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兄弟教你自信去创

2014-10-11张璐鸥

大学生 2014年19期
关键词:斯坦福大学凯利兄弟俩

张璐鸥,从小在美国长大,2011年从杜克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曾供职香港贝恩(咨询)公司,现创业。

我已向多位朋友推荐了《创新自信》(Creative Confidence),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挖掘内在的创新力和创造力。

作者大卫?凯利(David Kelley)和汤姆?凯利(Tom Kelley),是一对兄弟,他们在创新界非常有名,做过几件非常厉害的事情。苹果公司的第一只鼠标并不是由苹果公司设计的,而是1982年由哥哥大卫?凯利设计的。他还创办了斯坦福大学的Design School(http://dschool.stanford.edu/)。此外,兄弟俩还与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创立了著名的设计创新公司IDEO。Design School和IDEO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创新人类如何创新。他们还创新地提出了“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从用户角度出发设计。几十年来在创新领域里摸爬滚打,兄弟俩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并且他们认为,创新是每个人天生的潜力,于是撰写了《创新自信》这本书。

这本书是兄弟俩经历和经验的结晶,指出不论在商业、科技,还是在艺术等方面,无法创新并不是因为没有创新能力,而是缺乏正确的挖掘创新的方法。这本书一共八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从不同角度,讲述创新的好方法。

他们拨云见日地提出概念“面对自己的恐惧”(facing your fear)——智慧地面对恐惧。他们指出很多人不敢创新的真正原因,是害怕失败。

斯坦福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专门研究恐惧症。有一次,心理学家接待了一位对蛇恐惧的患者,患者只要看见蛇,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心理学家的任务是帮助患者克服对蛇的恐惧。心理学家找来一条蛇,把它放进笼子里,再把笼子放在一间四面都由单向玻璃(站在玻璃外能看见里面)围成的房间中间。心理学家把患者带进玻璃旁的房间,让他感受到安全。再拉开隔开玻璃房的帷幕,并不停地暗示:蛇看不到你,但你能看见蛇,它不会伤害你的。当患者习惯于呆在房间里看蛇时,心理学家让患者走到玻璃的前面,近距离观察蛇。之后,再请患者走到玻璃房门口看蛇,走进房间站在笼子前看蛇……就这样,患者适应了恐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失败和创新的恐惧正如面对蛇的恐惧一样,不可能一下子从对创新的恐惧中解脱出来,而是一步一步地解脱。

在不会画画的人面前放下一张纸和一支画笔,请他画一幅画。这个人很有可能不会动笔,也许并不是不会画有意思的画,而是害怕画的画其他人觉得没有意思。这时,不妨提供一幅已完成的画,请他模仿着画,消除他的顾虑和恐惧。之后,请他半模仿——模仿画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按他的想象画……

百度、校内(现在的人人)、美团……中国的创业者们都是在模仿国外商业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地挖掘符合中国需求的创新特色。所以,要想在商业上有所创新,创造另一个小米、微信,不妨先模仿非常简单的东西,参考别人好的创新点,再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书中,凯利兄弟还提出:什么是创新灵感(spark)?

要找到创新的灵感,就要不断地提高想象的词汇量。要提高想象的词汇量,首先要接触一般不会接触的信息渠道。一位理工科生,虽然会编程,却不会看艺术类杂志,如果旁听文科班的课程……与这些信息渠道碰撞,说不定能撞出火花、想法或灵感。

接触不同的人也是一条途径。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或二线城市(杭州、南京和苏州等),存在各种各样关注创新的圈子,他们经常举办活动,不妨参加,会认识更多的人,听听他们的想法,也许能开阔自己的眼界。

此外,重新挖掘生活中的创新点。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是盲目地上课或上下班,课后或下班后盲目地看电影、看电视。其实,我们在上课时会经常想到创新点,在上下班途中也会有创新的火花,只是这些创新点和火花被我们瞬间忘却了。不妨在自己的手机里随时随地记下这些创新点和火花。坐地铁时,看到一个人拿着很沉重的书包,也许我们会突然间想到:车厢能否提供挂书包的方便点?这些方便点应摆放在哪里才合适呢?有了创新点就记下来,慢慢地就拥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创新日记(creative diary)。

面对创新的恐惧,以及挖掘创新的灵感,这两点足以说明——重新相信自己能创新。

虽然向不少人推荐了《创新自信》,我尤其想向大学生推荐。因为上大学是一个特别阶段,我们第一次独自走出家庭,接触到很多新人和新物,其间的碰撞给了我们提高创新力和创造力的机会。

责任编辑:尹颖尧

猜你喜欢

斯坦福大学凯利兄弟俩
兄弟俩
欧文凯利自控阀(上海)有限公司
斯坦福大学 超神的凡人之躯
看电影,选大学 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真的不愁找不到工作
喜欢学数学的兄弟俩
米和厘米兄弟俩
跌宕起伏的19世纪——乔治·凯利的滑翔机
用戏剧的方式教历史
交朋友
斯坦福大学研发出安全性更高的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