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10-11郭玉鹏
郭玉鹏
〔关键词〕 语文教学;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8—0077—01
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成效显著。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此谈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合作技能。由于小学生缺乏合作的向心性和倾向性,不知道怎样与他人有效互动,没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所以,在小组合作时,学生之间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对方、信任对方及正确地交流,不能建设性地解决矛盾冲突。
2.没有选择适合合作学习的教学任务。教师为了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不管什么任务,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有效教学。于是造成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没有根据教学目标采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第二,一些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也拿来讨论,致使学生缺乏参与讨论的兴趣,浪费教学时间。
3.教师缺乏充分地讲解,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匆忙展开讨论。致使学生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吸取到有效成分,修正自己的观点。
4.没有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优生在小组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承担了主要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的潜能往往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开发,而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往往落后于学优生,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
5.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如蜻蜓点水般游走于各小组间,过一段时间后,依次听取各组的汇报,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在这样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缺乏监控的自由放任状态,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乏理性,教师则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
二、正确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
1.选择适宜合作学习的教学任务。不是所有的教学任务都适合小学生合作学习,那么什么样的教学任务才适合合作学习呢?(1)某些方法、结果易出现意见分歧的内容。如果问题的答案非常明显而且唯一,那就没有必要讨论了。(2)个人无法独立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角色轮换才能完成的内容。(3)易于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内容要有难度,但不能超过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要能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4)具有创新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体现小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因此教师应要求小学生求新、求异、求变,有较强的知识迁移性。
2.抓好课前的预习。知识是承前启后的,没有旧知识的积累,新知识的获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预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没有预习的学习是被动的学习,总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听。所以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布置课前预习。
3.加强激励机制,让不善言谈的学生开口说话。教师应加强对组内成员的奖励,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奖励。奖励的形式不仅包括物质方面(铅笔、笔记本等),还应包括精神方面(小红旗、奖状、值日的机会、做升旗手等)。这样既能使后进生体会到归属感和成就感,又能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4.教师要做好合作学习的“导演”。要让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引导:(1)创设合作的氛围。包括合理分组,使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互相帮助;合理分配任务和角色,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把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结合起来,用合作代替竞争。(2)教给学生一些合作的策略。包括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与同伴进行交流,如何利用他人的信息等。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新型学生观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其优点,运用“确认放大原理”来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对小组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依次判断小组合作学习成功与否,并将结果反馈给各个小组的每一个成员,让每一个成员都感受到自己与他人的合作是成功的关键。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合作学习成功的有效保证。
编辑: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