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提高长文阅读质量
2014-10-13肖玲
肖玲
内容摘要:充分发掘课文的新颖和独到之处,攻其一点,以点带面,把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他们,放手让他们去思考和感悟。本文旨在探讨运用以点带面提高学生对于长文阅读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以点带面 美点 重点 疑点 阅读质量
余秋雨在高雄中山大学演讲《谈读书》中说道:“尽早把阅读当作一件人生大事。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能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可是我们学生的阅读现状堪忧,究其原因首先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功利化。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考试的“指挥棒”使得很多老师把阅读和语段训练划了等号,常常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若干训练内容,学生必然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对待阅读,就使得读书本应具有的启迪心灵、感悟人生、陶冶情操、获得美感的特点荡然无存。其次是课堂教学的程式化。阅读是扩展我们视野,贯穿我们生命始终的一项活动。而我们目前的语文课堂的大致程序是:介绍作者、背景,划分段落层次,总结中心思想,领会写作特色。这种教学环节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为它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弦。最后是学生解读的肤浅化。当前的语文教学虽然较之于以前的模式化教学有所改观,但一些教师的精细化讲析仍占去了大半课堂时间,很多时候学生并没有充分的时间独立走近文本,这也就剥夺了他们的个人话语权。学生的讨论又往往流于泛泛,且往往只局限于部分思考比较活跃的同学,这就使不少学生很淡漠地对待语文阅读。改变现状,让学生学会阅读,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长文,且在教材中所占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逐年升高。这些“长文”,文字较多、内容丰富、信息繁冗,客观上导致了教师怕教、学生厌学的现象。语文课堂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感悟和思考空间,教师应该多方式、多途径,创设多种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重要一点是老师不能对每篇课文平均用力,也不能每篇文章都作面面俱到地进行引导和分析。应有选择、有侧重点的进行教学。充分发掘课文的新颖和独到之处,攻其一点,以点带面,把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他们,放手让他们去思考和感悟!教学实效就是体现在对教学过程中所涉猎的重点与难点知识的解决和突破上,一节课应该有一得,而且是深刻的一得即可,否则100%的课堂内容只能吸收20%,那不如深刻地得到20%的内容就很好了。课堂教学内容过大,一则让学生无法全部消化,二则老师突破重点难点也不彻底,不深刻,最终也导致课堂虚而不实,向45分钟要质量就容易成为一句空话,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难以得到真正落实。
提高长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取其一点”。取什么,又怎么取呢?
(1)美点。七年级上册的《再塑生命的人》作为这个单元的重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我在选点时就抓住课文末段中的一个句子: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让学生反复品读,体会句子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欢欣鼓舞,那种重生的喜悦。然后,以点带面,学生阅读全文,总结归纳,完成填空练习:( )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 )。学生就写出了很多句子,如:老师的手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温暖如春,文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光明灿烂,水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奇妙无比,井房的经历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生机盎然……通过这个联系,学生不仅掌握了文章内容,也学会了概况、总结、提升,也学会了优美的表达思想,在单元的的作文中,有同学用到了这个句式,使作文增色很多。抓住这些麦点,特别是具有语文性和“语文价值”句子,阅读就走进了学生的心里,唤起了学生心灵的美好精灵,这些精灵使整个世界在他们眼中变得无限美好。
(2)重点。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名篇,文章表现主题的切入点,是巧妙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冲突,把沦陷区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最后一课”中来表现。在表现手法上更是独具匠心,把这些内容都通过一个天真、幼稚的小学生小弗朗士的见闻、感受来表达。对这种选材角度和表现手法,初一学生很难领悟,巧妙运用心理和语言描写,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主题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于是这篇文章就可可以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教学:联系上下文,想想韩麦尔先生的两段话使小弗朗士的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就会发现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时的开场白,幼稚、贪玩、不爱学习的小弗朗士一下意识到这是学习法语的最后机会,突然紧张起来,决定要好好上这难忘的最后一课了。他想认真学习,然而由于之前的基础没有打好,老师提问他答不出来,老师是一番教导,使他心里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白了学习语言是爱国、爱家乡的表现,原来“亡了国做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他心里的爱国激情被唤醒了。那么,在我们实现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学习我们的母语?将情感教育延伸、拓展到身边来,唤起我们学生的爱国激情。一个问题,将内容的掌握和写作技巧都囊括了,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3)疑点。《丑小鸭》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距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可是,人们依然对这个作品爱不释手。丑小鸭那种不屈不折的精神,影响着我们每一代人,给予了人们太多的人生感悟。文中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和前程,他仍然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的理想。出世以后,他就被人看不起,哥哥、姐姐咬,公鸡啄,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可怜的丑小鸭,只能离家出走,但仍然摆脱不了小鸟讥笑、猎狗追赶的厄运。尽管遭遇如此凄凉,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对美丽的深情向往。谁能想到,原来他不是丑小鸭,竟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折射了许多人生道理。例如,对人性的尊重,对挫折的抗争,对美好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相信能给学生一个丰富想象的空间。
面对熟悉的故事,怎么激发学生的思维呢?时代在发展,面对今天的生活,我们应该怎样解读“丑小鸭”?“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同学们提出质疑:“丑小鸭”如果不努力也会变成白天鹅,“丑小鸭”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经过大家明辨,最后统一了思想:“丑小鸭”如果不努力,会有很多种结局,而是因为“丑小鸭”向往美,追求美,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他所追求的理想。安徒生也是一样,他终于成了一个伟大的童话艺术家,创作出了那么多充满了爱和鼓舞人们向真、善、美追求的美丽的故事,给人们带来快乐、希望和幸福。胸怀大志,不懈追求,谦虚谨慎,正就是丑小鸭——安徒生的本色。
在多数情况下,语文核心价值等同于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即“教学点”)。在阅读教学中选准切入点,就找到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苗,阅读的火花就会时时闪现,智慧之光就会随之而来。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身为煅铸工程师的语文老师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广东省侨中英才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