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目力”
2014-10-13张克中
张克中
意大利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前言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开始但没有结束的故事构成的世界里。”我理解,卡尔维诺在用这句话表达一部经典作品诞生后极强的可塑性,如果把这句话放在阅读教学中,即意味着经典文学文本的阅读审美有无限的可能性。就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而言,学生要实现经典文学文本的可能性审美,必须依靠语文教师的“目力”。
文学文本的阅读教学要不要个性的审美?这似乎是一个无须回答的问题。体现国家意志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表述,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而经典文学文本的丰富性与阅读个体的事实存在,也决定了个性审美发生的必然。就阅读教学本身来说,有两个理想的向度,一是引领阅读者借助作品进入作家的个人世界并觅得其精神立场;二是引领阅读者让作品进入阅读者自己的精神领域并与作品发生互塑。第一个教学向度让阅读者发现作家,第二个教学向度让阅读者发现自己,这是经典文学文本阅读教学的价值所在。然而在当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这是一个奢望。我们的阅读教学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指向第一个向度,而且远不能达到让学生进入作家的个人世界并真正觅得其精神立场的地步,文本阅读教学的肤浅化和随意性到处可见,难以让人满意。语文教师的“目力”需要专业进修。
造成语文教师“目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意识缺乏,专业责任感不强,专业提升动力不足;二是受制于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的现实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关于前者,语文教师应该理解,教师是一种专业,同医生、律师一样,教师应该有优秀的专业水平,这是一种专业责任与专业要求。现在,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语文教师也迫切需要寻求一种身份认同,思考语文学科教学的责任与使命,确定自己应有的专业追求和专业品格。关于后者,我能深刻理解包括语文教师在内的所有从业者的困顿与尴尬。然而基础教育的现实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许多问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得到解决,我们眼下只能“戴着镣铐”做一个专业者该做的事情,用我们的专业努力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专业生存空间。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说,确立专业信念、提升专业能力是相当急迫的任务。
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目力”?途径可能有很多,但我主张进行专业阅读和专业研究。语文教师的专业阅读应该包括专业理论阅读和普通文本阅读,单就理论阅读就有课程理论、教学理论、文学批评理论等理论文本的阅读,至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文本阅读,范围就更加广泛,语文教师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专业研究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应基于专业实践过程中真实发生的问题,只有当我们的问题研究都是具体和实际发生的时候,才能确保我们的研究是专业的而非空泛的。如果我们拥有了足够的专业发展水平,对文学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就不会再是一个梦想,你是从新批评理论的视角细读文本还是从互文对话理论的角度切入文本分析,届时自会有自己恰切的选择。
当然,其实在语文教师的“目力”这一话题背后,还有对教师专业生活的追问,有待广大教师同行深入思考、践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