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2014-10-11何红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新课程新课改情感

何红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以学生发展为本。随着新课程的逐渐实施,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也在进行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要逐步转变观念。下面笔者就当前课改下语文教学状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新课改教学状态下,教学思想的转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已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保守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近年来,许多教育改革家把信息方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古老的班级授课制增添了新的生命血液,课堂改革的观点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和独立性,自我意识强烈,个性化突出,他们强烈地希望用知识丰富自己的大脑,随着知识的积累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已经不能40分钟一讲到底,听不见学生的反映和要求。在开放的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课,而是,努力创设一种温暖的、自由的氛围。在教学时间分配上,教师的讲解点拨一般只占10—15分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开展讨论,可以形成多向的信息交流。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既是学生独立活动,又是群体的协作活动,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才能使思维之花灿烂开放。这样的课堂必定是开放的教学系统。

二、新课改教学状态下,课堂氛围的创设

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自由呼吸。”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语文教师的创设机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善于质疑、诱导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没有问题的教学,不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多少痕迹。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惊喜质疑,悉心诱导,激发学生思考的火花。问的在理,课堂生动活泼,气氛融洽;问的不得法,则紧张呆板,气氛消极。良好的教学气氛有赖于对学生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师生的情感共鸣尤为重要,因而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活而不乱导而不牵的最佳学习氛围。魏书生曾经提到“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的要求很有道理。

(二)教师要有威信,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给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的情绪、情感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如果教师板着脸走进课堂,一进去就跟学生拉开了一个很大的距离,学生一看到你就望而生畏,感情上就有了距离。所以,我们上课应和颜悦色,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优秀的教师经验说明教师的积极情感有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

三、新课改状态下,触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更快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上课前处于自由状态,转向集中状态,这就需要我们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猫》一文时,教师提出:“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如果让你们写猫,写猫的什么呢?”有的说:“想写猫乌黑发亮瞳孔会变的眼睛。”有的说:“想写猫的梅花似的爪子,走路没有声音。”有的说:“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本领可大了。”……学生把自己心中的印象猫的特点说出来了。这个时候教师把话题一转,问:“大家想知道语言大师老舍先生是怎样描写猫的吗?”这样,就把学生的兴趣引上到课文上来了。又如《新型玻璃》是一篇介绍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窄,如果只求理解课文内容,不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玻璃的特点就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课一开始教师就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玻璃?它有什么用途?”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当学生兴趣被激发起来后,教师随即发问:“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不同种类的玻璃?他们有颜色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时,教师再问:“你们知道这些玻璃应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吗?”通过这样的对话,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即学生急于想了解课文的内容。总之,以趣导学是指导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寻求答案、理解知识的重要方法。

四、新课改状态下,诱发课堂情感的语言行为艺术

在教与学相互联系作用的过程中语言行为艺术是教育的核心部分。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语言渲染气氛感化学生,使学生如临其境,目睹其景,感受其情,获得良好的教学效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教师以慷慨激昂、入情入境的朗读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激发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增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对后进生的问题上,教师对于学生的一瞥,信任的一点头,爱扶的一摸,轻声的询问都是“师爱”情感的流露。这样课上将出现一种和谐的氛围,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种信任感、亲切感,乐于亲近教师。当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心实意爱护他们,为他们操碎了心时,他们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传授的知识就会产生肯定的倾向并自觉地接受。从而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模式的创新,给新课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传统模式所不能比拟的。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魏本亚.语文教育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2]大卫·拉泽尔[美].智慧的课程——利用多元智力发掘学生的全部潜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上海三联书店,1999.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新课程新课改情感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情感移植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