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语义探析
2014-10-10张俊宇
张俊宇
这是汉语水平六级考试(HSK)的一道经典题目:“小明和小强正在谈论小红,这时小红走了过来,小明对小强说:‘说曹操曹操就到。问:谁到了?A.小明B.小强C.小红D.曹操。”知其然者会心一笑,不明事理者一头雾水,其实,成语不单是外国留学生学习的难点,对于中国的高中生亦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莫彭龄曾说,成语象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汉语语言文化的精华、活化石。如果考生没有相应的文化积累,面对成语题目只能摇头叹息,因此,成语考查中,“望文生义”就成为考生的一种典型错误。其实,如果我能够培养考生追本溯源的意识与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晓成语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并明确成语语义考查的经典错误类型,打好成语题目的攻坚战会相对容易。
一、成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是词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比喻义是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而产生的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
(一)一重含义
部分成语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一重含义,或取本义,或取引申义,或取比喻义。在挖掘该成语发展脉络时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性,但是记忆时只需记住其固定的一重含义即可。
1. 本义。有的成语是可以“望文生义”的,如“力不从心”,依据字面理解,“力”解释为“力量、能力”,“从”解释为“依从、顺从”。“力量不能顺从心意”即“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这样解释已经可以基本领悟这一成语的含义,但是我们也可以深入探究其来源从而加深理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地。”很多源于民间口头创作的成语,如“咬文嚼字”、“阳奉阴违”、“心直口快”之类是可以依据字面意义理解的,但是一些典故性质的成语就需要特别慎重。
例如:(2013浙江卷)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B项错误类型——望文生义。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所有东西兼收并蓄。常指收罗的东西多,毫无漏遗。出自唐·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如果妄自将“捐”揣测为“捐款”,那么理解就与该成语的本义相去甚远。
2. 引申义。有的成语本义已不再使用。如“粗茶淡饭”,字面义是“粗劣的茶水、清淡的饮食”,如仅停留在这一层面的理解还没有领悟到这一成语的精髓,它更代表一种生活理念,指“简朴、清苦的生活”。做更深入的探究,会发现这一成语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它出自宋·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这首诗表达了黄庭坚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此类成语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二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掌握此类成语要将其置于作品中或具体历史故事中去感悟它的意义。
例如:(2014大纲卷)A.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A项错误类型——望文生义 。《晋书·谢玄传》记载:“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失措。如今取其引申义。
3. 比喻义。比喻义因比喻而生发含义,如“叶公好龙”仅字面解释为“一个叫叶公的人喜欢龙”会让人莫名其妙,其实它包含一个故事。汉·刘向《新序·杂事五》记载,“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夫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这个成语比喻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如果再做深入探究,还可以由此感受历史文化心理。历史人物叶公实际上是个战绩辉煌、乐善好施的人,只是曾经得罪过孔子。专家指出,汉代刘向描写的这一寓言故事反映出汉代儒家思想走向独尊的地位后,对楚道之风等其他学派的贬斥。为此,清人王士祺感叹道:“地下子高应一笑,世间谁解好真龙。”此类成语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此类成语要体会神话故事的精神实质或寓言故事的寓意,多数情况下为该成语的比喻义。
例如:(2013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A. 阳春白雪 B. 通常 C. 迥异 D. 高高在上
“阳春白雪”源自《对楚王问》:“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阳春白雪”原指两首琴曲《阳春》和《白雪》,对话中宋玉即以此设喻。现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如今只取其比喻义。
(二) 多重含义
部分成语在使用中保留了本义及引申义或比喻义双重含义,有时甚至具有多重比喻义。这些成语成为高考的热点词语,但有时我们又对其一种含义的使用感到陌生,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做积累。如“一针见血”通常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例句:“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例句就选用了该成语的本义,但容易被判为病句,错误类型为望文生义。“秀色可餐”本指美好的容色使人忘掉饥饿,指女子姿色美丽诱人,后也用于形容自然景色幽美秀丽。例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秀色可餐,果然名不虚传”。这里就选择了该成语的引申义,也容易被判为病句,错误类型为搭配不当。在高考中,这类成语出现几率较小,难度偏高。endprint
例1:(2010年湖南卷)D.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
“一泻千里”出自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大河,一泻千里。”泻,水往下直注;本义指江河水流迅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可形容价格猛跌不止。该句选用了其本义,容易被判为病句,错误类型“望文生义”。
例2:(2010年北京卷)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信马由缰”,信、由:听任。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漫无目的的闲逛,也比喻随意行动。这一成语有双重比喻义,这里选择了第二重,该句是正确的。
二、成语语义考查常见错误类型
在我们不知或不明确成语含义时,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但当我们明确其含义时并不等于不犯错误。从语义角度考察成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语义重复
语义重复指句中含有与该成语意义相互重叠或重复的部分,进而造成使用失当,尤其要注意那种比较隐蔽的语意重复——不表现为字面上的重复,是成语使用中的一种常见而疑难的错误类型,如“忍俊不禁地笑了”、“打得浑身遍体鳞伤”、“百姓生灵涂炭”、“现在的当务之急”、“三令五申地强调”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考试时注意加点成语前后的修饰成分或搭配成分。
例1:(2010年湖南卷)C. 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本义指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该成语已经包含了“说”这一动作,与后面“谈论着”重复,应替换为“兴致勃勃”或“兴高采烈”。
例2:(2012浙江卷)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语义重复,应删去“从根本上”。
(二)语义轻重
成语语义有轻重的差别,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慎重选择,切不可“重”词“轻”用,或“轻”词“重”用。下面几组成语在语义上就前轻后重:“信口开河—信口雌黄”、“无可厚非—无可非议”、“自惭形秽—无地自容”、“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视而不见—漠不关心”、“闻过则喜—从谏如流”、“叹为观止—空前绝后”,在使用中要结合语境判断。
例1: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俄国的两位大作家,都情不自禁地对莎士比亚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屠格涅夫借批评哈姆雷特,对莎剧 ,他的态度倒还像个绅士,总的来说还算温和。托尔斯泰就比较厉害,他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最猛烈的攻击,口诛笔伐,几乎把伟大的莎士比亚说得 。
A. 不屑一顾 一无是处 B. 颇有微词 一无是处
C. 心怀不敬 体无完肤 D. 嗤之以鼻 一塌糊涂
【答案】B。解析:第一组成语中,“不屑一顾”指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语义较重;“颇有微词”指对某人或某事不很满意,有不少隐晦的批评,语义较轻;“心怀不敬”指心中不尊敬、瞧不起;“嗤之以鼻”指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非常轻蔑,语义较重。根据文段表述“他的态度倒还像个绅士,总的来说还算温和”可知应选择语义较轻的成语,“颇有微词”最合适。第二组成语中,“一无是处”指一点儿对的地方都没有,语义较重;“体无完肤”比喻论点被全部驳倒或文章被删改的很多;“一塌糊涂”指乱七八糟,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根据文中“进行了最猛烈的攻击,口诛笔伐”一句可知,第二空应选择语义较重的成语。“一无是处”比“一塌糊涂”表意重,“体无完肤”与上文搭配不当,因此第二空应选“一无是处”。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如果我们能突破高考的狭小思维,以成语为中介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道题目的分数,更是一种文化的浸染。
(作者单位:珠海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校 彭 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