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的眼 学生的眼

2014-10-11廖力伟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7期
关键词:个面大屏幕物体

廖力伟

案例描述:

“观察物体”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学目标是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可能看到物体不同的样子;在一个位置上,同时最多看到一个物体的3个面;能用正确的观察方法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观察物体来自生活的需要,应当是真实的、可感的,电子白板和ipad的交互性、生成性、灵活性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体现出“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更加便捷、生动、有趣。

教学片段:

一、观察之眼

师:让我们再次观察投票箱,你们可以看到它的几个面?

生1:2个面。

生2:1个面。

师:为什么观察同一个投票箱,却有不同的结论?

生:因为看的角度不同。

师:老师也想对投票箱进行观察(师随之选择一个位置),站正问:你们猜猜看,现在老师能看到投票箱的几个面?

生猜:3个面。

(教师用ipad展示:正面、侧面和上面)

师:老师比你们多看到一个面。如果再换一个位置,会不会同时看到更多的面?

生1:能!

生2:不能!

师追问:那你觉得是几个面?

生1:4个!

师:有同意他的想法的吗?(大约有十多个学生同意)

师:现在有不同的观点,这些都是你的猜想,很大胆!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还是让实践来检验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找一个看得最多的角度拍摄。

小组汇报(用airserver推送图片到大屏幕),每组都是最多看到3个面。

师:祝贺大家经过进一步的仔细观察,修正了错误,在实践中找到了真理。

分析:ipad做教师的眼睛,拍摄出教师现场看到的画面,并且和孩子们分享,让同学们可以直接看出,究竟教师能够看到几个面。学生一目了然。这比传统教学中出现预先拍摄好的照片更有说服力,也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在学生的活动中,ipad先充当学生的眼睛,记录下了他们看到的图像,又把自己看到的图像分享给其他同学。学生个人的活动经验是单独的,但把全班同学的探索结果都显示出来,让个人的经验上升为整体的结论,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

二、探索之眼

出示2个小正方体拼接的组合体,想象出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形状。

师示范操作:教师先站在所要观察物体的前面,弯下腰去,找到了正对的位置,用ipad记录下教师看到的景象。(教师用ipad拍照,然后用docas软件画边线)

要求:用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竖着摆成一个长方体(如图1),从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一看,分别看到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学生打开ipad的自制软件“观察物体”,学生在ipad上操作)

师:如果改变摆放方式,如图2这样放。从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一看,分别看到的又是什么图形?请你再摆一摆。

学生独立在ipad上操作。(用airserver将一位同学的结果投影到大屏幕)

师:同样正方体的个数,换了一种摆法,从正面、侧面和上面去观察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看来找准正确的观察角度,仔细观察十分重要。

分析:从正面看到图形后,让学生画出边线并直接擦除图片,只留下学生刚刚画的边线,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在第二个环节,先不实际操作,让学生利用手中的ipad作为白板,直接拼出想象后的形状。这里就突破了原来白板教学只能有一个同学与教师互动的瓶颈,让每一位同学都成为参与者。观察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充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检测之眼

师:最后,我们来做一组练习,检测一下今天的学习效果。

(教师现场发送1组练习,共10题,学生独立练习)

师:全班全对的有4题,错误率最高的是第6小题,有一半同学出错,其余题目都是个别同学出错。

组织讨论第6小题(题目:圆柱体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

生:我用ipad拍下了正面看到的形状,是长方形。(推送拍到的照片与全班同学分享)

分析:这组练习的时间只有5分钟,时间到后自动停止答题,学生ipad上现场反馈出成绩。教师根据反馈结果进行选择性的讲解。在这里既可以控制答题的时间,又可以及时看到学生掌握的情况,反馈的情况既能精确到题,又能精确到人,教师不仅可以选择正确率较低的题进行集中讲解,又可以找到掌握较薄弱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这是以前的教学中无法实现的。

案例反思:

ipad教学还是一个全新的模式,新的课堂模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也是适应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助力器。

一、改变格局,关注主体学情

ipad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讲台或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格局,教师手中的ipad变成了一块移动黑板,可以让教师行走于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这种自由式课堂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一个亲切的眼神,一个鼓励的表情,都让课堂气氛变得自然而活泼,教师像一个讲故事的大哥哥、大姐姐,学生们都愿意倾听和交流,大胆地发散思维,踊跃表达。课堂格局的改变毫不费劲地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内容上来。真正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才是学习的小主人,于是他们积极参与。

二、更新界面,吸引注意

学生年龄较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上课注意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孩子很容易上课走神,而ipad漂亮的界面、良好的互动性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提升了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无论教师走在教室哪个角落,只要手指轻轻一触,大屏幕就会出现精彩的变化,此时的教师就像一个魔法师,尤其让学生感到神奇。

三、展示、评价改进

ipad教学在互动展示交流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有优势的平台。传统的课堂展示需要教师指名,学生走到讲台前,由教师协助将其作品投影到屏幕上。而ipad课堂中,学生只需在座位上轻轻一触屏,自己的作业就会在几秒钟内投影到大屏幕上,供全班同学分享。这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实现了学生手中“人人一块小白板”的教学理想,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争先恐后地要求进行展示并参与讨论,真正成了学习的小主人。

关注学情、关注教情,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探究性,这种课改精神在传统课堂不能完全实现的时候,必须借助于高新科技。小学生精力有限,容易对新鲜事物感兴趣,ipad教学中不断引进新鲜的内容供学生学习,善变的刺激可对学生长期有效。今天ipad不再是时尚人士的专利,已普及在孩子手中,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其价值,实现现代科技与传统课堂的完美结合便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ipad进入课堂无论从教学理念还是学习方法乃至课堂结构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新的变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潮流,基于新技术的课程改革必将是未来课改的必经之路。

◇责任编辑:张 莹◇

猜你喜欢

个面大屏幕物体
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的
都怪豆腐太脆弱
宁夏
日本公布新年号:令和
浅谈LED大屏幕在县级春晚中的应用
美丽的魔方体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力”常考易错点扫描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