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人文学科课堂教学的诗性智慧

2014-10-13仲浩群

考试周刊 2014年69期
关键词:人文学科高校课堂教学

仲浩群

摘 要: 教育的诗性智慧既体现在教师对待教育的热情和激情上,又体现在教师充满生命激情和活力的课堂教学上。在人文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营造诗性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诗性课堂氛围中获得快乐,也让学生在诗性课堂氛围中学会思考天地人生,并能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锋。在诗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情境创设法营造有趣的思维意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 高校 人文学科 课堂教学 诗性智慧

高校人文学科诗性教育是富有诗意的创造性教育活动,诗性教育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并通过人文学科的诗意化内含启迪学生智慧。诗性教育能触动学生心灵,能激发学生想象,鼓舞学生热情,让学生在其乐融融的诗性教学氛围中学有所得。

一、诗性智慧与诗性教育

在意大利美学家维柯所著的《新科学》一书中,维柯谈到了诗性智慧。在维柯看来,诗性智慧是人类社会早期阶段的共同特征,人类社会的起源是感性的,也是热情的,并且包含了原始的毅力和活力。诗性智慧是基于情感和想象的,以超越世俗功利为目的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其主要特征是强烈的感觉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人文学科诗性教学过程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教育的诗性智慧既体现在教师对待教育的热情和激情上,又体现在教师充满生命激情和活力的课堂教学上。诗性课堂教学是教师灵性与诗性智慧的自然外化,教师应当具有诗性文化素养,并让这种修养转化成一种诗性气质,拥有一种诗性魅力,能把握诗性教学过程中抒发激情的最佳时机,让诗性教学活动焕发活力。

诗性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着力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优良品质。诗性教学强调要利用学生的诗性智慧特质,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让学生养成创造性思考的习惯。教师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精神需要,依据诗性教学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能力的提升与智慧的开发。

在人文学科诗性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具有赤诚的爱心,能够尊重学生天性,也能呵护学生的灵性。教师关注学生发展,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绪,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思考与感悟,从而让诗性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

二、诗性课堂教学

在人文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营造诗性课堂氛围。课堂是诗性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诗性教育活动的重要空间,诗性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要让学生在诗性课堂氛围中获得快乐,也让学生在诗性课堂氛围中学会思考天地人生,并能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锋。

诗性课堂教学遵循诗性教育规律,使课堂成为富含诗性智慧的理想场所。诗性课堂教学,意味着师生敞开心灵,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在诗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能够有效互动。教师爱讲,学生爱听,遇到精彩之处,大家能共同体验,共同思考,共同感受,共同启发。教师通过充满诗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一种令人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兴致勃勃,身心欢畅,如此一来,就能激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诗性教育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及诗性智慧能力的提高,注重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索未知的动力,这一切决定了学生身上带有浓郁的诗性色彩。诗性教育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及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人文素质的关键是人的感情和情感,营造诗性教学氛围有时需要创设情境,以教师的诗情拨动学生心弦,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教师要善于创设与诗性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带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主动进入与教师的同向思维,从而达到绝佳的讲课效果。教师可以根据诗性教学内容设置有趣的情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采用生机勃勃的诗性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如同身临其境。在这样真实的情景中进行训练,既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活跃诗性课堂教学气氛。

具有深厚诗性智慧功底的教师讲课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教师要调动自己的情绪,讲课充满激情,并且蕴含人生大智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并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和责备,从而使学生对诗性教学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么做有利于教师加强对诗性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控,师生在诗性课堂教学上不仅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生命激情和活力,而且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和思维上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悟性的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看重悟性的提升,培养人的悟性是诗性教学的内化功能。教师在诗性教学过程中,要有想方设法启迪学生的悟性。悟性系多层次多角度的跳跃与发散的思维过程,悟性的提升使得学生能在跳跃与发散的思维过程中把握事物本质。在从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中,悟性激发学生诗性智慧能力的快速生成。在学生成才过程中,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悟性,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将诗性教学内容阐述得深入浅出,既有趣味性,又有深刻内含。

在诗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情境创设法营造有趣的思维意境激发学生想象力,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中,使文本的诗性智慧和教学过程的诗性智慧完美结合。教师在设计讲课时应当关注该如何进入精彩的语境,还要设计好如何深入到自己所希望营造的语境和场景中,并能完整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好的视角会带来好的观点,而好的切入点能在很短时间内激发学生兴趣,适度采用设问、反问、连续追问等手法,可直击学生心灵,达到激起兴趣、引发思考、引起共鸣的效果。在诗性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设计诗性教学过程,让学生展开想象,拓展诗性智慧空间,将弥漫在人文学科中的优秀文化精华化为一片诗情,浸润于学生的心灵。

诗性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诗性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健全人的心智为目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着眼于滋养学生心灵,培养学生能力,并且重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教师的诗性智慧修养表现为对学生的一片爱心,有了爱心,就能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感情。诗性教育要求教师不仅以诚挚、热情、温和的态度对待学生,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还应抱着尊重、信任、欣赏的姿态做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的知音,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并能以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而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以诗性智慧丰富高校诗性教育的精神内涵,能在高校教育活动中营造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诗性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丁步洲.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3]王坚.导演式课堂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曾文婕.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刘焕阳.高校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人文学科高校课堂教学
“人文价值再思考与中国的人文学科体系构建研究”专题研讨会
别再这样为人文学科辩护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人文学科文化及其影响大学生发展能力的基本理路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