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
2014-10-11冯继光
冯继光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给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了一次洗礼,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在我国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困惑也自然不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针对困惑而反思,在反思中改进,然后实践,这样才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
一、学生:如何学?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是跟随着教师的“讲”而进行的,学生多是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即可。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地接受已有的、现成的知识,创新意识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从知识接受转变为知识构建。
为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物理课堂教学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构建更多的是自主行为,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受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知识基础等多种因素影响,对此教师的指导不可或缺。也正是如此,新课标中才提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案例1】运动的描述
要求学生预习,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机械运动?2.什么是参照物?为什么要选参照物?3.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课前预测:教师根据本课时的目标编制导学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后完成导学案,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相互纠错,然后汇总上交,教师检查。
课前反馈:教师针对导学案的完成情况找出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同时,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给予评价。
从案例中不难看出,教师通过预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形成直观感知,然后以课前预测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把握学生预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师:如何教?
在新课改下,物理教学提倡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构建知识,教师从“讲授”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数学课堂提倡“学生不懂的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那么,这个尺度如何把握?虽然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知识形成初步认知,但这还是停留在感性认知上,没有形成系统构建。新课改中提倡教师“教”,更多的是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而方法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试想,如果学生连什么是“功”都不知道,又如何去计算呢?而这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的。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还是要落实讲授这一基本环节,通过讲授来让学生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后,然后再从方法上进行引导。
尤其是实验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师的讲授,如果忽视了教师的讲授而只是让学生进行摸索,那么,探究活动就会成为自由活动。通过“教”来“引导”学生“学”,这样才能让教师的教学行为变得更加有效。
三、课堂:如何动?
课堂是互动的过程,而在实践中如何实现互动?教师讲得过多则容易走入“灌输式”极端,讲得太少又怕学生理解不了。创设情境虽然能激发学生兴趣,但如果情境太花哨,学生又只会获得感官刺激,思维得不到发展。问题太多又容易让学生疲于应付。师生间的互动在环节和步骤上如何进行?互动的方式哪一种更优?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课堂实践中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因此,解决课堂中的互动方式就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下面笔者谈谈对互动方式选取的一些体会。
【案例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情境1:演示“气球反冲”实验。
问题①:就以上实验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
情境2:体验(教材图8-34)。
问题①:手有何感觉?说明了什么?(请你猜想)
问题②: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景能说明这一猜想?并将结果与同学进行交流。
情境3:播放动画“穿旱冰鞋的老人用力推墙”。
问题①: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用什么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力?
问题②:老人在运动中的状态有没有发生改变?如果是改变,受力如何?
问题③:老人给墙一个推力,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老人离墙运动是因为墙对老人施加一个推力。那么,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又是谁?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作用的同时,对也有力的作用。即,施力物体,同时又是物体。
通过以上情境和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探究后教师再进行点拨,这样师生间的互动才会更加融洽,学生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快速地理解并构建起知识体系。否则,教学就容易走灌输式教学的老路。
在新课改下,我们不能盲目否定传统教学,也不能盲目跟风,而要立足教学实际,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逐渐进行改革,坚持稳步推进的原则,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改革更加有效。
(特约编辑安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