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2014-10-11高成磊

甘肃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

高成磊

〔关键词〕 化学教学;实验;准备工

作;讨论式教学法;指导;

考核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8—0066—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做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习惯。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化学实验教学效率低下,发挥不了其最佳的作用,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要求每个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本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设计出详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所需要的主要仪器和药品,以及处理实验数据时所需要的物理常数等。只有对所有这些都考虑清楚,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进入实验室之前,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没有预习或者预习不充分的学生不能进行实验,直至预习达到要求才能进行实验。这样严格要求,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习惯,另一方面有效保证了实验操作正确、实验结果准确。对实验数据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可以防止出现实验现象不明显或者数据不符合规律等情况。

二、适时采用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增加学生之间的协助和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围绕某一中心内容进行讨论,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激活思维,集思广益,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讨论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笔者是这样做的: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上课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一般采用分组讨论、全班讨论或两者相结合的形式。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小组讨论的问题进行汇总,之后形成全体学生的共识。最后让学生利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课本上的习题。

三、重视实验中的指导工作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全程指导,对学生实验仪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操作不当的予以及时纠正。对实验设备、价格昂贵的仪器,学生担心损坏、赔偿不敢动手操作,教师要讲解仪器规范操作程序,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存在疑惑的地方,教师及时予以解答,使学生了解实验原理,从而引发积极思考,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证明,这样教学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制订合理的考核方法

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考核不仅是要检验基本概念掌握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考核的公平与公正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考核方式不合理、计分不公平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对教师而言,通过考核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便今后调整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和学生一起制订合理的考核方法,以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提高实验能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审视思考,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实验流体力学》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