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活动教学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014-10-11金骏
金骏
活动教学法是后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受此影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普遍采用活动化教学模式,但是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这一理念并未得到有效地贯彻。活动教学法要求以综合多元理论为宗旨,以“活动”(activity)为教学中心,活动的开展要逐步进行,同时要把纯语言活动、准交际活动和交际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活动教学法是一个有机系统概念。
一、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活动教学法大致兴起于本世纪初,主要通过教师有效地收集学生学情,进而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和创新。这种教学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情感认知、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因而在多学科得到了很好应用。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个学科的交叉渗透,数学学科成为了多学科交叉的汇聚点。这给了数学教学更广阔的发展余地,相信运用活动教学来进行高中教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范式。
高中数学采用活动教学法具有巨大的学科优势。首先,活动化教学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该教学法形式多种、活泼,内涵丰富,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次,活动化教学能够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展现。活动化教学要求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探究和操作,因而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进入多样的活动教学中。第三,活动化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活动教学法采用小组活动、自由讨论等多种形式,能够调动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相互进步的交流机制,同时又能刺激学生个性的形成,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数学活动化教学是活动化教学的理论根源。活动教学法一般分为直观教学和活动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是通过展示幻灯片、卡片、简笔画、挂图、实物、录像等让学生产生直观感受的一种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则把机械的、抽象的思维训练置换成为有趣的游戏活动,这可以大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两种教学的诞生都受益于数学教学的启发,一般来说,活动化教学要求依据从抽象到具体的教学原则,借助多媒体、团体讨论、实物模型等等手段来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和操作能力。因此,该教学法可以为现代化教学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数学教学是一门抽象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因此强调培养学生理论的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任务。如果数学课堂没有活动化思维的注入,这就相当于把学生限定在一个封闭的学习环境中,想要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运用直观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的。
1。直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课堂运用直观教学法的方式很多,而且能够取得直接的成效。直观教学法可以分为模像直观、语言直观和综合直观。模像直观要求以对实物的直观感受为前提,一般都要展示卡片、简笔画、挂图、实物、录像等等,目的在于让学生产生视觉上的直观。还有一种直观就是语言直观,这种方法通过录音、角色表演等形式,目的在于让学生产生听觉上的直观。现代技术的发展,比如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得很多高中数学可以多渠道、多视角的进行综合性的直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可以采用视频动态化教学。瑞士一位教育家指出,为了数学直观教学法产生动态的、活化的效果,不能只使用静止的意象,可以利用电影在视角上的连续性让学生观察运动中的图形。运动中的图形不断的分解和重组,可以让学生直观上理解毕达哥拉斯公理。
举例来说,苏教版A版数学必修中有关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进行分析。该节内容占有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因为该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建立在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学习基础上的。另外,这一节的学习则是希望通过实物模型给予学生直观化的教学效果。该节的学习重点是判定定理的引入,但是难点则在于如何运用判定定理。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判定定理的运用必须通过实验等手段,才能让学生建立其立体几何的空间想象。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电脑手段设计出这样的运动图像:放置一块直角梯形塑料板互相平行的一边在桌上,慢慢转动塑料板,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塑料板另一边和桌面是平行的。但是如果转动直角边,则看不出平衡的感觉。
这些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有变化,不能单一地使用一种手段。比如在教学就不一定非要观看实物、卡片,或者非要看录像等等,还可以通过编辑数学公式顺口溜、数学公式诗歌,让课堂呈现更为丰富的直观效果。
2。游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为了避免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呆板化、程序化、僵硬化,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比如通过猜谜、模仿等等游戏,可以可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巩固学习内容的目的。本来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游戏刺激学生学习,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果教师能够把数学知识内嵌在游戏活动中,或者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巧妙地把数学知识串联起来,自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的调查表明,由于高中学生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较为强烈,在加上我国教学活动中本有的竞争机制,使得他们更倾向于竞赛评奖类游戏。因此,可以在教完部分内容后,教师通过相应的问答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表现优异的同学予以奖励。
举苏教版有关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为例,该节的课程设计可以这样:
第一,提出问题:通过演示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不同,引导学生发现直线和平面平行的主要因素是:a.平面外一条线b.平面内一条直线c.这两条直线平行。
第二,讨论问题:谈论若平面外的直线a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b平行,那么直线a与平面是否平行?
第三,反思问题:如果直线a与平面内无数条直线平行,那么a与的位置关系如何?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的不同面相。回答结束后,教师对表现好的同学予以奖励。
三、小结
综上所述,不仅能够把学生外部活动和内部思维进行有效的统一,而且能够通过这种统一式的内外互动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的科学性,这是课堂走向实践化、活动化的必然结果。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必须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中贯彻活动化教学理念,否则课堂教学就是失败的。
参考文献
[1]饶晓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6期。
[2]陈玲芳,浅谈帮助学生积累怎样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科书56~61页《轴对称图形》教学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年第24期。
[3]杨德广,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J].高教探索;2013年第6期。
(责任编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