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
2014-10-09李安梅
李安梅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或支持下, 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过程。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对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某个问题 ,自己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调查研究等一系列活动 ,解决问题并获得相关知识。这种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获得的知识综合运用,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他们的探究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在学习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大学化学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5-0000-02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和信息将变成最为重要的资源,知识的创新也必将成为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的根本动力,这需要有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的人才,而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已很难使教育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教育面临着社会变革带来的严峻挑战。正是这种背景下,探究式学习方式应运而生。20世纪50年代以来,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明确。美国科学家施瓦布提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本文将着重讨论如何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
一、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或支持下, 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过程。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对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探究性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某个问题 ,自己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调查研究等一系列活动 ,解决问题并获得相关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不应该是通过教师的直接讲授得到的,而应该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的。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而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探究性学习过程是一种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必须不断吸纳新知识,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也不是强制学生接受知识,而是与学生相互探讨、相互交流、相互质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获得新知识。由此可见,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具有合理性。
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生存,而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继续学习的本领位居四大支柱之首。我们教育的主要工作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生毕业时重要的不是他们知识的拥有量,而是能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大学里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很有必要性。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对产生于学生的经验的真实问题的探究是科學教学的核心策略,探究是多方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阅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订调查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评价;用工具搜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我们通过对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分析,把它的基本特征归纳为:发现问题、提出设想、搜集证据 、形成结论与解释、进行评价和交流。探究性学习就是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搜集证据、解决问题、评价和交流的学习过程。
二、探究式学习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的几个基本特征在大学化学教学的具体形式如下:
(一)发现并提出问题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起点,也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因此,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既要和学生能力水平相近,又要有一定探究价值,使学生不会因为太难而感到无从入手,也不会因为太过简单而失去探究的兴趣。
1.从学生熟知或感兴趣的生活实践设计问题。比如讲“沉淀的溶解平衡”时,可探讨如何清除热水瓶内的水垢的问题。当所学知识能学以致用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产生进一步认知的求知欲望,自然而然就产生探究的意识。
2.结合相关的化学史实设计问题。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化学史实提出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而且能使他们了解在认识过程中应有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例如,讲述“烯烃的聚合反应”时,可以结合齐格勒·纳塔对催化剂的发现并因此获得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事例来讲,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讲“卤代烃”时,可以结合1939年瑞士化学家米勒发现DDT的杀虫功效并推广等事例来讲解。根据史实提出相关化学问题让学生先去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这样既能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又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通过化学实验设计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器材、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可通过观察、动手实验、案例分析、图片研究、材料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交流,提出问题。
(二)收集相关资料
学生根据探究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有关书籍、词典、百科全书、期刊、报纸等资料文献或资源(图书馆、因特网)中直接搜集或者通过动手实验收集信息。
(三)形成结论
学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通过逻辑推理分析,从中得到对需要探究问题的个人解释。
(四)发表和交流观点
课程所要探究的大多数问题都是要学生以化学知识为媒介,表达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对于同一个问题,学生的看法和观点因人而异。学生在化学课堂用合理的论据表述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学生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学会分享信息和成果。教师要允许学生的奇谈怪论,更要虚心接受学生的反驳,通过分析学生的探究过程,指出其合理性、科学性,并将自己的见解、结论与学生一起讨论、分享,最后引导理解、结论出现错误的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
三、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途径。目前的基础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学生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很少去亲近自然、关心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长期处在一种封闭的、被动的学习状态中,不愿提出问题或者不善于提出问题。而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发现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根据问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围绕问题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多种渠道主动收集资料,然后归纳分析信息,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形成结论,获得知识和体验。
(三)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当代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团结合作能力强的人发展机会也较多,我们迫切需要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强的人才。探究式学习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可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既要和组内其他同學进行分工合作,也要与组外的人(如教师、有关专家等)进行沟通合作。只有让学生学会彼此交流和分享信息、创意和成果,才能圆满完成学习目标。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极具挑战性和吸引力,它强调了教师是学生探究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而学生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求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获得的知识综合运用,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他们的探究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在学习中健康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 王转莉.对化学探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 王祖浩.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杨培.加强对《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
[5] 刘开福.探究式学习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化学教学,2009.
[6] 齐雪林.浅析基于探究式学习的大学课堂教学[J].高等理科教育,2011.
[责任编辑:覃侣冰]