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兵
2014-10-11晁夕
晁夕,乐途旅游网副总裁,在线旅游专家。
一谈到“装”,很多人都把它联想为贬义词。按照中国的中庸之道(不是什么事都不干,而是掌握度),装得过度,是假装、装逼;装得不过度,反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优势。
身处浮躁的社会,我觉得有时候必须得“装”。
B公司入股A公司,并成为A公司最大的股东。为了能控制A公司,董事长空降一位85后当A公司高管,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85后高管进了公司雷厉风行,非常强势,他的第一件事是召集部门的所有中高层开会。在会上,他向大家描绘了一幅美好前景图——因为B公司带来了大量的现金流,大家不必要担心薪水和年终奖,这次并购不但不会影响个人的前途发展,反而每个人都有升迁的机会。稳住了人心后,他话锋一转,说如果不努力的话,这些人也将被替换,与现金流一起到来的还有激烈的竞争。会场上,有人直接说干不了,85后高管说:“有要离职的人,我现在就批。”
半年后,有些人离职了,但也引进了新鲜血液,而留下来的人都非常坚定,成为部门的中坚力量。85后高管完全掌控了这个核心部门。
有一次我与他聊天,说:“刚来就如此强势,不符合规律啊。‘空降兵通常都是先观察一段时间,了解部门的运行规律后再下手。”
他说:“其实,我心里很害怕,但必须得装得很强势。”
得知自己是“空降兵”,并对比了情况——他只是一个85后,干销售不过几年;要领导的手下不少是三四十岁、在销售岗位干过一二十年的精英。他分析了策略:如果不装,不给利益和压力(胡萝卜+大棒),他根本就不可能镇住他们,手下也根本瞧不起他。
即便是胡萝卜+大棒,85后高管也很心虚,他说:“没开会前,我独自多次排练了会上要讲的这番话,真的害怕有人在会上说,你的这一套不行,然后带着手下的骨干集体离职。”不过,他还是“装”得很镇定,镇住了大家。
中国的词汇特别有意思,要是85后主管的“装”失败了,那他就是装腔作势;但是,他成功了,他的“装”就是沉着稳定、胆大心细。在职场中,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策略,并能预测到结果,偶尔也是需要“装”的。因为,直接把策略、决定、工作任务等说出来,并希望按计划做出来,反而会欲速则不达。因为,中国的职场不是简单的契约关系,有时必须走弯路。
大学生也需要“装”——包装和装饰。
不论是求职、交朋友,还是毕业后在社会上生存,很难遇到一个能花三五年时间来了解你的人。求职时了解一个人,看简历;交朋友见面时,看衣着、谈吐,进而判断适不适合继续交往。有人觉得自己才华横溢,不需要包装,但是,在这样的社会往往会错失很多机会。所以,“装”的第一个层面是包装,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包装出来,至少要让其他人有兴趣去了解你。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装”是适度的,也许对方会因为你的华丽外衣被吸引了,继续交往中如果你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东西,对方会很快地丢弃你。“装”,只是一个缓冲,留给一段快速弥补与外在相匹配的内在东西的时间。
“装”的第二个层面是装饰。这个“装”不是衣着上的装饰,而是能让你脱颖而出的东西。有一则笑话值得思考——两个人在丛林里遇到一只饥饿的老虎,他们撒腿就跑,老虎在后面追。跑了一段时间,落在后面的人说:“兄弟,咱们跑不过老虎,别跑了。”跑在前面的人回答:“我不需要跑过老虎,只要跑过你就行了。”这就是“饰”,在职场上,它就是小小的突出。“饰”不要过大,不然会造成其他人的反感——是不是有点怪、炒作、过分……“饰”并不要求你特立独行,而是比竞争对手多一点点。比如,比对方多深入一点,多花一点心思。应聘时,很多毕业生都是通发简历——同一份简历发给多家企业。要是能多花一点时间研究应聘企业的产品特点,或多想一点,比周围的同学跑得快一点点,这就是“饰”。
责任编辑:尹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