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投资结构特点、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
2014-10-11蔡国沛
【摘要】“十五”以来,湖北固定资产投资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投资主体结构、资金来源结构、投资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湖北省在投资运行中也存在着区域结构不尽合理、行业结构层次较低、投资乘数效应弱等问题,对此,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投资乘数效应等措施。
【关键词】投资结构;特点;结构优化
一、湖北省投资结构概况和特点
“十五”以来,湖北固定资产投资取得了巨大成就。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断扩大,2001年至2012年累计完成全社会投资额88656.37亿元,从不同结构来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投资主体结构。所谓投资主体结构,是指被考察区域一定时期内投资总量中不同投资主体的要素构成及其要素间的比例关系。我国一般根据经济所有制关系进行投资主体的分类,投资主体大体可分为国有经济投资、集体经济投资、个体经济投资及其他等。2001年-2012年湖北省上述经济主体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及占比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湖北投资主体结构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各投资主体的投资额都有了大幅提高。2007年以来,除集体经济外,其它投资主体年度投资额均在1000亿元以上。二是湖北投资主体结构的变化十分显著。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在湖北全部投资中所占比率为53.2%,在湖北当期投资中居绝对主导地位。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推进,湖北个体私营经济的活力得以激发和释放,其投资出现了快速增长,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国有经济投资,目前已成为湖北投资的主要主体之一。
2.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对投资资金来源的分析着重于从供给层面考察投资结构状况。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投资资金从来源看一般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投资及其它投资等几类。2001-2012年湖北省资金来源及其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一是各资金来源规模明显提高。二是自筹资金已成为湖北省投资的主要动力。分析2001年至2012年资金来源情况,我们发现除自筹资金外,其它资金来源的比重多数成下降的态势。自筹资金占比呈明显上升态势。三是中央、金融机构对湖北投资的支持力度不强。在总投资中,湖北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等来源的比例一致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中央政府、各金融机构对湖北投资的支持力度不强。四是湖北利用外资较小。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湖北省的融资,这也充分说明湖北有待进一步拓宽投资来源渠道。
3.投资产业结构。按照产业经济理论,投资主要通过在不同产业间的分配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形成,并进一步影响经济结构。调整湖北经济结构也要通过调整投资产业结构来实现。湖北省“十五”以来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如下:
从表4和图3我们可以发现湖北产业投资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第一产业投资规模偏小。从总量和占比两方面看,湖北第一产业上投资明显要小于第二和三产业的投资。从此表看,第一产业在2002年、2003年、2004年还出现了负增长。近几年,湖北第一产业的投资规模尽管有所上升,但其占比并没有明显提高,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6%左右。
二是第二产业投资所占比重在38%附近呈震荡波浪型变化。2001-2012年,第二产业一直以来是湖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湖北近年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的步伐,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第二产业投资始终保持稳定增长。
三是第三产业正在成为湖北投资的主要对象。从2005年开始湖北第三产业投资力度明显加大,每年投资增加额都在500亿元以上,而且从2005年起湖北的主要投资流向了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将发展成为湖北支柱产业。
二、当前湖北省投资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投资区域结构不尽合理。2012年,从全省投资的分布区域看,武汉市占湖北全社会投资的44.73%,其他16个市州占51%左右,武汉市投资总量远远高于其他市州。这种投资的区域配置,不尽合理。造成了地区经济结构的趋同、产业集中度不高、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2.投资行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从湖北投资的行业配置结构看,2012年全省房地产开发经营投资规模达到 2683.14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21.68%,而工业投资比重相对偏低,现代服务业投资明显不够,导致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现代服务业支撑发展能力相对较弱。使得在提升产业结构和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缺乏强大的推动力量。
3.投资开放的制度环境建设明显滞后。公用事业、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融资不够发达,依赖政府财政性、商业银行贷款搞建设的格局仍然较为突出。向社会资金、境外资金、资本市场上融资的观念不强,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很少。
4.投资乘数效应较弱。根据测算,2001—2012年湖北的投资乘数为2.7,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这种乘数效应相对较小,明显偏弱。湖北进入买方市场时期以后,资源相对充足,生产要素流动的速度减缓,资本边际效率和居民消费倾向都有下降的趋势,投资的加速扩张作用受到了一定抑制。
三、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的对策
1.优化投资地区结构,促进区域投资协调发展。结合各地的投资基础环境条件,考虑既有的全省宏观经济布局规划,湖北省投资空间应以武汉、荆州—宜昌、襄樊市区为中心,向四周呈圈层分布:一是武汉投资环境中心区,即“1+8”城市圈;二是荆州—宜昌投资环境中心区;三是襄樊投资环境中心区。
2.调整产业投资结构,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针对目前湖北省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实际,应着力改造和提升我省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此外,还要进一步巩固第一产业战略地位,同时,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同时在投资主体结构上,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
3.加大市场融资力度,优化投资来源结构,促进投资可持续增长。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产业升级、城镇化、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等领域的项目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加强创新,形成多渠道市场融资的格局。拓宽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投融资方式。同时,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投领域,不断扩大民间投资。
4.不断盘活存量资产,以增量带动存量调整,进一步优化投资存量与增量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通过积极调整投资方向和重点,通过调整存量和增量投资,影响不同产业的资比重,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同时,积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蔡艳芳,蒋瑜峰.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现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6)
[2]李冻菊,符想花,徐臣友.区域性固定资产投资因果关系实证分析[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5(1)
作者简介:
蔡国沛(1966- ),男,籍贯:湖北荆州,最高学历:研究生,目前职称: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投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