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2014-10-11孟玉梅
孟玉梅
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越来越多的教师都有所感触。但还有一部分教师停留在“满堂灌”的状态,教学环节千篇一律,教学方法单调呆板,教学内容重复繁琐,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极大的束缚,严重影响了新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要提高课堂效果,必须充分重视主导,突出主体,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巧妙结合,有机统一。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谈几点建议:
一、形象艺术化的教学语言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它能够表情达意,教学语言更不例外。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新知识的最重要媒介,因此教师应特别注重教学语言,既要做到清晰准确,生动简洁,富有趣味性,又要通俗易懂,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语病。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语言适合学生心理特征。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10减去2是多少”时,她一边让学生看挂图,一边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呀?”“对!是又大又红、又红又大的苹果。大家是不是想吃一个?别说你们,老师都想吃了。”“现在小明与小强一人吃了一个,还剩下几个呀?”……这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认识了新知识,并且印象深刻,同时还可以达到活跃气氛和在无形中使学生精神上得到放松的目的。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两方面的活动来完成的,只有通过师生间的提问、回答、演示等活动才能达到交流思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所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得如何,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重要标志。
为做到这一点,采取一系列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就显得十分必要。习惯于“注人式”教学的教师上课,从表面上看虽也有问有答,但是这种为灌输知识而进行的提问,学生往往不能主动解答,而是被动应付,更谈不上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而且“注人式”的提问,经常要求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回答现成的答案,使学生越学越呆板,一遇到新的问题就不知所措。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人,为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活动中教学,以活动促教学,是一种较好的举措。这样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首先要引起他们对知识的好奇以及激发他们的注意力,使其自觉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而不是强迫他们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实际,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个性特征及内心世界,使课堂教学的提问触及学生心中的问题,使他们的思想、感情与课题密切地联系起来。
例如,教学“简便运算”时,先出一些题“99×88+88”,“8×976×125”,“44×25”,问:“你们能口算出这几题的答案吗?”学生感到困难,教师说:“你们读题,看教师直接写出答案。”经学生验证都算对了。这就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纷纷要教师把其中的奥妙讲给他们听。由于解决问题成了学生的迫切要求,所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只凭课堂提问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小学生的心理个性特征,也不可能涉及到每位学生,于是就会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为了使学生都能够置身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制作教具和让学生制作学具),这点尤为重要。
例如,教学“求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先通过实物进行操作示范,变抽象为形象,具有强烈的可观性与可感性,之后指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这样既指导学生认识了事物,发展了思维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正确掌握知识,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它要解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取得良好效果。传统的教学,在方法上讲和练是主角,课堂教学单调呆板。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提高认识能力的过程,有的学生不会解应用题,其原因在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活动。特别是低年级,更应该寓教学于有趣的活动中,把教学内容编成故事、童话或游戏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