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4-10-11郭长春
郭长春
摘要: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依赖于外因的刺激。教师是主导因素,只有用心地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深情并茂地激励评价,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生 教师 兴趣 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良好的数学教育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处于成长时期,自控能力低,集中注意力时间短,因此,兴趣对小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激发小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记》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这说明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很大,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由于小学数学具有严谨性、抽象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其中数学的本质特征是抽象性,人们通常用特定的抽象符号来表现数学概念、数学表达和数学方法。而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当然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构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对主要矛盾。且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较大,课堂上,后进生学习数学知识比较困难,甚至存在着惧怕心理。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关心他们,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实验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帮助学生消除数学探究过程中的惧怕心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无处不在。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联系学生实际,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估算”时,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情境:咱们一起做个猜价格的游戏,出示1个足球。(学生猜价格)师:透露一点,接近40元,再猜。学生重新猜,(接近40的数)你们猜得都很有道理,这些数都与40相接近,都可以说“大约是40元”。告诉你们,它的价钱是43元。出示1个篮球,请你猜猜它是多少元?想买这两种体育用品,估计一下大约需要花多少钱?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请同学们和同桌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只要算出大概的结果就可以了。总结估算的方法,找出接近的整十数。如此设计将学生熟知的生活材料创设成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估计价钱再尝试简单的估算过程,体会什么是估算,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有时只要估算就可以了,同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的乐趣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利用了学生最熟悉的内容作为素材,让学生有一种亲近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激励评价,激发兴趣
斯金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每个反应立即作出反馈,对行为的即时强化是控制行为的最好方法,能使该行为牢固建立。注重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及结果反馈的一种形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用书面评价、等级评价,更要注重口头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不仅是教师评价,还要有学生互评和家长的评价,多方面结合。
四、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数学新课程标准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教会了学生怎样学习。例如,在教学退位减法28-9=?时,采用课件展示如何退位的小棒图的分解过程:方法一,将两捆和8根中的一捆拆开是10根,先用10根减去9根剩下1根,再用18根加1根等于19根。方法二,将两捆和8根中的一捆拆开是10根,先用10根与8根合并起来就是18根,再算18根减去9根还剩9根,最后算10加9等于19根。这样的教学,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不仅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多媒体教学是声、色、像、动静有机结合为一体的教学,是最具有吸引力的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特别是农村小学最为突出。这种教学手段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总之,小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是否能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兴趣,学生学习是否有兴趣,兴趣是否浓厚和持久,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和激发。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法,研究学法,切实把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使学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钻研数学,从而用所学数学知识更好地为生产、生活和现代科学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尚志,胡凤娟.理解把握数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J].小学数学教育,2012(7-8).
[2]谢利民.现代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3]刘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J].课程教材研究所.
[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