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西北地区民航男性飞行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与相关指标关系研究

2014-10-11赵荣甫邵中军张振山王建智董亚宁翟芳芳范晓英民航西安医院检验科外科空勤干部科西安7008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西安700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西安700第四军医大学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19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高尿酸飞行员

赵荣甫,邵中军,朱 彬,陈 峰,张振山,王建智,董亚宁,翟芳芳,范晓英(民航西安医院:.检验科;.外科.空勤干部科,西安 7008 ;.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西安 700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西安 700 ;6.第四军医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西安 710032)

尿酸(UA)是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其代谢紊乱可导致高尿酸血症(HUA)。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HUA的患者也逐渐增加。目前我国约有HUA者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且HUA有年轻化趋势[1]。现有研究证实HUA与众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肥胖、高血脂、高血糖及高血压)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大多数学者认为HUA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2]。民航飞行员作为一类特殊人群,其高空飞行环境、高强度工作压力、长时间高强度噪音及电离辐射等均与普通人群不同,近年来也有文献报道民航飞行员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了解西北地区民航飞行员HUA的患病率及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本研究对2012年度西北地区某航空公司289名民航男性飞行员做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度在民航西安医院(民航西北航空医学体检中心)进行年度体检的某航空公司所有飞行员。纳入本次研究的飞行员要求如下:(1)男性;(2)年龄20~59岁;(3)驻地为西北地区;(4)体检前为在飞飞行员。经甄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共289名。依据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且根据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HUA组及非HUA组。

1.2 方法

1.2.1 一般指标查阅及测量 通过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合格证管理系统查阅纳入本次研究飞行员的出生年月及年龄。由经民航局授权的体检医师测量身高、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2(m2)。

1.2.2 血清学指标测量 要求体检者体检前一天夜晚8:00后禁止进食,可适量饮水,空腹约8~12h,于体检当日早晨8:00~10:00采集血液。采血前静坐10min,采集肘静脉血液3mL于未添加任何抗凝剂的试管中。水浴箱静置30min,4 000 转离心5min,分离血清测量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测量仪器为罗氏Cobas6000,校准品、质控品及检测试剂均为原装配套,所有纳入项目均通过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且当批次前需先通过两个水平的室内质控品检测。

1.3 评价标准 HUA诊断标准:空腹UA≥420.00μmmol,BMI≥25.0kg/m2、ALT>40.00U/L、TC≥5.18mmol/L、TG≥1.70mmol/L、HDL-C<1.04mmol/L、LDL-C≥3.37mmol/L、GLU>5.60mmol/L为异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时以描述,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偏态分布时以 M(P25,P75)描述,两组均数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年龄组HUA患病率比较 中国西北地区男性民航飞行员 HUA总患病率为25.26%(73/289),其中21~30岁组为22.32%(25/112),31~40岁组为31.03%(36/116),41~50岁组为23.40%(11/47),51~60岁组为6.67%(11/47)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在31~40岁达到峰值;随后随年龄增长有降低的趋势,51~60岁为最低值。

2.2 HUA组及非HUA组一般指标比较 HUA组及非HUA组患者在体质量及BMI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身高、血压、心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HUA组及非HUA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HUA组患者ALT、TC、TG、LDL-C水平高于非 HU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 HDL-C及 GLU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BMI、谷丙转氨酶、血脂、血糖异常率比较 HUA组与非 HUA组在BMI、ALT、TC、TG、LDL-C、GLU异常率比较,HUA组高于非HUA组。HDL-C异常率的比较显示,非HUA组略高于 HU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HUA组及非HUA组一般指标比较

表2 HUA组及非HUA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表3 两组BMI、谷丙转氨酶、血脂、血糖异常率比较[n(%)]

3 讨 论

人体内嘌呤由外源性和内源性两部分组成,内源性主要为自身合成或核酸降解,外源性主要为富含嘌呤类物质的摄入[4]。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UA的产生和排泄保持动态平衡。人体血UA水平主要受产生和排出的多少及某些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与UA摄入量关系不大。任何原因引起UA生成增多和(或)排泄减少,都会导致血UA浓度升高。HUA是指以体内嘌呤代谢紊乱、UA增高为特征的疾病,在一定意义上是体内嘌呤合成量、摄入量和尿酸排出量之间呈现紊乱状态。HUA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但均包含UA生成增多和肾脏UA排泄减少两种原因。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关于HUA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HUA患病率总体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但各地及不同文献资料报道结果差异较大。2011年青岛地区人群调查显示HUA患病率为10.0%,其中男性16.2%[3]。2012年上海社区居民调查显示 HUA患病率为12.5%,其中男性为15.0%[4]。2013年珠海社区居民 HUA研究显示总患病率为32.41%,其中男性为44.31%[5]。陕西秦岭以北地区HUA患病率为6.22%[6]。而本次调查显示西北地区民航飞行员HUA总患病率为25.26%,虽然低于沿海地区的男性HUA患病率,但是相比其他地区也处于较高水平,而且明显高于当地普通居民HUA的患病率。

有关飞行员HUA的报道较少,且多为空军飞行员。文献报道空军飞行员3年间HUA发展趋势研究显示,HUA患病率分别为8.2%、14.2%、14.6%[7]。空军飞行员与普通人群UA值的比较显示,25~45岁男性空军飞行员体内血UA值比同年龄、同性别的地方普通人员UA值高[8]。本研究显示,民航飞行员31~40岁HUA的患病率为峰值,达到31.03%,与徐琼峰等[9]对民航飞行员HUA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嘌呤类食物的摄入较多、大量饮酒、吸烟等有关,另外还与民航飞行员特定的飞行环境、工作强度等相关。

本调研究结果显示,HUA组体质量、BMI、ALT、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非HU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道相似[10-14]。HUA 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参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15]:(1)大血管及微血管的血管内皮损伤。UA盐易沉积于血管壁,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高UA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一氧化氮生成,诱发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当HUA并发其他危险因素时可进一步加剧血管内皮损害。(2)升高的UA促进LDL-C的氧化和脂质过氧化,伴随氧自由基生成的增加并参与炎性反应。(3)HUA参与众多的炎性递质生成,直接损伤血管内膜,激活血小板凝血系统,在脂蛋白氧化和斑块不稳定中发挥作用。(4)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诱导内皮细胞功能的异常。本次研究还显示,血压、心率、HDL-C、血糖等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道不一致。可能与纳入人群的数量偏少、人群年龄的分布等相关,有必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民航飞行员HUA相关指标研究。另外,非HUA组与HUA组BMI、ALT、血脂、血糖异常率比较,除HDL-C两组异常率无明显差异外,其他项目异常率HUA组均高于非HUA组,进一步证实了HUA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

HUA为一种与多因素关联,可能由相应因素引起或导致相应因素疾病,HUA具有涉及因素、疾病、形成多且复杂的特点,有可能通过HUA的防控进一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发生,可见加强HUA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5]。

综上所述,中国西北地区民航飞行员HUA呈现较高患病率,且31~40岁患病率达峰值,HUA组多项代谢性指标明显高于非HUA组。提示民航西北地区民航飞行员HUA防治形势的严峻性,加强对民航飞行员HUA的防控及矫治工作已迫在眉睫。在今后西北地区民航飞行员健康管理中,应注重HUA相关内容的宣教,改变以往的重体检,轻宣教的工作方式。特别是应加强西北地区民航飞行员HUA相关影响因素的综合防控及宣教工作,在民航体检中提高对UA检测重要性的认识。希望通过相应的工作方式及重点改变,有效保障民航飞行员的健康水平,有效保障民航飞行员的飞行寿命,有效保障西北地区民航飞行安全,同时为国家及航空公司节约可能因该类疾病导致停飞而造成的培养成本损失及医疗费用支出。

[1]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0,2(3):49-55.

[2]齐明旭,李世胜.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3,30(2):56-58.

[3]张琨,韩琳,李长贵.青岛地区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间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1,51(5):67-68.

[4]周弋,齐慧,赵根明,等.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病相关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4):351-355.

[5]邵小飞,周洪跃,刘新宇,等.珠海市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7):1172-1174.

[6]高彬,张麦叶,周洁,等.陕西省秦岭以北地区成人尿酸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横断面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4):389-392.

[7]马红雨,董磊,全首祯,等.空军飞行员3年间高尿酸血症发展趋势研究[J].武警医学,2012,23(3):201-202.

[8]潘晓玲,王天华.空军飞行员与普通人群尿酸值的比较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8):760.

[9]徐琼峰,肖毅,邓明钊,等.1110名民航飞行员血尿酸与血脂血糖和血压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1):2587-2588.

[10]关颖,毕齐.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与血尿酸及血脂水平的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7):734-736.

[11]石英,邓拥军.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相关性的研究[J].检验医学,2011,26(7):429-432.

[12]赵平.高尿酸血症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6):876-879.

[13]李递通.尿酸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4):612-614.

[14]朱德生,管阳太.高尿酸血症与卒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8(11):607-612.

[15]杨书凤,刘连友,周湘忠,等.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7):110-111.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高尿酸飞行员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很皮很皮的飞行员
2021年7月22日,演习期间,美军飞行员从F-16战隼中挥手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飞行员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
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思考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飞行员的酷装备
西北地区首届课博会在宝鸡召开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