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去“女巫镇”
2014-10-12刘宽编辑赵立摄影刘宽
文|刘宽 编辑|赵立 摄影|刘宽
万圣节去“女巫镇”
文|刘宽 编辑|赵立 摄影|刘宽
她不愿意为别人做决定,认为占卜只能呈现“命运地图”。
“人间和灵界距离最近之夜”,乐手们奏起古老神秘的音乐,烟雾缭绕中,“世界上最有名的巫师”克里斯丁·德(Christine Day)走向人群,让每个人说出所思念的亡者的名字——亲人、爱人、诗人或者电影明星。这是万圣节傍晚,小镇塞勒姆(Salem)的中心广场,人们像在原始部落里那样围成一个圈。
在古凯尔特人的信仰里,10月的最后一天意味着夏终冬始,万物衰败,鬼魂游离,重返人间。人们为了避免灾祸而装扮自己,于是有了今天的万圣节化装舞会。而在塞勒姆的巫师们眼里,这是与鬼魂相通的最好时机。他们相信鬼魂对人类的保护力量,就如同他们相信:死亡不是终结,而是通向另外一个世界的门;黑色不代表黑暗,而是最大程度地吸收光明。
这个位于波士顿北部的海港小镇聚居着大批巫师,但没人能说清具体的数字,因为除了像克里斯丁那样公开的“全职”巫师以外,还有很多不公开的,他们也许白天做着白领,晚上却在练习巫术。塞勒姆有自己的“官方女巫”,连警察的警牌上都画着女巫标志——在这里,你的隔壁可能就住着一位巫师,你的同事也许就可以为你算命,你要很严肃地谈论魔法。
在我去往塞勒姆的前夜,一位天主教徒朋友神情紧张地前来劝阻,他认为塞勒姆聚集着邪恶的灵魂。无论传说如何,历史上塞勒姆的确曾血迹斑斑。1692年,当地一名牧师的女儿得了一种怪病,她尖叫、抽搐、乱扔东西。随后她身边的7个女孩相继出现了这一症状,恐慌笼罩了整个小镇。从现代医学角度解释,这类症状的病因是一种寄生于黑麦的真菌“麦角菌”,但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巫术所为。他们坚信魔鬼撒旦还存在于地球上,认为巫师跟邪灵相关。女巫们被严刑逼供,塞勒姆和波士顿的监狱里人满为患,而这些“巫术嫌疑犯”不过是普通的农民或商人。第二年,在舆论压力之下,审判终止,但已有19人被处以绞刑,1人被石头堆压死。
昔日的腥风血雨却阴差阳错地铸就了塞勒姆今日的繁荣,使它成为世界第一的万圣节胜地。市中心一条街的魔法商店里,常年售卖魔法扫帚、塔罗牌、草药、施咒套装、首饰等一切与巫术有关的物品。走在路上,很容易就能找到女巫占卜,但见名女巫需要提前预约。在著名的女巫博物馆,讲述“女巫案”的展厅一次可容纳50多人,但门外还是排着长队。“你相信女巫吗?”黑暗的屋子里,不知哪里传来的声音让观众一下子安静下来。“女巫案”被演绎成关于“宽容”与“平等”的故事,“就跟我们今日对同性恋的接纳和平等对待一样,这就是塞勒姆的故事向人们传递的价值”,博物馆负责人史黛西·特尔尼(Stacy Tilney)强调着女巫的意义。
制作魔杖、女巫故事会、参观鬼屋、女巫案纪念碑、女巫案审判楼、鬼屋城市漫游……笼罩着神秘和些许恐怖气氛的活动持续整个10月。尤其到了万圣节这天,1万多名游客来到这个常居人口只有4万多的小镇。澳大利亚的马瑞夫妇特地来塞勒姆庆祝结婚25周年,他们的装束来自《冰与火之歌》。一起做疯狂的事情是他们保持婚姻如热恋的秘诀。中国留学生邓茹心和她的同学们从淘宝订购了格格、僵尸大臣和太监的装扮,美国人虽然不懂,但是觉得新奇,争着与他们合影。
在运输业、制造业衰落之后,旅游业已成为塞勒姆的支柱产业,每年为小镇创造1亿美金的收益、超过700个就业岗位。带领游人“鬼魂漫游”的迈克·维克塔(Michael Vitka),仅以讲解维生。戏剧专业毕业的他戴着高顶帽,没有残疾也拄着拐杖,黑夜里戴着墨镜。他坚称自己感受得到鬼魂,用录音器录下来,能听到鬼魂说话。不带游人的时候,他就在塞勒姆城里调查鬼魂的踪迹。他认为吸血鬼不是鬼,但是确实有喝人血的人类。有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被吓哭了,还有当地居民怀疑自己的房子闹鬼找他去调查。
“所有的导游都是有证书的。他们必须通过基本的关于塞勒姆历史的测试,但是他们讲解的其他内容我们就不管了”,塞勒姆市政厅负责旅游管理的凯特·福克斯(Kate Fox)告诉我。今年夏天,她无意中发现自己父母双方的祖先都曾卷入“女巫案”,母亲的祖先曾被审判,父亲的祖先曾是审判女巫的法官。
在岗36年的警官康奈德·普若斯基(Conrad Proznewski)回忆,在以“女巫镇”出名之前,塞勒姆几乎是一座空城。从1998年起,当地警察局每到万圣节就需要增加外援了。警察会装扮成吸血鬼、巫师加入人群,他们要确保那些装扮成警察的游客手上拿的不是真枪,扮成武士的拿的不是真刀。“可能大家都喜欢那种刺激、恐惧,但是最终发现自己还很安全的感觉”,康奈德谈起人们喜欢万圣节来塞勒姆的原因。部分天主教保守人士每年都会来塞勒姆抗议“邪教”,康奈德也要维护他们表达意愿的权利。在执勤时,他笑着拍下一个宗教人士对一个扮成恶魔的人认真施法,“恶魔”假装降服的照片。
“我早就施了咒语,要在今年万圣节之前找到一个中国人,帮助我捐款去保护中国的动物,你就来了。”女巫罗瑞莱·斯坦索普罗斯(Laurie Stathopoulos)将我迎进她的占卜室。先看掌纹,再用大张的塔罗牌占卜。她会要求你闭着眼睛与她一同念咒语,末了随意问3个问题。从过去到未来,亲人到恋人,事业到健康,罗瑞莱娓娓道来:“我可以看见你云游四方”、“你终生不会寂寞”、“你6个月之内一定会见到你母亲”……离开前,她用各种石头加草药配了一个锦囊,施咒,然后嘱咐我要保管好。
占卜过程中,罗瑞莱收养的3只狗就趴在她身边。她承认会观察被占卜者的细节,比如右肩低的人很可能是护士,肩膀肌肉紧张的人很可能是摄影工作者。也许她的占卜并不全部准确,但她反复提到自己保护动物的决心却显而易见。占卜结束她拒绝收费,还从钱箱里抓了80美元嘱咐我帮她捐给中国的动物保护协会。
与罗瑞莱不同,女巫莉安·玛尔玛(Leanne Marrama)称自己的占卜都有理论依据。她成为女巫已经20年,但直到10年前她还在金融机构做秘书。后来她在家带孩子,开始给别人占卜,最后辞职成为全职女巫。她喜欢巫术是因为其背后各种文化的融合,“你看我也会用红色作为保护色,这是跟中国学的,这是有道理的,因为红色是我们血液的颜色。”意大利裔的莉安认为不同文化里都有自己的女巫。“我付出了努力,学了这些知识,才成为一个女巫,不是天生的。”她不愿意为别人做决定,认为占卜只能呈现“命运地图”。
塞勒姆如今最活跃的巫师是克里斯丁,他也是巫师中最成功的商人。如今他拥有两个最大的魔法商店,出版了一本书,是女巫晚会和“死亡节”的组织者。很多不参与商业的巫师认为他太过商业化,断绝了与他的往来。去年10月,他的代步两轮车突然轮子脱落,他认为是有巫师因为嫉妒他而施了咒。
44岁的克里斯丁直到三十出头才成为全职巫师,在此之前他的工作是市场营销。“如果你只是想赚钱,你不会在这个地方待下去,”罗莱·卡博特(Lauren Cabot)非常认可自己的门徒克里斯丁,“你要高调,才能去影响别人。”81岁的罗莱是塞勒姆唯一授权的“官方女巫”,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女巫。1971年,脱衣舞女郎、单身母亲罗莱来到塞勒姆开始新生活,开了塞勒姆第一家女巫店,专卖女巫纪念品。有人说她是因为发现自己穿着女巫服装卖东西时生意兴隆,所以才决定成为一名女巫,但她坚称自己少女时期就开始对巫术有兴趣。无论如何,她复活了塞勒姆的女巫文化,开创了塞勒姆如今繁盛的旅游业。
并不是所有当地人都完全认可女巫文化的兴盛。作为塞勒姆的终生居民,警官康奈德说:“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样的游乐园式的狂欢感不够严肃。”当女巫店里门庭若市,处于同一条街的迪美博物馆却相对冷清。康奈德认为这个博物馆里面的“才是真东西”,才是真正的塞勒姆历史。
成立于1799年的迪美博物馆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第一件藏品来自中国广州,如今与中国有关的藏品已达4万件——1620年9月6日,著名的“五月花号”搭载着清教徒来到马萨诸塞州,1626年建成塞勒姆,作为对外贸易,尤其是与中国进行贸易的重要港口。“大土耳其号”商船从此处驶向广州,运回中国的瓷器和茶叶。在与中国贸易的支撑下,到1790年,塞勒姆已成为当时全美第六大城市。
2003年,博物馆斥巨资买下1800年建于徽州黄村的荫馀堂,请中国工人将其一砖一瓦地平移过来,连房间里的贴纸以及锅碗瓢盆都保持原样。
每年都有很多收养了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来到塞勒姆。美国父母除了给他们的小孩买一根哈利·波特式的魔杖以外,更重要的,是带他们来博物馆看中国的房子和瓷器,让他们在那些也许中国本土的孩子都永远看不到的中国艺术里,寻找自己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