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比较评价研究
2014-10-11姚晓芳沈道晴
姚晓芳, 沈道晴
(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合肥 230009)
一、引 言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1],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预计2050年中国城镇化率或超过80%。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同时,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等城镇化质量方面还相对滞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新要求,推进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2012年中部六省城镇化率仅为47.19%,低于全国5.38个百分点。因此明确界定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内涵,对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可以为推动区域经济的跨越转型,实现中部崛起提供决策依据。
二、文献回顾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关于城镇化质量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城镇化质量的内涵、综合测度、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叶裕民[2](2001)较早地提出了相对完善的指标体系,从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方面,选取了我国300万人口以上的9个超大城市,采用加权法来研究。国家城调总队、福建省城调队课题组[3](2005)在考察城市化质量时,在核心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上有所创新,从经济发展质量、生活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基础设施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等五个方面,采用指数法对2003年华东六省的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袁晓玲等[4](2008)从物质文明的城市化、精神文明的城市化和生态文明的城市化三方面考量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城市化质量综合得分情况。王家庭[5](2009)从经济、社会、环境指标和城市化率来衡量城市化质量,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2006年4个直辖市和26个省会城市进行研究。李明秋[6](2010)增加了衡量城市化推进效率的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对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
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者对城镇化质量的研究,存在以下的不足:
第一,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我国对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未达成一致意见,充分考虑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将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水平结合在一起统筹分析的研究较少;
第二,在研究的地域上,对城镇化质量的实证研究多在全国范围,或者仅仅局限于某个省市内部,而对中部六省的城镇化质量的比较研究还较少;
第三,在城镇化质量测度的方法上,由于不同学者所研究的地域及获取指标数据的难易程度不同,具体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加权法、指数法、数理统计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文首先在总结前面各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城镇发展质量、城镇化效率、城乡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提出较为全面的衡量城镇化质量的测量指标体系,然后运用SPSS因子分析的方法确定权重,选择组间连接法进行聚类分析,对中部六省的城镇化质量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与全国城镇化质量较高的北京市进行相应的比较,结合各省市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于研究城镇化进程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为了准确界定城镇化质量,要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因此本评价体系选取的30个指标,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系统性——指标要有代表性,能够全面科学的反映城镇化质量的内涵;第二,可获得性——指标要能从权威资料获得,有较高的可信度;第三,可比性——指标在统计口径、范围界定上要有可比性。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从城镇发展质量指标、城镇化效率指标、城乡协调发展指标三个方面来衡量城镇化质量。其中:第二产业的比重、第三产业的比重、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每万人医院床位数、每万人执业(助理)医师数(人)、平均预期寿命、城镇登记失业率可以直接从各省市的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2012》获得数据,万人拥有公共汽车、万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万人拥有公共厕所、供水综合生产能力、城市绿化覆盖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可以直接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和《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2》中获取,其他指标可利用公式计算得出。如:
表1 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
3.评价方法
在城镇化评价指标确定后,借助SPSS17.0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的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扩展和推广,主要利用的是降维的思想,通过对原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导出能够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不可观测的综合变量,通过这少数几个综合变量去描述原始的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基本步骤包括: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估计因子载荷矩阵、因子旋转和估计因子得分。
四、实证分析
1.采集原始数据
本文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2》、《湖北统计年鉴2012》、《湖南统计年鉴2012》、《安徽统计年鉴2012》、《江西统计年鉴2012》、《山西统计年鉴2012》、《河南统计年鉴2012》、《北京统计年鉴2012》,全部为2011年的统计数据。
首先对数据按均值为0、标准差为1进行标准化,以消除无量纲与数量级的不同。将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计算得到描述统计量、相关系数矩阵、公因子方差、总方差分析、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等。
2.提取特征向量和特征值
根据变量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由表2可知,变量相关系数矩阵有四大特征值,即:20.130、4.627、2.010、1.655。按照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前四个因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94.741%,因此认为前4个因子已基本包括所有评价指标要反映的内容,足以反映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问题。
表2 总体方差分析
3.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并提取公因子
对提取的4个公因子F1、F2、F3、F4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并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对原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出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矩阵,如表3所示。根据因子正交旋转矩阵,可以将指标分成4个公因子并进行命名。第一个公因子F1在X1、X2、X5、X6、X8、X9、X10、X11、X13、X16、X17、X18、X24上有较大的载荷,可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质量因子;第二个公因子F2在X3、X25、X26、X27上有较大的载荷,称为城镇化效率因子;第三个公因子F3在X20上有较大的载荷,称其为空间发展质量因子;第四个公因子F4在X28上有较大的载荷,称为城乡协调发展因子。
4.各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排序
运用回归法得出了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如表4所示。用F1、F2、F3和F4分别记为中部六省在4个因子上的得分,则有:
表3 旋转成分矩阵
表4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以各个因子的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评价得分,构造如下综合评价模型: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各因子的因子得分和排名以及综合评价得分和排名情况,如表5所示。为了更加客观地评价与比较,我们同样采集了国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北京市2011年的相关数据做了同样的数据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城镇化质量的分析中,有些因子的得分为负数,这是由于在整个实证分析过程中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而导致的结果。
5.各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评价
(1)从总体排名结果分析 一是与全国城镇化质量较高的北京市得分相比,中部六省的城镇化质量总体不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二是城镇化质量层级明显,省级间发展不均衡。山西省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排在首位,依次是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
(2)从因子排名结果分析 各因子单项排名与综合得分排名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在城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因子F1上,山西省排在首位,得分为1.157;其次是湖北省,得分为0.098。这说明这两省在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良好,比较注重教育和科技的投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为经济快速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城镇化效率因子F2上,江西省排在第一位,得分为0.658;其次是湖南省,得分为0.351;这说明这两省比较注重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效率,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城镇化新道路。在空间发展质量因子F3上,河南省排在首位,得分为1.344;其次是江西,得分为0.539,这与河南、江西是农业大省的省情相一致。在城乡协调发展因子F4上,湖南省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小,城乡在经济、社会上的协调性较高。
(3)从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质量分析 人口城镇化率是反映城镇化水平的一个核心指标,其与城镇化质量的关系可以概括为量和质的关系。从表5中可以看到,湖北省属于高水平-低质量失调型。2012年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为52.57%,仅有湖北省高于这一标准,为53.50%,而湖北省城镇化质量仅排第4,综合得分为-24.879。湖北省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更加关注城镇化的质量与内涵,强化区域功能完善,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同步推进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山西省和江西省的城镇化水平、城镇化质量均较高,属于高水平-高质量型,今后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是在保持城镇化质量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河南省和安徽省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均排在后两位,属于低水平-低质量滞后型。其中河南省城镇化水平最低,低于全国10.14个百分点,低于北京市43.80个百分点,其城镇化质量排在第5。由此说明,这两个省具备进一步吸纳人口的空间与能量,可以在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业化步伐、壮大经济实力来推进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质量不相一致的现象,我们可以得知仅仅按照人口城镇化率这一单指标来评价城镇化是不科学的,因此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综合指标体系来评价城镇化的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表5 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名
6.聚类分析
首先对所选取的30个指标标准化处理,然后选择组间连接法对中部六省进行系统聚类,得到树形图如图1。
图1 中部六省聚类分析结果
将六省分为4类,第一类是山西,第二类是安徽、河南、江西,第三类是湖北,第四类是湖南。第一类,山西作为全国能源工业基地,有效利用能源优势,已形成“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但是该省在生态环境、城镇化效率等方面与周边省份尚存差距。在城镇化进程中,要科学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降低单位GDP的能耗和废物排放,构建新型城乡联系。在推动城镇化效率方面,严格按照“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格局,加快新区建设和旧区提质,率先在通信、城市道路、公交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在稳步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注重节能减排,要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新道路。
第二类,安徽和江西凭借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强化城镇分工协作、密切区域经济联系上优于中部其他省份,城镇化的产业推动作用更加明显,但是两省在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基础设施方面相对薄弱,在今后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关注就业,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关注民生,提高医疗、教育水平,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城镇化水平低一直是影响河南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河南要发挥农业大省的比较优势,在发展现代农业、县域经济上取得突出成绩,并且依托中原城市群,要逐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同时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注重通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来提升城市功能,进而推动城镇化建设。
第三、第四类,湖北和湖南利用“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机遇,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先行先试,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注入了改革的活力,但是两省还需进一步地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两省要加强城镇绿化,切实做好对城市及周边绿地、植被、水资源的保护,降低对自然环境破坏,改善和提高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同时要提高空间发展质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城镇环保、通信、水、电、气管网设施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在协调工业化与城镇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应先行先试,走内涵式、集约式、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1]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大排名[J].中国经济周刊,2013,(9):22-28.
[2]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3]袁晓玲,王 霄,何维炜.对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2):38-45.
[4]王家庭.我国城市化质量测度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12):127-132.
[5]李明秋,郎学彬.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2010,(12):182-186.
[6]国家城调总队福建省城调队课题组.建立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J].统计研究,2005,(7):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