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和水反应实验的微型化改进
2014-10-11郑庆羽衷明华
郑庆羽 衷明华
“钠和水反应的实验”是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内容。这个实验是高一学生学习金属化学性质的重要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金属性质的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材中的实验是在装有水和酚酞的烧杯中放入钠块,可以观察到“溶液变红,钠块浮在水面上,迅速游动,熔化,并发出嘶嘶声响”。此方法存在的缺点是:不能观察到生成物氢气的生成及其检验,实验进程难以控制,学生不便自己动手做实验等。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这样会影响他们学习化学和动手做实验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采用了微型实验。微型实验具有实验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且安全性高的特点;同时微型仪器比较精巧,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且实验成本低,能够满足普通学校对实验操作的需求。因此,笔者利用微型实验所具有的特点,对钠和水反应实验进行微型化改进。实验改进后不仅能够明显观察到实验现象和检验生成的气体,还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实验更简便、更安全。
一、实验原理
2Na+2H2O=2NaOH+H2↑
二、实验仪器与药品
实验仪器:小烧杯、胶头滴管、带孔内置管。
实验药品:蒸馏水、酚酞、肥皂液。
三、实验装置
四、实验步骤及现象
1.在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钠块(钠块必须大于带孔内置管的底端孔),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切去表面的外皮放置在干燥的带孔内套管中。截取胶头滴管剩上半部分倒置,并剪去部分胶头,刚好套在带孔内置管的上端。
2.将装有钠块的带孔内置管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
3.在胶头滴管的玻璃管口抹上肥皂液。观察实验现象。
4.可以观察到溶液迅速变红,钠块浮在水面上,熔化,四处游动,并且发出嘶嘶声响。滴管的管口鼓起肥皂泡泡,用点燃的火柴靠近时发出爆鸣声。
5.在实验中,若要停止反应,可将滴管拿出。
五、实验分析
“溶液迅速变红”说明钠和水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钠块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块熔化”说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四处游动,并且发出嘶嘶声响”表明反应剧烈,生成了气体并推动钠块游动;“管口鼓起肥皂泡泡,用点燃的火柴靠近时发出爆鸣声”表明反应生成了气体,并且该气体是氢气。
六、改进实验的优点
1.本实验采用的是微型实验。微型实验具有实验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且安全性高的特点;同时微型仪器精巧,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且微型仪器成本低,能够满足普通学校对实验操作的需求。
2.在实验中,若要进行反应,只需将装有钠块的带孔内置管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若要停止反应,只需将带孔内套管拿出即可。改进后的装置能够自如地控制反应的速率,减少实验危险性,更利于学生在课堂操作。
3.实验改进后不仅能够明显观察到实验现象和检验生成的气体,还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巧妙地利用了实验室的实验仪器,让实验更安全、更方便。
七、注意事项
1.切取的钠块的大小必须大于带孔内置管的底端孔。
2.胶头滴管的胶头剪去的部分大小必须与带孔内置管的管口大小适合,保证气密性与实验的严谨性。
3.“将胶头滴管截取剩上半部分倒置,并剪去部分胶头”应在放入钠块前做好,以免钠块被氧化。
(责任编辑罗艳)endprint
“钠和水反应的实验”是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内容。这个实验是高一学生学习金属化学性质的重要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金属性质的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材中的实验是在装有水和酚酞的烧杯中放入钠块,可以观察到“溶液变红,钠块浮在水面上,迅速游动,熔化,并发出嘶嘶声响”。此方法存在的缺点是:不能观察到生成物氢气的生成及其检验,实验进程难以控制,学生不便自己动手做实验等。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这样会影响他们学习化学和动手做实验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采用了微型实验。微型实验具有实验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且安全性高的特点;同时微型仪器比较精巧,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且实验成本低,能够满足普通学校对实验操作的需求。因此,笔者利用微型实验所具有的特点,对钠和水反应实验进行微型化改进。实验改进后不仅能够明显观察到实验现象和检验生成的气体,还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实验更简便、更安全。
一、实验原理
2Na+2H2O=2NaOH+H2↑
二、实验仪器与药品
实验仪器:小烧杯、胶头滴管、带孔内置管。
实验药品:蒸馏水、酚酞、肥皂液。
三、实验装置
四、实验步骤及现象
1.在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钠块(钠块必须大于带孔内置管的底端孔),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切去表面的外皮放置在干燥的带孔内套管中。截取胶头滴管剩上半部分倒置,并剪去部分胶头,刚好套在带孔内置管的上端。
2.将装有钠块的带孔内置管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
3.在胶头滴管的玻璃管口抹上肥皂液。观察实验现象。
4.可以观察到溶液迅速变红,钠块浮在水面上,熔化,四处游动,并且发出嘶嘶声响。滴管的管口鼓起肥皂泡泡,用点燃的火柴靠近时发出爆鸣声。
5.在实验中,若要停止反应,可将滴管拿出。
五、实验分析
“溶液迅速变红”说明钠和水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钠块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块熔化”说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四处游动,并且发出嘶嘶声响”表明反应剧烈,生成了气体并推动钠块游动;“管口鼓起肥皂泡泡,用点燃的火柴靠近时发出爆鸣声”表明反应生成了气体,并且该气体是氢气。
六、改进实验的优点
1.本实验采用的是微型实验。微型实验具有实验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且安全性高的特点;同时微型仪器精巧,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且微型仪器成本低,能够满足普通学校对实验操作的需求。
2.在实验中,若要进行反应,只需将装有钠块的带孔内置管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若要停止反应,只需将带孔内套管拿出即可。改进后的装置能够自如地控制反应的速率,减少实验危险性,更利于学生在课堂操作。
3.实验改进后不仅能够明显观察到实验现象和检验生成的气体,还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巧妙地利用了实验室的实验仪器,让实验更安全、更方便。
七、注意事项
1.切取的钠块的大小必须大于带孔内置管的底端孔。
2.胶头滴管的胶头剪去的部分大小必须与带孔内置管的管口大小适合,保证气密性与实验的严谨性。
3.“将胶头滴管截取剩上半部分倒置,并剪去部分胶头”应在放入钠块前做好,以免钠块被氧化。
(责任编辑罗艳)endprint
“钠和水反应的实验”是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内容。这个实验是高一学生学习金属化学性质的重要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金属性质的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材中的实验是在装有水和酚酞的烧杯中放入钠块,可以观察到“溶液变红,钠块浮在水面上,迅速游动,熔化,并发出嘶嘶声响”。此方法存在的缺点是:不能观察到生成物氢气的生成及其检验,实验进程难以控制,学生不便自己动手做实验等。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这样会影响他们学习化学和动手做实验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采用了微型实验。微型实验具有实验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且安全性高的特点;同时微型仪器比较精巧,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且实验成本低,能够满足普通学校对实验操作的需求。因此,笔者利用微型实验所具有的特点,对钠和水反应实验进行微型化改进。实验改进后不仅能够明显观察到实验现象和检验生成的气体,还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实验更简便、更安全。
一、实验原理
2Na+2H2O=2NaOH+H2↑
二、实验仪器与药品
实验仪器:小烧杯、胶头滴管、带孔内置管。
实验药品:蒸馏水、酚酞、肥皂液。
三、实验装置
四、实验步骤及现象
1.在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钠块(钠块必须大于带孔内置管的底端孔),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切去表面的外皮放置在干燥的带孔内套管中。截取胶头滴管剩上半部分倒置,并剪去部分胶头,刚好套在带孔内置管的上端。
2.将装有钠块的带孔内置管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
3.在胶头滴管的玻璃管口抹上肥皂液。观察实验现象。
4.可以观察到溶液迅速变红,钠块浮在水面上,熔化,四处游动,并且发出嘶嘶声响。滴管的管口鼓起肥皂泡泡,用点燃的火柴靠近时发出爆鸣声。
5.在实验中,若要停止反应,可将滴管拿出。
五、实验分析
“溶液迅速变红”说明钠和水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钠块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块熔化”说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四处游动,并且发出嘶嘶声响”表明反应剧烈,生成了气体并推动钠块游动;“管口鼓起肥皂泡泡,用点燃的火柴靠近时发出爆鸣声”表明反应生成了气体,并且该气体是氢气。
六、改进实验的优点
1.本实验采用的是微型实验。微型实验具有实验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且安全性高的特点;同时微型仪器精巧,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且微型仪器成本低,能够满足普通学校对实验操作的需求。
2.在实验中,若要进行反应,只需将装有钠块的带孔内置管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若要停止反应,只需将带孔内套管拿出即可。改进后的装置能够自如地控制反应的速率,减少实验危险性,更利于学生在课堂操作。
3.实验改进后不仅能够明显观察到实验现象和检验生成的气体,还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巧妙地利用了实验室的实验仪器,让实验更安全、更方便。
七、注意事项
1.切取的钠块的大小必须大于带孔内置管的底端孔。
2.胶头滴管的胶头剪去的部分大小必须与带孔内置管的管口大小适合,保证气密性与实验的严谨性。
3.“将胶头滴管截取剩上半部分倒置,并剪去部分胶头”应在放入钠块前做好,以免钠块被氧化。
(责任编辑罗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