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学生的数学知识建构科学概念

2014-10-11郑乐敏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最大公约数碳原子中子

郑乐敏

在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的教学中,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以后所有化学计算的基础。学生对该定义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用讲授法只能让学生记住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而对于该定义的来龙去脉,部分学生直到初三还是一知半解。在本课的一次教学中,受一学生的“引导”,我利用了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通过有效的知识建构,还原了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过程。这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简单的复习引入后,我用投影仪展示如下知识: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1.674×10-27千克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千克

我问学生:“这种数据给我们的书写、计算、记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学们能不能规定一个标准1,将这些数据简单化呢?”

为了降低难度,我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如何规定标

准1上。

学生1:把“1×10-27千克”作为标准1,那么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4,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

多好的想法!比起原来的数字,已经简化了两点:①去掉了科学计数法;②去掉了“千克”这个单位。尽管由于刚接触这部分知识,该学生的表达还不是很规范,但他的头脑中已形成相对原子质量的雏形,非常的难能可贵!

学生2:把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分为12等分,每一份作为单位1,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该碳原子的1/12的比值,作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学生的回答非常完整,这一类学生他们经过认真地预习,尽管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他们的学习态度是值得其他同学学习的,同时这也正是我希望得到的答案,它是我预设的引子。

学生3:能不能求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如果有最大公约数,我们就能将最大公约数规定为单位1。

真是天才!尽管不能算出真正的最大公约数,但单位1不就是近似最大公约数吗?该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广度,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呵护。

我原先的教学设计是沿着学生2的思路引出相对原子质量,接下来进行相应的计算。学生3的回答打乱了我的计划,但我还是决定沿着该生的思路走下去。于是,我马上把幻灯片切换到表格(如下表)。

质子、中子、电子、碳原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哪个数据最接近最大公约数?”由于课堂完全超出我原先的预设,这张幻灯片的出现也有太大的跳跃性,大部分学生觉得困惑,几个平时发言积极的学生也欲言又止。我适时板书以下素材以降低难度:

①电子的质量跟质子、中子比,可忽略不计;

②质子质量≈中子质量;

③大部分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学生4:把一个质子或中子的质量作为标准1是否合适?

我不置可否,继续在上面表格中输入碳原子、氧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对质量,这时大部分学生都有恍然大悟之感。

接下来,我只需做好总结:一个质子质量、一个中子质量、碳原子质量的1/12、氧原子质量的1/16,这四个知识点非常接近,科学上为了测定方便,规定把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1。

出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把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分成12等份,其他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相比后得出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至此,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尽管课前我精心准备的教学方案在这堂课上没派上多大用场,且整堂课的教学比我预计的要多花些时间,但由于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过程教学,注重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建构,学生理解得比较深刻,为后面相对分子质量的理解及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做了很好的铺垫。

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课后我查阅一些课外资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许多科学试题的求解过程实质上是将科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经过求解再还原为科学问题。我们在使用数学方法时不能仅局限于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我们要多思考如何用学生的数学思维来解决比较抽象的科学含义。

例如,在“速度的计算公式”的教学中,学生在解决小学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中,已经有较多的该方面数学知识的积累,上课时我直接给出三句话:

甲同学10秒钟跑80米

乙同学10秒钟跑70米

丙同学11秒钟跑80米

然后提出三个问题:

①甲、乙两位同学,哪一位跑得快?请说明理由。

②甲、丙两位同学,哪一位跑得快?请说明理由。

③乙、丙两位同学,哪一位跑得快?请说明理由。

从①、②两个问题中,学生可得出课本上的结论:比较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另一种是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第③个问题,经过充分的讨论后,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先算出各自每秒钟通过的路程再进行比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运用了速度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教师只需适当点拨(秒、小时都是单位时间),进而可以归纳出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于学生已体会了该定义得出的过程和方法,所以对定义的理解会比较深刻,公式运用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还有很多地方可用到类似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密度、固体压强、功率、溶解度的计算等。在溶解度的教学中,学生在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时,教师给出几组数据后,很容易就能想到先算出每克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后再进行比较。教师只需说明科学上的规定: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教师只需将学生的计算结果乘以100即可。

(责任编辑黄春香)endprint

在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的教学中,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以后所有化学计算的基础。学生对该定义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用讲授法只能让学生记住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而对于该定义的来龙去脉,部分学生直到初三还是一知半解。在本课的一次教学中,受一学生的“引导”,我利用了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通过有效的知识建构,还原了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过程。这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简单的复习引入后,我用投影仪展示如下知识: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1.674×10-27千克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千克

我问学生:“这种数据给我们的书写、计算、记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学们能不能规定一个标准1,将这些数据简单化呢?”

为了降低难度,我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如何规定标

准1上。

学生1:把“1×10-27千克”作为标准1,那么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4,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

多好的想法!比起原来的数字,已经简化了两点:①去掉了科学计数法;②去掉了“千克”这个单位。尽管由于刚接触这部分知识,该学生的表达还不是很规范,但他的头脑中已形成相对原子质量的雏形,非常的难能可贵!

学生2:把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分为12等分,每一份作为单位1,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该碳原子的1/12的比值,作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学生的回答非常完整,这一类学生他们经过认真地预习,尽管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他们的学习态度是值得其他同学学习的,同时这也正是我希望得到的答案,它是我预设的引子。

学生3:能不能求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如果有最大公约数,我们就能将最大公约数规定为单位1。

真是天才!尽管不能算出真正的最大公约数,但单位1不就是近似最大公约数吗?该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广度,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呵护。

我原先的教学设计是沿着学生2的思路引出相对原子质量,接下来进行相应的计算。学生3的回答打乱了我的计划,但我还是决定沿着该生的思路走下去。于是,我马上把幻灯片切换到表格(如下表)。

质子、中子、电子、碳原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哪个数据最接近最大公约数?”由于课堂完全超出我原先的预设,这张幻灯片的出现也有太大的跳跃性,大部分学生觉得困惑,几个平时发言积极的学生也欲言又止。我适时板书以下素材以降低难度:

①电子的质量跟质子、中子比,可忽略不计;

②质子质量≈中子质量;

③大部分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学生4:把一个质子或中子的质量作为标准1是否合适?

我不置可否,继续在上面表格中输入碳原子、氧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对质量,这时大部分学生都有恍然大悟之感。

接下来,我只需做好总结:一个质子质量、一个中子质量、碳原子质量的1/12、氧原子质量的1/16,这四个知识点非常接近,科学上为了测定方便,规定把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1。

出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把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分成12等份,其他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相比后得出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至此,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尽管课前我精心准备的教学方案在这堂课上没派上多大用场,且整堂课的教学比我预计的要多花些时间,但由于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过程教学,注重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建构,学生理解得比较深刻,为后面相对分子质量的理解及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做了很好的铺垫。

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课后我查阅一些课外资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许多科学试题的求解过程实质上是将科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经过求解再还原为科学问题。我们在使用数学方法时不能仅局限于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我们要多思考如何用学生的数学思维来解决比较抽象的科学含义。

例如,在“速度的计算公式”的教学中,学生在解决小学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中,已经有较多的该方面数学知识的积累,上课时我直接给出三句话:

甲同学10秒钟跑80米

乙同学10秒钟跑70米

丙同学11秒钟跑80米

然后提出三个问题:

①甲、乙两位同学,哪一位跑得快?请说明理由。

②甲、丙两位同学,哪一位跑得快?请说明理由。

③乙、丙两位同学,哪一位跑得快?请说明理由。

从①、②两个问题中,学生可得出课本上的结论:比较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另一种是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第③个问题,经过充分的讨论后,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先算出各自每秒钟通过的路程再进行比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运用了速度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教师只需适当点拨(秒、小时都是单位时间),进而可以归纳出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于学生已体会了该定义得出的过程和方法,所以对定义的理解会比较深刻,公式运用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还有很多地方可用到类似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密度、固体压强、功率、溶解度的计算等。在溶解度的教学中,学生在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时,教师给出几组数据后,很容易就能想到先算出每克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后再进行比较。教师只需说明科学上的规定: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教师只需将学生的计算结果乘以100即可。

(责任编辑黄春香)endprint

在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的教学中,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以后所有化学计算的基础。学生对该定义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用讲授法只能让学生记住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而对于该定义的来龙去脉,部分学生直到初三还是一知半解。在本课的一次教学中,受一学生的“引导”,我利用了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通过有效的知识建构,还原了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过程。这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简单的复习引入后,我用投影仪展示如下知识: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1.674×10-27千克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千克

我问学生:“这种数据给我们的书写、计算、记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学们能不能规定一个标准1,将这些数据简单化呢?”

为了降低难度,我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如何规定标

准1上。

学生1:把“1×10-27千克”作为标准1,那么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4,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

多好的想法!比起原来的数字,已经简化了两点:①去掉了科学计数法;②去掉了“千克”这个单位。尽管由于刚接触这部分知识,该学生的表达还不是很规范,但他的头脑中已形成相对原子质量的雏形,非常的难能可贵!

学生2:把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分为12等分,每一份作为单位1,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该碳原子的1/12的比值,作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学生的回答非常完整,这一类学生他们经过认真地预习,尽管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他们的学习态度是值得其他同学学习的,同时这也正是我希望得到的答案,它是我预设的引子。

学生3:能不能求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如果有最大公约数,我们就能将最大公约数规定为单位1。

真是天才!尽管不能算出真正的最大公约数,但单位1不就是近似最大公约数吗?该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广度,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呵护。

我原先的教学设计是沿着学生2的思路引出相对原子质量,接下来进行相应的计算。学生3的回答打乱了我的计划,但我还是决定沿着该生的思路走下去。于是,我马上把幻灯片切换到表格(如下表)。

质子、中子、电子、碳原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哪个数据最接近最大公约数?”由于课堂完全超出我原先的预设,这张幻灯片的出现也有太大的跳跃性,大部分学生觉得困惑,几个平时发言积极的学生也欲言又止。我适时板书以下素材以降低难度:

①电子的质量跟质子、中子比,可忽略不计;

②质子质量≈中子质量;

③大部分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学生4:把一个质子或中子的质量作为标准1是否合适?

我不置可否,继续在上面表格中输入碳原子、氧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对质量,这时大部分学生都有恍然大悟之感。

接下来,我只需做好总结:一个质子质量、一个中子质量、碳原子质量的1/12、氧原子质量的1/16,这四个知识点非常接近,科学上为了测定方便,规定把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1。

出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把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分成12等份,其他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相比后得出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至此,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尽管课前我精心准备的教学方案在这堂课上没派上多大用场,且整堂课的教学比我预计的要多花些时间,但由于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过程教学,注重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建构,学生理解得比较深刻,为后面相对分子质量的理解及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做了很好的铺垫。

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课后我查阅一些课外资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许多科学试题的求解过程实质上是将科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经过求解再还原为科学问题。我们在使用数学方法时不能仅局限于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我们要多思考如何用学生的数学思维来解决比较抽象的科学含义。

例如,在“速度的计算公式”的教学中,学生在解决小学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中,已经有较多的该方面数学知识的积累,上课时我直接给出三句话:

甲同学10秒钟跑80米

乙同学10秒钟跑70米

丙同学11秒钟跑80米

然后提出三个问题:

①甲、乙两位同学,哪一位跑得快?请说明理由。

②甲、丙两位同学,哪一位跑得快?请说明理由。

③乙、丙两位同学,哪一位跑得快?请说明理由。

从①、②两个问题中,学生可得出课本上的结论:比较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另一种是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第③个问题,经过充分的讨论后,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先算出各自每秒钟通过的路程再进行比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运用了速度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教师只需适当点拨(秒、小时都是单位时间),进而可以归纳出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于学生已体会了该定义得出的过程和方法,所以对定义的理解会比较深刻,公式运用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还有很多地方可用到类似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密度、固体压强、功率、溶解度的计算等。在溶解度的教学中,学生在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时,教师给出几组数据后,很容易就能想到先算出每克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后再进行比较。教师只需说明科学上的规定: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教师只需将学生的计算结果乘以100即可。

(责任编辑黄春香)endprint

猜你喜欢

最大公约数碳原子中子
3D打印抗中子辐照钢研究取得新进展
碳链异构有关的同分异构体书写补遗
有机化合物命名易错题直击
基于PLC控制的中子束窗更换维护系统开发与研究
DORT 程序进行RPV 中子注量率计算的可靠性验证
中子深度定量分析的相对分析法
n个自然数的积与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