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的轻声词语
2014-10-13崔言
崔言
摘 要: 汉语水平考试是考查母语非汉语者汉语能力的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2009年11月我国正式实施新HSK。以新HSK词汇大纲为基础,初步统计大纲一至六级轻声词语数量及其分布,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分析大纲的轻声收录,评议其轻声词语规范情况。
关键词: 新HSK 对外汉语教学 轻声规范
作为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汉语水平考试(HSK)考查母语非汉语者运用汉语的能力。2009年国家汉办研发推广新HSK,其优点之一是新HSK以大纲形式确定了一级至六级的具体词汇量,使考生有计划、分阶段地提高汉语应用能力,也为教材、教学提供依据和确定目标。汉语语音习得中轻声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米青和钱学烈都主张限制普通话中的轻声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缩小轻声词的范围[1][2]。考察新HSK大纲的轻声词语,了解其分布与轻声收录情况,有利于充分利用大纲,有效实施教学。
一、新HSK大纲的轻声词语统计
(一)轻声在大纲中的数量与分布
表1反映了轻声词语的数量及其在大纲各级的分布。
表1 新HSK大纲轻声词语分布
从一级150词到二级300词……从五级2500词到六级5000,词语数量有规律地逐级成倍增长(四级到五级增加了一倍多),轻声词语数量的增长幅度比各级词数小。
新HSK一至三级为汉语入门测试,四级对应于旧HSK的基础级,表1数据表明轻声在初级水平阶段所占比例甚高,一级超过20%,二级接近20%,三级、四级也在10%以上,显示出基础阶段轻声的重要性和教学重任。
(二)从音节角度对大纲轻声的统计
1.单音节轻声词:11个,是不能单独发音的虚词,如结构助词“的”、动态助词“着”、语气词/语气助词“吗”。
2.双音节轻声词语:246个,汉语轻声词语绝大多数是双音节的,新HSK大纲亦然,语法单位有词和短语两种,如“别扭”是词,“接着”是短语。
3.多音节轻声词语:三音节的有27个,如“由不得”、“没关系”;四音节的只有1个“不好意思”。多音节轻声在大纲中接近10%,多为习语或大于词的自由短语,如,巴不得、不客气、打官司、要不然……多音节轻声以整体性的“组块”形式出现,方便学生习得后在交际时直接使用。
二、大纲轻声词语教学角度的分析
轻声读音有的有规律可循,有的则无规律,前者易于习得,后者习得困难很大。以下从教学角度看新HSK大纲轻声词语的读音规则情况。
(一)有规律的轻声
1.带“子”、“头”、“们”、“么”、“巴”、“乎”等后缀的轻声词,词缀轻读,如(限于篇幅各举2例,以下同):①包子、小伙子,“—子”在这类词中数量最多,共54个;②馒头、木头,③我们、你们,④多么、为什么,⑤尾巴,在乎,词表里都只有1个。
2.虚词(助词居多)轻读,词表里有两种,一种是不能单独发音的单音节助词:啊、吧、吗、呢、呀、的、地、得、着、了、过,11个;另一种是“实词+助词/词尾”,如:①别的,仅1个;②A记得、来得及,B怪不得、舍不得,③本着、意味着,④除了、算了。
3.重叠式的称谓名词和动词,后一个音节轻读,大纲有13个称谓名词,如,爸爸、舅舅、姥姥、奶奶、叔叔等;1个叠音名词:娃娃;1个单音节动词重叠的词:谢谢。
4.较有规律的还有“不”和方位词轻读:①“—不—”中的“不”轻读:差不多、来不及、恨不得、巴不得,合计13个词语。②名词后的方位词“边”、“上”轻读:右边、左边、早上、晚上。
以上有规律的轻声,教师教会学生类推,可事半功倍,如虚词“着”→本着、接着、随着、走着、意味着……又如词缀“头”→骨头、罐头、馒头、木头、拳头、舌头、石头、枕头……教师需提醒学生类推时注意例外。带“子”缀的轻声数量较多,在新HSK大纲中约占20%,数量虽多但有规律可循,学习起来并不难。
(二)辨义轻声
辨义轻声指“轻声—非轻声”对应,如“东西—东西”,读轻声时具有区别意义、词性、语法单位或语体色彩等作用的。与非轻声对应的轻声大纲中有12个,轻声音节必须轻读,如果读原调则有可能产生歧义,如:
东西(物件,名词)——东西(方向,短语)
大方(与“小气”相对,形容词)——大方(专家学者,名词)
多少(疑问代词)——多少(名词、副词)
运气(好运,名词、形容词)——运气(把力气贯注到身体某一部位,动词)
大纲虽未列出以上轻声与非轻声的对应,但教师教学时应列出并加以说明,让学生明白根据语义选择辨义轻声的轻读,且必须轻读,否则会引起歧义。大纲里“故事”、“孙子”、“正经”相对的非轻声语义不是现代汉语常用词,则不必特别教学。
(三)不规则的轻声
轻声读音没有规律,不能用类推方法获知是否要读轻声,分为以下两种:
1.在大纲中有以下各组词语,词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含有相同语素,如:别人—本人、出息—利息、打量—较量、客气—喘气、格式—方式、要是—但是、护士—女士、任务—财务、学生—医研究生。短横前,词的末尾音节轻读,短横后的则不轻读,读音没有规律,留学生习得此类轻声困难较大,学习时首先要记忆哪些该读轻声,哪些不读轻声。
2.一些常用的口语词,习惯上第二音节轻读,这类词只有轻读,没有不轻读的读法。轻读是习惯上的,没有规律,需要逐一记忆,无论是留学生还是汉语方言区人习得该类轻声都困难重重,词表要尽可能将之一一列出,给出可供查询读音的依据,故词表中它们的数量较多,约占大纲轻声总量的40%。如:巴结、苍蝇、窗户、打扮、灯笼、豆腐、耳朵、恶心、含糊、姑娘、戒指、逻辑、啰唆、告诉、规矩、合同、困难、朋友、时候、师傅、舒服、挑剔、消息、眼睛、月亮、帐篷、折腾……
有的双音节轻声词大纲没有列,而是直接给出由它们组成的短语,如:打官司、打交道、打招呼、没关系、糖葫芦、行李箱、做生意、不好意思,学短语可避免学生出现组词搭配错误,使他们直接理解和使用。
教不规则轻声要强调记忆,正因其不规则,习得很不易,要先记住它是轻声词,再按照轻声变调发音,教师需对学生提出一一记忆这些轻声词的要求。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轻声习得偏误多数在于轻声词没有轻读,学生通常的困惑在于判定某词是否是轻声,轻声音节不轻读(即读本调)的错误居多,罕有错将非轻声音节轻读的现象,所以,记忆必读的轻声是读准轻声的前提之一。
三、大纲轻声词语规范角度的分析
大纲收录轻声要考虑学习者留学生的特点,轻声词有定、有限,便于教学。
(一)新HSK大纲轻声规范的优点
新HSK及时吸收了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轻声规范成果,调整了《汉语词汇等级大纲》中的轻声,主要有二:一是将《汉语词汇等级大纲》中的某些轻声或可轻声,在新HSK大纲里改为非轻声,如,残疾、活泼、后面、会计、摸索、爽快、太阳、琢磨等;二是可轻声在新HSK大纲里多作非轻声处理,如,打算、道理、黄瓜、客人、吩咐、父亲、夫人、喉咙、胡同、牢骚、看望、味道、位置、意识、知道、嘱咐,等等。可以发现被调整的皆属于没有规律可循的双音节轻声,这恰是学生习得困难最大的一类,调整后轻声的数量减少了,且减少的正是最难习得、又不具有辨义作用的,由此可见新HSK轻声规范,考虑了学习者的特点,是朝着便于留学生习得方向发展的。
新HSK大纲还酌情将规律的例外归入规则中,如“值得”属可轻声,大纲将它改为轻声,使之与“记得”、“觉得”、“免得”、“显得”一致,都读“得”为轻声,教师可向学生点明规律使其易于掌握。
(二)大纲轻声规范待完善之处
1.辨义轻声,轻读与否意义不同,大纲里“地道”、“东西”、“大意”等词作为轻声,是对应于各自的非轻声的,且都是常用词。《汉语词汇等级大纲》处理得较好,收有对应词,如“地方(甲级词,表处所)—地方(乙级词,指基层),建议新HSK大纲也将这些具有辨义作用的词语列作“轻声—非轻声”对应形式,或附说明。
2.规律之内的语法轻声,如词缀、助词等读轻声,这类轻声规律性较强,而大纲在语法里只写了语法点,如一级语法部分在助词列举了结构助词“的”和语气助词“了”、“吗”、“呢”;二级、三级语法均在助词部分介绍了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动态助词,但均未提及它们的读音。建议大纲在语法部分对此可类推的轻声略作说明,并在单个助词上方注读音(不标调)。
3.无规律的轻声。口语常用的无规律轻声属必读轻声,但因其无甚规律,是轻声习得的障碍,留学生作为特殊的学习个体,习得无规律的轻声负担重,自然数量越小越好,即使目的语环境中,汉语母语者也趋于轻声不轻,故建议大纲进一步吸收本体研究的成果,减少这类词的数量。
4.轻声音节标音瑕疵。大纲中个别轻声词的标音,前后不一致。①关系,去声;没关系,轻声,词与短语标音不一致。据《现代汉语词典》,“关系”后字有去声或轻读两种读音,是可轻声;“没关系”尾字读轻声,可将“关系”的注音改为轻声,以保证前后一致。②还是:三级、五级标后字去声,四级、六级却标了轻声。③值得:四级标后字阳平,五级、六级标轻声,同一个词在不同级别,标音不一致,盖校对之遗漏。
(三)对大纲轻声进一步规范之建议
虽然新HSK及时吸收了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成果,但尚存不足之处,对本体研究成果的吸收和应用还不够,大纲中一些可轻声和轻音需进一步排除出轻声词语行列,以便于轻声教学。
1.根据《现代汉语词典》
(1)大纲里有6个词:玻璃、聪明、佩服、葡萄、孝顺、应付,《现代汉语词典》标作可轻声,即轻声音节读轻声或者原调,都没有辨义或辨义兼区别词性/语法单位、标示语体色彩的作用。
(2)大纲里另一轻声词“媳妇”,“妇”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标作去声,“妇”的另一发音是儿化兼轻读,词典中标明此乃方言读音。故大纲中的“媳妇”不是轻声词,“妇”若在语流中轻读,属于节奏轻音。建议大纲将这7个词都改为非轻声。
2.根据学者的研究成果
(1)有些词属于轻音,应依照学界研究将之划出轻声范围。其一,钱学烈[2]、朱宏一[3]都论证了,“—不—”的“不”,与“子”、“头”、“么”等词缀失去原调而轻读的性质完全不同,“不”可恢复读原调,不是轻声而是轻音,其二,名词后的方位词“上”与“—不—”的“不”一样,可恢复读本字调,也属于轻音。按照学者的研究,大纲可减少13个“—不—”、2个“—上”,共15个轻声词语。
(2)有些轻声发展为可轻声或非轻声,应依照调查结果,将之划出轻声词范围。据刁晏斌[4]调查,年轻人口语中轻声不轻现象相当普遍,其一,轻声读本调,如,脾气(去声)、主意(去声)、骨头(阳平)、朋友(上声)、格式(去声),其中“格式”有高达90%以上的受调查者不读轻声;其二,语法轻声词已变化或正在变化为不轻读,如词缀“们”(我们)重读、阳平;其三,名词后的方位词不轻读。按照调查数据,大纲可减少10个轻声词——脾气、主意、骨头、朋友、格式及5个“—们”词: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咱们。共可减少轻音/可轻声32个,约占大纲轻声的11.22%。
语音随着社会变迁而处于动态发展中,轻声呈衰减趋势:数量不断减少,由轻读向不轻读发展。从教学角度出发,对外汉语教学的轻声规范,要减少及至消除与汉语词典所收轻声的分歧,在保持轻声词表相对稳定的同时吸收动态发展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米青.普通话轻声教学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2):58-64.
[2]钱学烈.《谈谈汉语词汇等级大纲》(试行)中的轻声词和儿化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1):30.
[3]朱宏一.论轻声与轻音之区分[J].南开语言学刊,2009(2).
[4]刁晏斌.试论当代口语中的声调混同现象[J].语言文字应用,2010(4).
有的双音节轻声词大纲没有列,而是直接给出由它们组成的短语,如:打官司、打交道、打招呼、没关系、糖葫芦、行李箱、做生意、不好意思,学短语可避免学生出现组词搭配错误,使他们直接理解和使用。
教不规则轻声要强调记忆,正因其不规则,习得很不易,要先记住它是轻声词,再按照轻声变调发音,教师需对学生提出一一记忆这些轻声词的要求。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轻声习得偏误多数在于轻声词没有轻读,学生通常的困惑在于判定某词是否是轻声,轻声音节不轻读(即读本调)的错误居多,罕有错将非轻声音节轻读的现象,所以,记忆必读的轻声是读准轻声的前提之一。
三、大纲轻声词语规范角度的分析
大纲收录轻声要考虑学习者留学生的特点,轻声词有定、有限,便于教学。
(一)新HSK大纲轻声规范的优点
新HSK及时吸收了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轻声规范成果,调整了《汉语词汇等级大纲》中的轻声,主要有二:一是将《汉语词汇等级大纲》中的某些轻声或可轻声,在新HSK大纲里改为非轻声,如,残疾、活泼、后面、会计、摸索、爽快、太阳、琢磨等;二是可轻声在新HSK大纲里多作非轻声处理,如,打算、道理、黄瓜、客人、吩咐、父亲、夫人、喉咙、胡同、牢骚、看望、味道、位置、意识、知道、嘱咐,等等。可以发现被调整的皆属于没有规律可循的双音节轻声,这恰是学生习得困难最大的一类,调整后轻声的数量减少了,且减少的正是最难习得、又不具有辨义作用的,由此可见新HSK轻声规范,考虑了学习者的特点,是朝着便于留学生习得方向发展的。
新HSK大纲还酌情将规律的例外归入规则中,如“值得”属可轻声,大纲将它改为轻声,使之与“记得”、“觉得”、“免得”、“显得”一致,都读“得”为轻声,教师可向学生点明规律使其易于掌握。
(二)大纲轻声规范待完善之处
1.辨义轻声,轻读与否意义不同,大纲里“地道”、“东西”、“大意”等词作为轻声,是对应于各自的非轻声的,且都是常用词。《汉语词汇等级大纲》处理得较好,收有对应词,如“地方(甲级词,表处所)—地方(乙级词,指基层),建议新HSK大纲也将这些具有辨义作用的词语列作“轻声—非轻声”对应形式,或附说明。
2.规律之内的语法轻声,如词缀、助词等读轻声,这类轻声规律性较强,而大纲在语法里只写了语法点,如一级语法部分在助词列举了结构助词“的”和语气助词“了”、“吗”、“呢”;二级、三级语法均在助词部分介绍了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动态助词,但均未提及它们的读音。建议大纲在语法部分对此可类推的轻声略作说明,并在单个助词上方注读音(不标调)。
3.无规律的轻声。口语常用的无规律轻声属必读轻声,但因其无甚规律,是轻声习得的障碍,留学生作为特殊的学习个体,习得无规律的轻声负担重,自然数量越小越好,即使目的语环境中,汉语母语者也趋于轻声不轻,故建议大纲进一步吸收本体研究的成果,减少这类词的数量。
4.轻声音节标音瑕疵。大纲中个别轻声词的标音,前后不一致。①关系,去声;没关系,轻声,词与短语标音不一致。据《现代汉语词典》,“关系”后字有去声或轻读两种读音,是可轻声;“没关系”尾字读轻声,可将“关系”的注音改为轻声,以保证前后一致。②还是:三级、五级标后字去声,四级、六级却标了轻声。③值得:四级标后字阳平,五级、六级标轻声,同一个词在不同级别,标音不一致,盖校对之遗漏。
(三)对大纲轻声进一步规范之建议
虽然新HSK及时吸收了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成果,但尚存不足之处,对本体研究成果的吸收和应用还不够,大纲中一些可轻声和轻音需进一步排除出轻声词语行列,以便于轻声教学。
1.根据《现代汉语词典》
(1)大纲里有6个词:玻璃、聪明、佩服、葡萄、孝顺、应付,《现代汉语词典》标作可轻声,即轻声音节读轻声或者原调,都没有辨义或辨义兼区别词性/语法单位、标示语体色彩的作用。
(2)大纲里另一轻声词“媳妇”,“妇”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标作去声,“妇”的另一发音是儿化兼轻读,词典中标明此乃方言读音。故大纲中的“媳妇”不是轻声词,“妇”若在语流中轻读,属于节奏轻音。建议大纲将这7个词都改为非轻声。
2.根据学者的研究成果
(1)有些词属于轻音,应依照学界研究将之划出轻声范围。其一,钱学烈[2]、朱宏一[3]都论证了,“—不—”的“不”,与“子”、“头”、“么”等词缀失去原调而轻读的性质完全不同,“不”可恢复读原调,不是轻声而是轻音,其二,名词后的方位词“上”与“—不—”的“不”一样,可恢复读本字调,也属于轻音。按照学者的研究,大纲可减少13个“—不—”、2个“—上”,共15个轻声词语。
(2)有些轻声发展为可轻声或非轻声,应依照调查结果,将之划出轻声词范围。据刁晏斌[4]调查,年轻人口语中轻声不轻现象相当普遍,其一,轻声读本调,如,脾气(去声)、主意(去声)、骨头(阳平)、朋友(上声)、格式(去声),其中“格式”有高达90%以上的受调查者不读轻声;其二,语法轻声词已变化或正在变化为不轻读,如词缀“们”(我们)重读、阳平;其三,名词后的方位词不轻读。按照调查数据,大纲可减少10个轻声词——脾气、主意、骨头、朋友、格式及5个“—们”词: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咱们。共可减少轻音/可轻声32个,约占大纲轻声的11.22%。
语音随着社会变迁而处于动态发展中,轻声呈衰减趋势:数量不断减少,由轻读向不轻读发展。从教学角度出发,对外汉语教学的轻声规范,要减少及至消除与汉语词典所收轻声的分歧,在保持轻声词表相对稳定的同时吸收动态发展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米青.普通话轻声教学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2):58-64.
[2]钱学烈.《谈谈汉语词汇等级大纲》(试行)中的轻声词和儿化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1):30.
[3]朱宏一.论轻声与轻音之区分[J].南开语言学刊,2009(2).
[4]刁晏斌.试论当代口语中的声调混同现象[J].语言文字应用,2010(4).
有的双音节轻声词大纲没有列,而是直接给出由它们组成的短语,如:打官司、打交道、打招呼、没关系、糖葫芦、行李箱、做生意、不好意思,学短语可避免学生出现组词搭配错误,使他们直接理解和使用。
教不规则轻声要强调记忆,正因其不规则,习得很不易,要先记住它是轻声词,再按照轻声变调发音,教师需对学生提出一一记忆这些轻声词的要求。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轻声习得偏误多数在于轻声词没有轻读,学生通常的困惑在于判定某词是否是轻声,轻声音节不轻读(即读本调)的错误居多,罕有错将非轻声音节轻读的现象,所以,记忆必读的轻声是读准轻声的前提之一。
三、大纲轻声词语规范角度的分析
大纲收录轻声要考虑学习者留学生的特点,轻声词有定、有限,便于教学。
(一)新HSK大纲轻声规范的优点
新HSK及时吸收了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轻声规范成果,调整了《汉语词汇等级大纲》中的轻声,主要有二:一是将《汉语词汇等级大纲》中的某些轻声或可轻声,在新HSK大纲里改为非轻声,如,残疾、活泼、后面、会计、摸索、爽快、太阳、琢磨等;二是可轻声在新HSK大纲里多作非轻声处理,如,打算、道理、黄瓜、客人、吩咐、父亲、夫人、喉咙、胡同、牢骚、看望、味道、位置、意识、知道、嘱咐,等等。可以发现被调整的皆属于没有规律可循的双音节轻声,这恰是学生习得困难最大的一类,调整后轻声的数量减少了,且减少的正是最难习得、又不具有辨义作用的,由此可见新HSK轻声规范,考虑了学习者的特点,是朝着便于留学生习得方向发展的。
新HSK大纲还酌情将规律的例外归入规则中,如“值得”属可轻声,大纲将它改为轻声,使之与“记得”、“觉得”、“免得”、“显得”一致,都读“得”为轻声,教师可向学生点明规律使其易于掌握。
(二)大纲轻声规范待完善之处
1.辨义轻声,轻读与否意义不同,大纲里“地道”、“东西”、“大意”等词作为轻声,是对应于各自的非轻声的,且都是常用词。《汉语词汇等级大纲》处理得较好,收有对应词,如“地方(甲级词,表处所)—地方(乙级词,指基层),建议新HSK大纲也将这些具有辨义作用的词语列作“轻声—非轻声”对应形式,或附说明。
2.规律之内的语法轻声,如词缀、助词等读轻声,这类轻声规律性较强,而大纲在语法里只写了语法点,如一级语法部分在助词列举了结构助词“的”和语气助词“了”、“吗”、“呢”;二级、三级语法均在助词部分介绍了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动态助词,但均未提及它们的读音。建议大纲在语法部分对此可类推的轻声略作说明,并在单个助词上方注读音(不标调)。
3.无规律的轻声。口语常用的无规律轻声属必读轻声,但因其无甚规律,是轻声习得的障碍,留学生作为特殊的学习个体,习得无规律的轻声负担重,自然数量越小越好,即使目的语环境中,汉语母语者也趋于轻声不轻,故建议大纲进一步吸收本体研究的成果,减少这类词的数量。
4.轻声音节标音瑕疵。大纲中个别轻声词的标音,前后不一致。①关系,去声;没关系,轻声,词与短语标音不一致。据《现代汉语词典》,“关系”后字有去声或轻读两种读音,是可轻声;“没关系”尾字读轻声,可将“关系”的注音改为轻声,以保证前后一致。②还是:三级、五级标后字去声,四级、六级却标了轻声。③值得:四级标后字阳平,五级、六级标轻声,同一个词在不同级别,标音不一致,盖校对之遗漏。
(三)对大纲轻声进一步规范之建议
虽然新HSK及时吸收了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成果,但尚存不足之处,对本体研究成果的吸收和应用还不够,大纲中一些可轻声和轻音需进一步排除出轻声词语行列,以便于轻声教学。
1.根据《现代汉语词典》
(1)大纲里有6个词:玻璃、聪明、佩服、葡萄、孝顺、应付,《现代汉语词典》标作可轻声,即轻声音节读轻声或者原调,都没有辨义或辨义兼区别词性/语法单位、标示语体色彩的作用。
(2)大纲里另一轻声词“媳妇”,“妇”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标作去声,“妇”的另一发音是儿化兼轻读,词典中标明此乃方言读音。故大纲中的“媳妇”不是轻声词,“妇”若在语流中轻读,属于节奏轻音。建议大纲将这7个词都改为非轻声。
2.根据学者的研究成果
(1)有些词属于轻音,应依照学界研究将之划出轻声范围。其一,钱学烈[2]、朱宏一[3]都论证了,“—不—”的“不”,与“子”、“头”、“么”等词缀失去原调而轻读的性质完全不同,“不”可恢复读原调,不是轻声而是轻音,其二,名词后的方位词“上”与“—不—”的“不”一样,可恢复读本字调,也属于轻音。按照学者的研究,大纲可减少13个“—不—”、2个“—上”,共15个轻声词语。
(2)有些轻声发展为可轻声或非轻声,应依照调查结果,将之划出轻声词范围。据刁晏斌[4]调查,年轻人口语中轻声不轻现象相当普遍,其一,轻声读本调,如,脾气(去声)、主意(去声)、骨头(阳平)、朋友(上声)、格式(去声),其中“格式”有高达90%以上的受调查者不读轻声;其二,语法轻声词已变化或正在变化为不轻读,如词缀“们”(我们)重读、阳平;其三,名词后的方位词不轻读。按照调查数据,大纲可减少10个轻声词——脾气、主意、骨头、朋友、格式及5个“—们”词: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咱们。共可减少轻音/可轻声32个,约占大纲轻声的11.22%。
语音随着社会变迁而处于动态发展中,轻声呈衰减趋势:数量不断减少,由轻读向不轻读发展。从教学角度出发,对外汉语教学的轻声规范,要减少及至消除与汉语词典所收轻声的分歧,在保持轻声词表相对稳定的同时吸收动态发展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米青.普通话轻声教学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2):58-64.
[2]钱学烈.《谈谈汉语词汇等级大纲》(试行)中的轻声词和儿化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1):30.
[3]朱宏一.论轻声与轻音之区分[J].南开语言学刊,2009(2).
[4]刁晏斌.试论当代口语中的声调混同现象[J].语言文字应用,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