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指的艺术
2014-10-11徐丽萍
徐丽萍
摘要:现在我们知道的“赏识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理念是在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周弘认为,所谓“赏识教育”,无非是要看得起自己的孩子,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其实准确地说,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它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赏识——成功教育”就是父母本能地使用过,又无意中忘却的方法,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孩子第一千次摔倒了,做父母的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
关键词:赏识教育 家庭教育
一、“赏识教育”的提出
“赏识”在《辞海》中解释为“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加以重视或赞扬”。“赏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看得起,对孩子们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这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
二、赏识教育——家庭教育的必然趋势
(一)家庭教育现状的需要
调查显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是一个普遍现象,90.83%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考上大学,35.70%的家长为孩子请过课外辅导教师,64.67%的家长让孩子参加诸如美术、书法、舞蹈等特长班的学习,64.67%的家长曾额外增加孩子的家庭作业。正是这些过高的要求导致孩子心理负担过重,个性发展很不健康,这种家庭教育实质上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来看。
家庭教育是要求家长能够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教育孩子也必须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而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尊重孩子,尊重差异,因此在家庭中实施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孩子心理发展的需要
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的年龄越小,就越需要外界的鼓励,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对于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大都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得来。也就是说外界的表扬和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正面的激励往往能满足孩子内心的积极因素,从而形成肯定的自我认识,因此,这就迫切需要家长的赏识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由于我国特有的班级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赏识到每一个学生,这时家庭教育就显现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些在学校缺少赏识的学生就需要家长细心地寻找他们的优点来进行表扬和鼓励。
三、赏识教育在家庭中的实施
(一)赏识教育的实施原则
1.以“表扬和鼓励”为契机,赏识孩子给他们自信。表扬和鼓励对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由为重要。首先,家长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当然也都有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性的评价。其次,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东方不亮西方亮”。例如有些孩子思考能力欠佳,但动手能力很強,如果他考不上大学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汽车修理工,你能说他不成功吗?最后,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家长可给每个孩子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要求,如一个成绩最差的学生,成绩由60分提高到65分再提高到70分,应该给予表扬。其实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排山倒海,势不可挡。
2.赏识的本质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当孩子呀呀学语时,家长承认孩子间存在着差异,并尊重差异,甚至欣赏差异。但随着孩子的长大,社会竞争的激烈,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把所有的希望都强加在孩子身上,变得越来越不能接受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之间的差异,于是,对孩子的要求也苛刻起来,在盲目攀比的同时,想尽一切办法刺激孩子,而结果却适得其反,孩子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家长也渐渐失去了承认差异的心态,而赏识教育就是要家长找回这种心态。
其实,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找回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心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给孩子多一份信心,这种信心终将引领孩子走向成功。
3.赏识要持之以恒,有耐心,忌大声训斥。很多情况下,家长也都会注意鼓励和帮助孩子,但有时在多种努力得不到回报时,容易造成行为失控,在情急生气时大声地指责孩子,如“你这么笨,别上学了”“真没记性,真是死不改悔”等,这些消极、负面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降低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对孩子要宽容、和善、耐心,时刻不忘去赏识孩子,给孩子以希望,并能做到持之以恒。
(二)赏识不能过度
一提到赏识,很多人将它理解为表扬和鼓励,这种片面的理解使得许多人走进了为赏识而赏识的误区,从而造成了赏识过度。盲目泛滥的赏识也容易造成孩子不实事求是、骄傲自满,甚至滋生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
因此,赏识教育就要求家长能从以下几方面对孩子进行表扬,以防止赏识泛滥。
1.表扬必须事出有因。家长必须明确地告诉孩子受到表扬的原因,从而让孩子能有意识地重复善举。
2.表扬必须有针对性,不可泛化。家长的表扬要明确地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这样对孩子今后的行为将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3.表扬聪明不及表扬努力。父母可以经常地夸奖孩子,但应该夸奖孩子的进步、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不是一味地赞赏聪明。
(三)赏识不排斥批评与惩罚
自从赏识教育出台后,许多诸如“激励教育”“夸奖教育”“惩罚教育”等也相继出台,其实这些都是对赏识教育的不全面理解,赏识中也包含着管制的因素,赏识教育中的奖赏是强调接受孩子的行为,使他向着善的方向进行,而管制则是制止孩子不良的行为,改变他的思想。孩子表现善的方面家长可以奖赏,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能避免问题或错误,因此惩罚和批评也是赏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赏识犹如阳光滋润万物生长,而赏识教育就是生存教育,就是发展教育,它是一把打开希望之门的金钥匙。”赏识像是阳光,激励像是雨露,它能使孩子在温馨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但赏识教育又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而不是教育方法的唯一,因此,家长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适当地辅以“批评教育”“挫折教育”等,才能让赏识教育发挥其最大功效。
(责编 金 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