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电视台的新闻编排模式
2014-10-11付丹宇
付丹宇
【摘 要】编排模式决定了新闻自身价值的发挥程度。探究编排模式在电视教育新闻中的应用与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节目的整体质量,更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新闻本身所蕴含的价值,最大程度发挥电视播出的效果,从而能更好地应对电视收视分众化趋势。
【关键词】教育电视 电视新闻 编排模式 传播效果
随着媒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频道专业化、受众细分化已经成为电视媒体争夺受众的利器和法宝。在此背景下,教育电视台、教育频道也加入到了与其他强势媒体争夺受众的行列。由于此类电视播出机构一般由当地教育部门主管,相对来讲,资金、人才和规模远不如省级卫视。因此,探究教育电视新闻的编排模式对挖掘教育电视新闻的自身价值,扩大教育电视播出机构的影响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编排模式依据每条新闻价值的大小顺序排列,虽然突出了头条新闻的重大性,但却割裂了整档新闻节目的完整性,机械、教条式的编排模式牺牲了节目的整体播出效能,不利于受众对教育电视新闻自身价值的解读。鉴于教育电视新闻在传播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同时具有自身独特的教育功能,因此本文重点提出了同类紧凑法、对比衬托法、节奏协调法、“画龙点睛”法四种教育新闻的编排模式。
一、同类新闻传播效果最优化的同类紧凑法
同类紧凑法是指将一组内容相同、传播目的一致或者比较接近的两条、两条以上的短消息编排在一起,形成一个节目编排小组,实现同类新闻的集中播发,最终实现“1+1>2”的效果。教育类新闻的性质决定其节目必须反映地区教改成就,传递多彩充实的校园文化,展现当代青少年学生的良好风貌。传统编排模式的板块化、模块化方式极易造成节目内容的形式单调、结构死板、内容枯燥等弊端,而同类紧凑法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这种情况。同类紧凑法一般选取内容相似或者相关联的新闻,其编排模式实现了新闻之间的组合,给电视观众以新闻起伏之感,更好地培养并增强了观众的收视乐趣与兴趣。
以郑州教育电视台为例。该地方教育频道的《新闻十分钟》栏目在2010年进行了改版,全新的节目形态以“关注教育热点、当好教育喉舌、宣传教育成果、树立教育形象”为栏目宗旨,在编排内容上“专业、全面、详尽、及时报道省会郑州以及国内、国外最新的教育动态”,最终实现“全方位、大视角深入剖析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全新改版的《新闻十分钟》摒弃了传统的板块化编排方式,将相似新闻统一编播,实现了同类新闻播出效果的最优化。
二、异类新闻价值最大化的对比衬托法
对比衬托法是指“将一组内容相反或者相对的新闻编排在一起,使观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对新闻所报道的行为、道德做出个人的判断,达到相互对比衬托的作用。”这类编排方式减少了编导隐植于新闻本身价值的人为因素,将对新闻价值的评判权交还给了受众,由受众直接解读新闻价值。此编排方式在充分考虑观众的理解和接受度的同时,重在强调新闻内容的对立性,便于电视受众理解新闻本身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教育电视频道的社会教育功能决定了所播新闻的特殊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异类新闻的选取和出现。但是适度的对比衬托编排技巧能够改进新闻的传统编排弊端,带来节目的创新和发展,从而为当前教育新闻收视率整体不理想带来改观。
中国教育电视台自1986年10月1日正式开播至今,作为全国最大的公益教育平台,肩负着宣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国民教育文化素质的使命。《中国教育报道》2010年全新改版后增加了对中国教育新闻的报道,在选材和报道形式等方面均作了较大改动,而就编排模式来讲一改传统板块化的报道模式,适时采用了对比衬托的架构方式,适量、适度、适中的报道了一些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反面事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受众对我国教育改革面临诸多问题的思考,收到了较好的播出效果。
三、新闻事实效果均衡化的节奏协调法
节奏协调法是根据新闻有快慢、长短、喜忧之分而提出的。编排新闻稿件时,编辑要根据新闻的自身价值、自身情感合理确定新闻的编排顺序及时长。新闻自身的性质决定了编排节奏的把握。重大教育会议和重要政策性新闻,要合理的确定新闻时长。既要保证新闻内容的详实,又要避免观众厌恶反感。一般时政性教育新闻、校园新闻,应当选择快节奏的编排方式,扩大一定时间内的新闻量,满足观众的新闻需求度。节奏协调法的编排方式需要在新闻事实间寻求整体上的效果均衡。节奏要渐进过渡,转换流畅,节目处理上应尽量避免节奏的仓促过渡。
郑州教育电视台在2010年4月17日的《一周新闻综述》节目中,头条新闻是某留学机构的校园推介会,时长接近5分钟。对于这样一则新闻,新闻中对该留学机构以及服务内容做了详细的介绍,明显不合时宜。从新闻节奏角度来讲,对于一般服务性新闻采用慢节奏的编排方式忽视了受众的接受习惯,挑战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使其失去了收看的耐心和兴趣,播出效果并不理想。
四、头条新闻引领高效的细节渲染法
“画龙点睛”细节渲染法是指在新闻节目的编排过程中,选择那些具有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热点或典型事件作为节目的头条新闻,以此来展开整档节目。热点和典型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眼球,符合受众的观赏兴趣,利于培养受众对电视节目信任度和依赖感。头条选择得当,不但给整个节目带来活力,同时还能大幅提升栏目品牌影响力。教育电视台的新闻应着力在头条上吸引电视观众。
细节渲染是针对节目的质量来讲的,无论是字幕的制作,还是形象的动画演示都是每一个新闻编辑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节目做到精益求精才能使观众感受到电视播出机构的严谨和认真。此外,细节渲染还需要格外注意新闻报道的内容和角度,一线记者不仅要采集受众普遍关注的客观事实,还要有独特的报道角度和眼光,能最大程度地对新闻事件做全方位的解读和立体化的阐释。
结语
本文探究的四种教育新闻编排模式是当今电视节目制作中较为常见的方式。它们规避了传统模式中编排的板块、模式和教条化,使新闻节目播出时具有了起伏变化,大大增强了其播出效果、收视效果和传播效果。新闻节目的编排不应只是孤立、单一的模式选择,而应是各种模式的运用、糅合。只有根据题材合理选取和融合,新闻价值才能得以最优化,才能使得教育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①王哲平:《中国教育电视:历史、现状与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②段汴霞:《电视画面编辑教程》[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③石长顺:《电视栏目解析》[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④李谦、范珞,《受众的细分对媒体定位的作用》[J].《学术交流》,2003(4)
⑤张海燕、何爱东,《细节:纪录片的魅力所在》[J].《青年记者》,2012(20)
⑥王克:《网络时代国内教育电视台定位及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作者: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