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2014-10-11赵月琴
赵月琴
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语文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发展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注意三维目标的实施。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必要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实现起积极促进作用的正迁移。运用分类、对比、联想、推理等手段,依据“迁移规律”设法为新知识的生长提供联系的“认识桥梁”,通过迁移来发挥旧知识在学习新知识中的铺垫作用,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类似于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教材内容,促进学习迁移
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可以产生新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运用。这种结构必须适合学习者的能力。这需要每一个知识领域内有造诣的教材教法专家和心理学家以及教师的通力合作,尽可能编写出适合学生能力的最佳结构的教材。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好材料。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教科书的内容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部分。前三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为课外自主安排。以“阅读鉴赏”为例,“阅读鉴赏”是教科书的主体。课文分单元编排,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每册由四个单元组成,学习重点不同,有的侧重于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进行品味,有的侧重于应用性较强的文章的阅读理解,意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再以“梳理探究”为例。有的侧重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究,培养探究能力。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探索研究,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选修课的学习是更加开放思路,发展个性,更加需要主动学习。课本只是一些资源、一个平台,学生完全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
二、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迁移。
传统教育是应试教育,学生是“复印机”,能把教师所教的知识复印下来就是优秀学生。新课程的改革实在必行,没有探索性的学习是死板的,毫无挑战性地接受现成知识是没有成就感的。这样的学习,充其量是使头脑灌得满满的,使其不至于空空如也,而付出的代价却是活跃的思维,得到知识的同时失去了学习知识的兴趣和创新能力,而更多的是培养接受知识的书呆子。那么,如何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呢?
(一)从课本中迁移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要善于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入手,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一些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写作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语言的,做到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指导他们反复品味课本中的重点篇章,背诵精彩的语段;还要依据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提出阅读重点,点化阅读难点,教给阅读方法,用好教材这本范本。教师还要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目,介绍一些报刊杂志,范读一些美文华章;要求学生床头桌前,常备一些可读的东西,闲暇时间能读多少读多少,并做到持之以恒。只要我们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舞好两柄“利剑”,相信就能“双剑合璧,威力剧增”。
(二)从情感中迁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例如,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我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柳永,感受作者写作此诗的情感态度。并引导学生回忆刚学过的另一首词,即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词学两大流派——豪放派、婉约派的特点。
(三)从对比中迁移
每一篇诗歌,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彼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总是孤立的教某一篇古诗,要尽量进行类比迁移、纵横捭阖、加强比较,通过比较,寻找相似点、共通性;通过比较,体会差异性、多样化。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我们可以把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诗作摆在一起,通过比较,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从而归纳出一定的规律。
(四)从媒体中迁移
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实现了传播一体化。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有效地增强了语文课的教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如在教学《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一文时,我以奥运开幕式《画卷》导入新课,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平台呈现历代绘画艺术特色。借助从博物馆租借的艺术珍品,将中国古代的绘画神韵表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在接触一个完全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时,对这个领域有了大致的了解。
总之,迁移教学法是新课改中的一项有益尝试。虽然它只是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但它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他们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它也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技巧及教学艺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