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密度对陵两优104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2014-10-10陈佳娜符辰建杨远柱邹应斌
杨 广,陈佳娜,符辰建,杨远柱,邹应斌
(1.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119;2.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其他产业和领域的转移,水稻种植方式从传统的手工插秧向省工节本的种植方式转型,其中水稻的机械化插秧(机插秧)是种植方式的发展方向之一。与常规移栽方式相比,水稻机插秧具有省工、省时、省力、省秧田,增加产量和效益等优点[1-4]。但杂交稻采用机插秧,必须对源于常规粳稻的机插秧技术作必要的调整,使其与杂交稻的品种特性和种植区域的耕作制度相适应[2]。
水稻合理密植是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不但可以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生长,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还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和抑制水稻后期病害的发生[5-10]。杂交稻机插秧适宜的栽插密度是我国研究的热点,但不同区域气候条件、栽培品种、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不同,所以因地制宜调整杂交稻机插秧的栽插密度,是改进杂交稻机插秧栽插技术的重要措施。据此,通过研究陵两优104机插秧不同栽插密度下光合能力、干物质积累、产量结构等差异,探索其机插秧条件下的高产栽培特性,以期为其在湖南地区以及类似地区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试验材料:陵两优1 0 4,系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湘陵750S 与华104 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早稻。试验地点: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28°24′54″N,113°12′52″E),试验前茬为水稻。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密度处理:D1( 33.3万穴/ hm2)、D2(25.0万穴/ hm2)、D3(17.5万穴/ hm2)。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30 m2,3次重复。氮肥(N)用量为150 kg /hm2,其中基肥50%(于移栽前1 d施用)、分蘖肥40%(移栽后7 d)和穗肥10%(穗分化始期);磷肥(P2O5)用量为56 kg / hm2,全部做基肥施用;钾肥(K2O)总量为105 kg /hm2,分基肥(50%)和穗肥(50%)2次施用。采用机插秧专用软盘淤泥育秧,于3月27日播种,4月13日采用洋马乘座式2ZGQ-7D25插秧机栽插,每穴4~5株。移栽后及时灌水护苗,返青至抽穗前浅水勤灌,总苗数达到预定穗数的80%~90%时,排水搁田7~8 d,抽穗期间采用浅水灌溉,之后干湿交替灌溉至成熟前7 d断水。其他田间管理按当地高产栽培管理进行。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分蘖动态调查 每个小区定点10丛,每5d记载1次分蘖数,直至齐穗期。
1.3.2 干物质和叶面积 于分蘖中期(MT)、孕穗期(BT)、齐穗期(FL)、齐穗后15 d(FL15)、成熟期,每小区取代表性植株6丛。测定绿色叶片的叶长、叶宽, 计算叶面积(叶面积=叶长×叶宽×0.75)和叶面积指数。齐穗前将植株地上部分分成茎、叶,齐穗后分成茎、叶、穗于105℃杀青30 m in后,70℃下烘至恒重, 测定干物质重,并计算光合势[9]和净同化率[10]。
1.3.3 冠层光辐射截获率 在分蘖中期、孕穗期、齐穗期、齐穗后15 d取样当天,采用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于晴天中午(11:00~14:00)同时测定冠层内外的光合有效辐射(PAR),每小区测定两个方向共4个点。以冠层底部与外部的光辐射比值为透光率,截获率=1-透光率。
1.3.4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于成熟期每小区收割5 m2(边3行除外),晒干换算成14%含水量后计为实测产量;同时每小区调查30丛有效穗数,按平均每丛有效穗数,取10丛测定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1.4 数据分析
用M icrosoft Excel2003整理数据,DPS V3.01进行方差分析,LSD0.05进行显著性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由表1可知,不同栽插密度对陵两优104的产量和有效穗数有显著影响,对千粒重和结实率影响较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其中以D1处理产量最高,为9.66 t/hm2,分别比D2、D 3 增产12.2%、22.4%。通过分析其产量构成可知,D 1增产的优势主要表现为有效穗数,其有效穗数分别较D2、D3显著高28.1%、50.7%。其他产量构成因子无显著差异。
表1 不同栽插密度对陵两优104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Table1 Effects of different transplanting densities on yield and yield com ponents of Lingliangyou104
2.2 分蘖动态
不同栽插密度下陵两优104的分蘖动态变化规律和达到最高分蘖期的时间基本一致(图1)。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分蘖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于移栽后39~44 d 达到峰值,其中以D1最高,为684.44个/m2,分别比D2、D3增加21.8%、63.1%。
图1 陵两优104不同栽插密度下的分蘖动态Fig.1 Tillering dynam ics of Lingliangyou104 under different transp lanting densities
2.3 群体干物质生产
栽插密度对陵两优104干物质生产有较大影响(表2)。从不同时期来看,栽插密度对生长前期(齐穗前)的干物质影响较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齐穗后干物质生产以D1(686.9 g/ m2)最高,显著高于D3。总干物质生产量D1分别较D2、D3高23.3%、47.6%,且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表2 不同栽插密度对陵两优104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g/m 2)Tab le2 Effects of different transp lanting densities on d ry matter production of Lingliangyou104
2.4 叶面积指数和冠层光辐射截获率
2.4.1 叶面积指数 图2表明,从分蘖期至齐穗后15 d,水稻叶面积指数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均在孕穗期至齐穗期达到最大值,D1、D2和D 3分别为9、7和6。同一时期各个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均以D1最高,且中后期(齐穗后)与D2、D3的差异逐渐增大,为D1群体后期干物质的积累奠定 基础。
图2 陵两优104不同栽插密度下的叶面积指数Fig.2 Leaf area index of Lingliangyou104 under different transp lanting densities
2.4.2 冠层光辐射截获率 不同栽插密度处理下,群体冠层光辐射截获率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图3)。同一时期各个处理的冠层光辐射截获率均以D1最高,分蘖中期、孕穗期、齐穗期和齐穗后15 d分别为72.28%、90.36%、86.87%、93.86%。分蘖中期,各处理间冠层光辐射截获率差异较大,D1分别比D2、D3高11.67、25.91个百分点,但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各处理间差异变小,齐穗后15d D1、D2、D3的冠层光辐射截获率分别为93.86%、85.69%、85.35%。
图3 不同栽插密度对陵两优104冠层光辐射截获率的影响Fig.3 Effects of different transp lanting densities on light transm ittance rate of Lingliangyou104
2.5 光合势和净同化率
从表3中可以看出,从分蘖中期至孕穗期以D 1的光合势最高,较D2、D3分别高14.6%、88.1%,但仅显著高于D3,与D 2处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孕穗期至齐穗期,D1处理的光合势分别较D2和D3高28.2%、67.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齐穗期至齐穗期后15 d,也以D1最高,分别较D2、D3显著高45.0%、57.5%。
表3 不同栽插密度对陵两优104光合势和净同化率的影响Table3 Effects of different transp lanting densities on photosynthetic potential and net assim ilation rate of Lingliangyou104
各生育阶段的净同化率均以D3处理最高,且分蘖中期至孕穗期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孕穗期至齐穗期以及齐穗期至齐穗期后15 d各处理间均差异不显著。
3 小结与讨论
适宜的栽插密度是获取水稻高产的一个重要栽培措施[11]。早稻生长期间由于温度低,营养生长时间短,生成有效分蘖的时间段比较短,所以早稻机插必须保证一定的栽插密度,以提高基本苗数和有效穗数。何水清[12]等研究表明,杂交早稻品种机插秧密度必须控制在20.83万~27.78万穴/ hm2之间,王旭辉[13]等则认为早稻机插密度以23.81万~27.78万穴/ hm2为好。而在该研究条件下,栽插密度为33.3万穴/ hm2时产量表现最高(9.66 t /hm2)。随着机插密度的减小,陵两优104的每穗总粒数和粒重增加,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基本苗数、最高苗数显著减少,最终导致产量降低。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品种以及地区气候差异有关。
抽穗至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生产量是水稻群体质量的重要指标[15],水稻群体冠层光辐射截获能力直接影响干物质生产,而LAI 的大小直接影响水稻冠层光辐射截获能力,该研究中,增加栽插密度明显提高了LAI和光合势,因此在高栽插密度条件下,群体的干物质生产量尤其是齐穗后干物质生产量显著增加,从而获得高产。
试验并未得出机插密度与产量的单峰曲线结果,不能说明33.3万穴/ hm2的机插密度为陵两优104在湖南地区最适宜的机插密度,但可以33.3万穴/ hm2的机插密度为中心,设置密度梯度,并进一步扩大密度范围进行试验;另外,还需考虑年际间的变化,进行重复试验,确定陵两优104在湖南地区最适宜的机插密度。
[1]朱德峰,陈惠哲. 水稻机插秧发展与粮食安全[J]. 中国稻米,2009,(6):4-7.
[2]张锦萍,钟 平,陈 川,等. 杂交稻机插秧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1,3:50-52.
[3]张集文,李 莉,程建平,等. 籼型杂交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初步研究[J]. 杂交水稻,2008,4:37-42.
[4]程建平,吴建平,王友根,等. 机插对籼型杂交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机化,2009,6:45-48.
[5]杨文钰,屠乃美. 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张桂芬,鲁传涛,申效诚,等. 栽插密度、施氮量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综合生态效应[J]. 植物病理学报,1995,22(1):38-44.
[7]薛应征,刘贺梅,殷春渊,等. 氮肥与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11,(1):19-20.
[8]闫 川,丁艳锋,王强盛,等. 行株距配置对水稻茎秆形态生理与群体生态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07,21(5):530-536.
[9]张宪政. 作物生理研究法[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136-156.
[10]李 杰,张洪程,常 勇,等. 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J]. 作物学报,2011,(7):1235-1248.
[11]徐春梅,王丹英,邵国胜,等.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超高产水稻中早2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08,(5):507-512
[12]何水清,林龙你,叶晨光,等. 机插秧促早栽培和早稻插秧密度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58,60.
[13]王旭辉,杨祥田,丁 璇,等. 早稻机插秧的密度和本数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12,(3):52-54.
[14]凌启鸿. 作物群体质量[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