感受到美好。在笔者看来翻译研究的“真”与“美”并不矛盾,求真是翻译的低标准,求美是较高标准。
2.翻译研究的“简”
2.1翻译趋简的原因探讨
2.1.1翻译内容和形式的复杂性
翻译的运作程序包括理解、转换、表达等环节,将另一种语言形式用一种新的语言系统进行准确表达需要综合选择各类语言符号并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对它们进行准确的组合、引申或者浓缩表达。翻译的形式和内容是纷繁复杂的,部分外国作品相当深奥,要译介抽象的、具有哲学高度的作品是一项非常艰难的重任,若是不将翻译的语言简化,即使将作品完完全全地翻译出来读者也很难理解,这样复杂的内容和翻译形式要求译者对作品加以简化。
2.1.2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跨语言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多种多样的交流方式,幻灯片、投影仪、手机等便利的沟通方式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各种科学技术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前期翻译中所必需负载的目标信息量,为简译的实行提供了便捷条件。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和交流人员专业性的增强使得交流双方在语言使用的共通性和连续性上得到巩固,为翻译的简化提供可能。
2.1.3翻译人才的不断增加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人们的求知欲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不同于母语的语言形式,就我国而言,通过英语四六考试的人越来越多,各种日语、韩语、法语培训机构也为更多的人掌握外语提供了便利渠道。人们掌握了别国语言之后便能从事简易的翻译活动,从自身的生活方式出发对所读的外国书籍加以解释和翻译,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翻译活动趋向简化。
2.2简译的意义
现代人们接受的信息量愈来愈大,在译介作品中注重简译法的使用,采取严谨的态度对待文化艺术作品的精华部分,将经典作品的精髓很好地传递给现代人,让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信息量,充实自己的大脑。同时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文化水平得到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并了解他国语言,这为人们的交流打下良好外语基础,民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使得翻译活动更趋于平民化,简译法符合人们的交流方式,让人们的社会生活更丰富。
3.翻译研究中的“全”
3.1翻译的全面性与其对立面
总体而言大部分作品在内容上是能够被其他民族、其他地区的人们理解的,即作品的大部分是能够被译介出来,让不同语言文化区域的人们实现对作品的理解。但是还是存在一部分作品中的内容存在“不可译性”,这种源语文本或单位并不能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或单位,强加翻译并不能实现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译者翻译起来困难重重,读者阅读时也感觉十分困惑与茫然。可译性更多地关注语言的共性,它注重让作品翻译更全面、完整;不可译性关注的则是语言的特殊性,由于不可译性的存在,翻译出的作品必定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间并不矛盾,可译性的存在并不以否定可译性为前提,正是由于不可译性的存在才显出可译性的珍贵,翻译界也在努力使不可译性转化为可译性,还原作品完整、全面的面目,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关注语言的不同层面,他们之间构成一种互补关系,共同服务于作品的译介。
3.1.1语言的可译性
人类社会在普遍有着共同的心理和审美取向,尽管语言、地域上会有很大差异,但是在对同一客观世界的本质属性认识的思维活动上有着一致性。基于人类的这种共性,与此相关的语言便具有可译性。以英译汉为例,有些英语的俗语同中国人的语言习惯的内容和基本形式是基本吻合的,在修辞手法、语言色彩上也具有一致性,这样的语言符合两地人们的语言习惯,翻译起来较为容易。例如:To praise to the skies(捧上天去).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To laugh off ones head(笑掉大牙).有些语言形式同期内容有很大差异,这样的作品就不能进行直译,而应结合两地语言文化形式及人们的心理进行一定的转换,例如中文中的“人山人海”译成英文应当是“so many people”,直译成“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就闹笑话了。
3.1.2语言的不可译性
翻译工作虽然有一定的原则可以遵循,但是有的问题不是单单遵循翻译原则就能解决的,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民族的差异,地域的差异,各语言之间也存在不可逾越的差异,也就是在一些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事物上,是不能进行翻译的,这就是语言的不可译性。龙是中国人都能接受的图腾,是一种吉祥的动物,炎黄子孙都自认为是龙的传人,它与我们民族的发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在西方人看来“dragon”,也就是龙仅仅是一种动物,且十分凶恶,人见人怕,那在这样的文化差异下,要把中国的龙的寓意译成西方语言就感觉十分困难。还有中国一些民族流传下来的巫术,有的也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果译成其他民族的语言就让人难于理解了。
3.2将不可译性转化为可译性
要保证翻译作品的全面性就要努力将作品的不可译性转化为可译性,我们可以使用音译法和译文加注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其他地区人们的作品和文化。在汉语中存在很多音译词,例如拷贝(copy)、维他命(vitamin)、逻辑(logic)、幽默(humor)等,部分是音译加意译,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种语言形式。加注是一个比较好的转化方式,在一文下面加上具体地解释,告诉读者这种语言文化形式在所读作品的地区广泛存在让读者对这种语言文化加以深刻理解,从而达到可译性的目的。
4.结语
翻译工作是一项繁琐、艰巨的工作,这就要求翻译者在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笔者论述的“真、简、全”就是对翻译工作的一种技巧的总结,翻译者应该在翻译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以期把各种作品完美地再现给读者。
参考文献:
[1]申连云.翻译研究中的“真”、“善”、“美”[J].中国翻译,2011(03).
[2]杨秋香.关于翻译学几个研究范式的思考[J].林区教学,2009(07).
[3]杜玉生.西方当代伦理学的发展与译学研究——翻译研究中的伦理性问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