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造型设计的内在与显现
2014-10-10徐云栋
徐云栋
玉雕设计中“内在”与“显现”的把握,一个重要的层面就是对蕴含在设计背后的艺术及其意义的探究。注意并努力去利用发现那些更有“意味”的东西,是有思想、有方法的现代琢玉人要求。南齐美术理论家谢赫云:“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辟,若取之象外,万厌膏腴,可谓微妙也。”玉雕造型设计是具有人文价值的设计,需要创造出人们追求的“诗意”特质。
An important dimension for Internality and Demonstration of
Jade Carving Design lies in the explorations for inherent art
and its significance behind the design and efforts for utilizing
and discovering more “connotation”.
造型设计是一种创造,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追求。中国古代先民发现了石之精华——玉,将玉的造型设计成向天祈福,与地求存,繁衍不息,荣华富贵的追求寄托。先人的古玉造型简洁大气、自然精美,无可比拟。漫漫千年,一代又一代的琢玉人口传身授,日积月累,用他们的智能和汗水创造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中华玉雕艺术,玉的发展史与中华文明史的形成发展形影相随,与历代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物质追求息息相关,集中了中国人的社会与文化的集体审美意识,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以及审美趣味。
玉雕造型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凝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艺术风格,渗透着浓厚的艺术趣味,无论是庄重繁复的礼器,还是生动多变的配饰,玉雕的造型,体现了极其精湛的工艺价值和极高的欣赏价值,中国人对玉的崇拜为全世界其他民族所仅见,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赋予了太多想象,因此玉的设计与其他的设计相比,更讲究与自然的对话,与材料的呼应,通过玉材的形状、皮色、质料,因材施艺,以艺达意,创造出绝妙佳品,所谓“审曲面执,以饬五材”(《考工记》)。
玉作为石之精华天然的材料,它的形成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形状、大小、质地、密度、皮色,极为多样,可谓千差万别,因此它的设计一定不能像木雕、泥塑那样想着造型去找料,往往是看着材料想造型,寻构思,通过观察、揣摩、思考、把玩,最后落定此玉可做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什么题材才是此料的最佳设计,这一酝酿过程堪称艰难,可谓痛苦,特别需要借助灵感的触发,有时瞬间找到对应的内容,会让人思如泉涌,兴奋难抑,真是一料一设计,一石一世界,由此而产生的艺术效果也是难以预见,玩味无穷的。
中国传统的工艺造型设计总是贯穿了“人”与“物”的呼应和对话,强调“因材施艺”、“因地制宜”的方法和途径,成为了中国传统设计之精神。明代计成在《园冶》中总结了我国传统的造园原则和手段,提出了“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精辟论断,“因”是讲利用原来条件“地”的设计,园林建造中“因者,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谢,小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而“借”则是指设计的联系与利用,“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它的原则是“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造园者巧妙地因势布局,随机因借,做到得体合宜。最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呈现出虽然是人工之手中造出来的园林景观,却好像天然形成,其中巧妙之处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精心于形体适度,比例得宜的设计,达到完美天然的艺术效果。这里所说园林设计原则同样适用于玉的造型设计。要善于巧妙利用玉石的天然外形,避开瑕疵,借用皮色,以及手感,观赏角度,作出全方位的考虑,结合琢玉者的擅长,灵活施艺,有的玉适宜雕人物,有的适宜做山子;有的能雕花草而不适雕其他,质、形、色浑然一体,需要找到最合适宜的题材,构思出最有诗意的画面,表达出最有趣的形式,将意蕴的追求,营造在一定材料上,独施匠心,形成“宛若天成”的雕刻境界。
玉雕的设计尤其讲究保留自然的气息,通过细心的揣摸,发现和保留材料中偶然随遇的自然性肌理,如:石纹、开裂、风化、水浸、火烧因素,巧妙避让,提炼利用,有意识地控制作品造形表面的纹理组织,结合造型需要,表现自然对象不同质感的对比,如“枯叶”与“花朵”,“衣纹”与“肌肤”,“山石”与“流水”等等,再比如不同对象的巧妙组合:“荷叶”与“青蛙”,“人物”与“动物”,“山水”与“楼阁”等等,通过艺术家特有的观察角度,经过长时间严谨的思考后,在作品上形成一种和谐的流露和巧妙对比,让视觉和触觉的效果通过工艺处理,将滑润与毛糙、细腻与粗犷、柔和与强烈、拙朴与精致等呈现出来,发挥出材料本身的特性,体现坚硬、细腻、温润,形成玉质特有的丰富效果,让人在观赏品味的同时有着无穷的艺术回味。
玉雕的造型设计要能够摆脱常见习惯定式,避免简单照搬自然现实的原形,千百年来玉雕中的人物、动物、花草造型都不是自然“写生”的形态,往往通过高度概括,提炼夸张,将最简单的线条,表现出最鲜明的形象。这里如何概括,怎样夸张,体现了设计者的眼力和修养。如同中国文人画所追求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语)所谓“似”,是指神气、情感。所谓“不似”,是指形的变化突破。因为有了形的“不似”,所以才有神韵的“似”。千年积淀的古法造型将琢玉中表现出的“神似意味”发挥得淋漓尽致。玉人、玉鹰、鱼鸟、玉蝉等等许许多多变形夸张的形式体现了这一追求。对自然原形的突破是为了强调意趣和精神的追求,造型内在意趣的表现,是作者发掘表现对象的精神和意境,让工艺表现的形态带来更多的乐趣和艺术享受。
雕刻家只有对自己所塑造的自然形态谙熟于心,并能从这种认识的深度中产生出理想的形式,从而避免自然形态中偶然多余的方面,创造出精神上所需要的和永恒的东西。英国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1893-1968)在论述对英国现代雕塑家亨利.摩尔作品进行分析时这样描述:摩尔和当代的许多艺术家一样,深信在事物的外表背后还隐匿着某种精神本质,它是一种里或内在的质,这种质在实际事物的形态上只露出一部分来,因此,艺术的职能就是剥去事物偶然的、多余的形式,揭示精神在无利害关系的形式中所包含的目的。(赫伯特里德《现代艺术哲学》,转引自莫里斯韦兹:《美学问题》,第6 4 2页)显然无论中国的传统造型设计还是西方现代雕塑设计,追求突破自然形态限制,将精神追求放在首位是至关重要的。
玉雕设计中“内在”与“显现”的把握,一个重要的层面就是对蕴含在设计后面的艺术及其意义的探究。注意并努力去利用发现那些更有“意味”的东西,这是对一位有思想、有方法的现代琢玉人要求。南齐美术理论家谢赫云:“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辟,若取之象外,万厌膏腴,可谓微妙也。”(谢赫《古画品录·张墨荀易》)玉雕造型设计是具有人文价值的设计,需要创造出人们追求的“诗意”的特质。生活需要我们保持着对诗意的发现,我们的古人在造型和题材上总是充满想象,创造了吉祥图案,写意山水、儒道释三者合一等等一系列的造型方式,让玉雕造型成为寓意幸福追求美好的诗意世界,充满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精彩的设计能让人感受到具有个性审美趣味的造型形式,人们从设计中体验到独特的意义并发现新的艺术想象,通过新的设计潜移默化地引导观赏者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这个意义上说,设计师不仅是推出造型或产品,也是在设计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是传递传统精华和连接现代风尚。
今下玉雕收藏趋之若鹜,爱好者不断增加,带动了前所未有的产业发展,产生了兴旺繁荣的景象,然而也出现了耗费材料、粗制滥造、抄袭设计的种种不良现象,因此特别需要重视和思考,面对玉雕的未来、加倍重视玉雕的造型与工艺的设计,将造型真正能够体现中国人对玉材料的崇敬之情,需要怀着一种敬畏之心对待经手之料,让美之追求的内在精神要求,通过外在的工、形、色的反复琢磨显现出来,真正对应玉的品德,成就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