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课前准备 提高讲评效率

2014-10-11陈金波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7期
关键词:茶壶笔算小鸡

陈金波

讲评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课型。就一节数学试卷讲评课来说,一般分课前准备、课中展开和课后跟踪三个部分,其中课前准备是基础。

一、试题细批,知己知彼

这是上好试卷讲评课的前提条件,通过批改试卷,教师可以发现试卷中哪些问题学生解答得比较好,哪些问题错误率高。在阅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记录,还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想想哪些题目学生出错是因为自己教学不当,应该如何改进。这样不仅可以发现学生的问题,还可以发现教师教学时存在的问题,从而和学生一起改进、一起提高。

如,教学“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连减”时,有这样一道题:笔算80-26-38=?有学生这样写:80-26-38=16,但是笔算时只算了80-26=54这部分。出现这样的错误,其原因是学生在学习笔算连减之前刚学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就忽略了计算54-38。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在错题的旁边写上“少了什么?”同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记下来,今后再遇到这类题目时,多关注一下这些学生的笔算情况。

可见,试卷讲评课的准备工作在阅卷时就应开始,不细改试卷的话就可能放过学生的错误,从而使学生一错再错。

二、重点归纳,有的放矢

1.错误整理。

教师首先要充分地了解试卷,知道试卷各个知识点的分布、考查的重难点及学生易错的题目,然后对试卷的题目进行归类,可以按照知识点归类,易错题目归类,也可以按照难易程度归类。这样讲评的时候才能具有针对性,学生理解起来也才更加深刻。

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一道题:求一共有多少只脚?给了一只小鸡,下面写着算式2×1,让学生在2只小鸡、3只小鸡、4只小鸡下面写上算式。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学生分别写上算式2×4、3×6、4×8;第二种学生分别写上算式4×1、6×1、8×1。通过把错误归类,进行分析,发现第一种出错的原因是:对乘法的意义理解不够,并且没有看懂题意;第二种出错的原因是:把小鸡看成了一个整体再列式。这样,通过分类整理就便于分析错因。

2.数据分析。

教师对于测试结果要做好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不仅要统计班级考核结果,如平均分、优秀人数、及格人数等,还要统计试卷作答情况,包括各题出错率、特殊题目等。从而使教师在讲评的时候能够做到有所侧重,学生也能更好地自我认识和评价。如图所示,通过这个成绩统计表,教师就能很清楚地知道班级的整体情况。

如,“搭配的学问”课前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荤菜有牛肉和鸡肉,素菜有青菜、萝卜和西红柿,吃饭的时候要选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并把这些搭配方法完整地写出来。统计发现,约有55%的学生能完整、有顺序地写出这6种搭配方法;约有15%的学生能写出这6种搭配方法,但不是有顺序地写下来;还有30%的学生不能完整地写出这6种搭配方法。由此可知这节课如果只讲例1就太单一了,但如果例1、例2和例3都讲则内容太多,学生无法接受。所以,选择教学例1和例2是最好的。

可见讲评前,教师不仅要统计好班级的成绩,还要统计好学生的答题数据。通过统计和分析,才能明确讲评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3.重点明确。

一套试题中各题目难度不一,学生的出错率和出错程度也肯定不一致。讲评要有针对性,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性、典型性问题加以点拨剖析。应重点讲评绝大多数学生容易出错的试题,因为这类试题往往迷惑性和综合性较强。而对于那些错误率较低的题目则一笔带过,留待课后个别解答。这样做就为重难点题目赢得了更多的讲评时间,讲评效果也就更突出。如,

上述这道题学生的错误率较高,其原因是,学生不理解题意,不会看电表。针对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这类涉及生活经验的题目理解起来特别困难,所以在试卷分析的时候要重点讲解。

因此在讲评课备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和接受能力确定讲评重点,对哪些题目该讲,哪些题目不该讲,哪些题目该重点讲,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讲评过后可以对此类题目稍做变动,训练学生思维的转变,由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过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和灵活多变的能力,从而提高讲评课的效率。

三、解法阐述,且行且思

改试卷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出错的原因很奇怪,难以定位。这时,教师通常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很多情况下学生说着说着就会发现自己出错的原因,教师也可以就此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加了解学生。同时这次表述,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免今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如,“观察物体(一)”的课外作业,有如下题目,解题错误集中在学生②这里,部分学生课前是这样说的:学生①站在茶壶的后面,所以他看不到茶壶的柄,应该和下面的第3个连起来;学生③站在茶壶的前面,能看到茶壶的正面,应该和第4个连起来。有一部分学生能很快说出学生②站在自己的对面,所以看到的跟自己看到的相反,应该和第2个连起来;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②看到的茶壶样子说不清楚,这时教师可以启发他们:你看到的茶壶是什么样的?你站的位置和学生②站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很快就能发现学生②的位置就在自己对面,看到的茶壶和自己看到的应该左右相反。

郑毓信教授说过:“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就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反思的过程。”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及时引发认知冲突,学会自我剖析。同时学生有了这个难忘的经历,今后做这类题目就能避免重蹈覆辙。

四、互助交流,取长补短

试卷讲评课一般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但是课前也可以让学生互助,在同学的帮助下对错题进行简单的了解和分析。通过互助,让学生参与进来,多让学生自己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自己讨论的基础上再由教师综合、点评,形成一个参考答案,进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明确,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敏捷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讲评课的效率。

如,下面这道题目,学生的出错率很高。学生在互助交流前,先进行分组,然后确定一个学生为组长,每个组学生有对有错,出错的情况各不相同。组长要清楚具体的操作过程,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逐一进行解决,对于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向其他组求助。这道题第一个问题:从上面看是2个正方形的有( ),很多学生选了1和4,但没选2和5,所以第一个问题讨论的焦点是为什么要选2和5。学生讨论如下:

生1:用实物观察,如果近一点观察还有高低,可以拿远一点观察;

生2:把实物拿到投影仪上观察,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

生3:这个是我们从上面看到的面,与高低无关。

通过课前互助,不但让学生对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便于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分析、点评,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讲评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在操作中感悟新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通过生生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一节高质量的数学讲评课,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选择重点分析,更要让学生参与到讲评课中来,互帮互助。同时要优化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让数学讲评课更有效率。

◇责任编辑:张 莹◇

猜你喜欢

茶壶笔算小鸡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闪电小鸡
怎样做将格子乘法与三位数乘法笔算相结合
小鸡想飞
带孔的茶壶
独一无二的茶壶
卷纸小茶壶
怎样笔算加、减法
小鸡不见啦
别碰烧开水的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